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麻省總醫院宣布,外科醫生們再次使用豬的腎髒,挽救了一名終末期腎衰患者的生命。
這是麻省總醫院團隊第二次將豬腎移植到活人體內,若非這一操作,醫生術前曾推斷,未來五年內他的生存概率隻有35%。
術後僅一周,66歲的患者蒂姆·安德魯斯(Tim Andrews)就出院了,此後也無需透析。
“醫學界”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美兩國合計約有7名患者完成了豬大器官移植,包括豬心、豬腎、豬肝,至少2名依舊存活。本月初,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批準,豬腎移植將全麵啟動臨床試驗。
“我們的目標,是讓豬器官移植能成為患者可行的長期解決方案。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次移植是裏程碑式的一步。”手術主刀醫生、麻省總醫院外科教授Tatsuo
Kawai說。
兩位擁有豬腎的人
對於安德魯斯而言,做出接受豬腎移植的選擇或許並不困難。
患有晚期腎病的他,兩年多來,每周有3天需要忍受長達數小時的透析治療。安德魯斯還有嚴重的糖尿病並發症,身體非常虛弱,2023年又經曆了心髒病發作。
常規情況下,他的首選治療方案是人體腎髒移植,供體腎髒的平均等待時間在3-5年。但由於安德魯斯是O型血,預估時間將延長至近10年。
“我沒有那麽多時間,我不想在透析中迎來生命終結。”為此,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豬腎移植的治療建議。
在安德魯斯接受手術的同期,前一名豬腎移植患者,53歲的托瓦娜·魯尼(Towana
Looney)在最新一次體檢中一切正常,她帶著豬腎生活了兩個月,創造了豬大器官移植存活時長的世界紀錄。>>>《全球唯一擁有豬腎的人,出院了》
“我現在精力充沛,一天能走遍十幾條街道,還會經常感到肚子餓。”魯尼在接受“NPR健康新聞”采訪時稱,在移植豬腎前,“我走上幾步就會氣喘,乏力、惡心,完全沒有食欲。”
和魯尼不同的是,安德魯斯接受的腎髒來自美國生物科技公司eGenesis,這頭豬一共進行了69處的基因編輯,其中59處是用來滅活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其餘則用來避免排斥反應等。
魯尼用的則是10基因編輯豬,其中1個基因編輯是限製大白豬的器官生長。不同的是,中國團隊相關試驗大多用的是6基因編輯豬。
我國首個醫用移植豬發明者、成都中科奧格生物創始人潘登科教授對“醫學界”介紹,“我們挑選無PERV-C的小型豬供體,敲除3個主要抗原,並高表達人源補體抑製因子和抗血栓因子,減少了需要編輯的基因種類和個數。”
安德魯斯的手術在1月25日進行,美國兩家製藥公司也為他提供了最新的藥物,抑製免疫係統,最大限度降低異種器官的排斥風險。
“手術曆時2.5小時,移植的豬腎在10分鍾內就開始產生尿液。”Tatsuo
Kawai教授介紹,“一切都非常順利,他狀況良好,沒有出現任何並發症。”
患者安德魯斯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手術後一醒來,透析的陰影就消失了。我感覺重新充滿了活力。真的要感謝所有的醫護人員,他們給予了我新的生命。”
目前,安德魯斯已經出院。未來一段時間,他仍需接受持續的醫療監測,每周返回醫院進行血液檢查。此外,他還攜帶多種遠程設備,以便臨床團隊可以實時檢查他的生命體征和心律。
豬腎移植的臨床試驗即將啟動
目前,全球共有兩人帶著豬腎生活,分別是魯尼和安德魯斯。
實際上,他們接受的手術並非基於正式的臨床試驗,而是美國FDA特批的“同情使用”條款,該條款允許對患有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提供可能獲益卻未經批準的治療方式。
當地時間2月3日,美國生物科技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宣布,公司已獲得FDA批準,全麵啟動豬腎移植的大規模臨床試驗,最初入組6名患者,預計將在今年年中進行。
據United
Therapeutics介紹,此次試驗對象為患有終末期腎病、年齡在55-70歲之間、因醫療原因不適合接受,或未來五年內不太可能等到腎移植,但可能在等待中死去的患者。
這些患者將接受約半年的密切監測,期間根據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再由FDA決定能否將試驗擴大到50人。
eGenesis同樣遞交了申請,但公司目前尚未對批準狀態做出回應。
同時,全球首例豬心移植的主導者、美國馬裏蘭大學醫學中心外科教授Muhammad
Mohiuddin也向FDA遞交了豬心移植的臨床試驗申請。他強調,“相比腎髒,心髒是一種更難獲得的器官。”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20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但器官供需比僅為1∶20-1∶30,無數患者在等待器官中死去。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過去20多年,科學家對豬進行了一係列改造,包括消除豬內源性病毒保障跨物種生物安全,編輯基因讓豬和人體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並在動物實驗中進行了上百次探索。
直到2022年1月,57歲的大衛·貝內特(David
Bennett)接受了全球首次豬心移植,標誌著豬大器官移植正式進入人體應用階段。
同時,我國的異種移植研究進程也在近年迎來了飛速發展。2025年1月9日,西京醫院宣布完成全球首例腦死亡患者的豬肝原位移植。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此前各項試驗是基於“同情使用”條款,本月正式批準的臨床試驗,更有可能探索豬器官移植的潛力。
目前,全球7名接受豬大器官移植的患者中,至少4名已經死亡,原因多數歸結於移植前糟糕的基礎健康狀況,一些患者已經處於“瀕死狀態”。
“我們認為,如果能對相對健康的候選者進行豬器官移植試驗,或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移植科Jayme
Locke教授稱。
另一方麵,此次的臨床試驗還將研究豬器官移植的長期可行性。比如測試更多新型的免疫方案,最大程度防止慢性排斥反應。
麻省總醫院異種移植專家David
Cooper教授還表示,“接受豬腎的非人類靈長目動物,部分會出現尿蛋白的情況。這是否會影響人類還有待觀察,醫生們一直在努力控製這種情況。”
eGenesis的聯合創始人,杭州啟函生物首席執行官楊璐菡則在接受《自然》采訪時稱,幾十年來,她一直聽到人們說異種移植指日可待,希望此次FDA的批準,能鼓勵歐洲和中國的監管機構,考慮正式啟動類似的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