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全中國早餐店的老板,為什麽多來自這個省?

全中國早餐店的老板,為什麽多來自這個省?

文章來源: 壹讀 於 2025-02-08 07:43:4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開工幾天了,北上廣深上班族的早晨卻還沒有回到“正軌”:他們複工了,但他們熟悉的早餐攤位還未開門。有網友感歎:“上班第三天了,我和我的煎餅餜子還沒見上一麵。”

“雪上加霜”的是,早餐店的老板很多都是安徽人,而在安徽的習俗裏,正月十五之前都不算過完年,如果早餐店老板們真的在家過完十五再來,那打工人少不得再“饑寒交迫”幾個早晨。

早在春節放假前幾天,就有網友發現自己買不到早餐了|圖源:抖音截圖

問題來了:為什麽全國的早餐店,很多都是安徽人開的?安徽人到底有多會做早餐?

安徽人,承包你的早餐

在安徽人的“早餐宇宙”中,不乏一些知名連鎖品牌。

比如全時段快餐店南城香,在營店鋪199家,它推出的3元自助早餐一度引起討論,其創始人汪國玉就來自安徽。全國門店超1000家的中式快餐品牌老鄉雞,“早餐家族”有油條、煎餃、包子、湯麵……餐品十分豐富。還有被譽為天津“深夜食堂”的南樓煎餅,其創始人李龍藤也是來自安徽。

值得一提的是,尤其是安徽江鎮人,特別擅長做包子、饅頭等麵點,而這也是不少人的早餐之選,借助這一“優勢”,安徽人開了不少連鎖門店。

例如,成立於2003年,被譽為“包子第一股”的巴比饅頭,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如今的巴比饅頭在全國擁有3131家門店,它甚至被網友授予了“杭州美食”的稱號。

2003年,巴比饅頭第一家門店開業|圖源:巴比饅頭官網

還有2006年在蘇州成立的天添包子,主攻包子、饅頭等傳統早餐食品,至今有48家門店;2008年,獨秀饅頭誕生,在多個城市共有93家門店;2010年,沙士比品牌在蘇州市場崛起,並逐步拓展至長三角地區;2012年,包客裏在浙江興起,同樣是以包子、饅頭等麵點食品為主,如今也有120家門店;2015年,饅鄉人成立,現有門店124家;2018年,反手鮮包加入戰局,以特色麵點迅速發展,至今門店121家……

而這些早餐品牌的創始人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安徽江鎮。

除了這些知名品牌,還有一些安徽美食,雖然並沒有連鎖品牌,但也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成為不少人的早餐之選。例如,被譽為“江淮第一湯”的淮南牛肉湯,已經在全國開設3萬多家門店;在河北石家莊盛行的“安徽牛肉板麵”,門店在全國已超過10萬家。

那麽,為什麽是安徽人扛起了全國早餐的大旗?

為什麽開早餐店的多是安徽人

安徽人做早餐,和安徽的地理位置與資源情況有關。

安徽地處長江中下遊地區,農業基礎較好,但20世紀七八十年代,安徽工業資源相對匱乏,經濟發展有限,這促使早期大批安徽人外出謀生。

起初,安徽人憑借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在餐飲行業立足。餐飲業是個“勤行”,早餐更是餐飲中最耗時耗力的分類。每天淩晨三四點就要起來幹活,天亮時分開始營業,一直到晚上天黑才收攤打烊。

但是安徽人能將早餐生意在全國做大做強,絕不是一個“肯吃苦”就能解釋的,安徽人成功進軍早餐生意,和家鄉成熟的產業氛圍和強大的群體效應也脫不開關係。

這裏不得不提安徽的一個小鎮——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江鎮鎮,一個被稱為“中國麵點師之鄉”的地方。

圖源:央視網

1988年,江鎮人何曉紅靠著“發饃饃”成為全鎮第一個萬元戶,她的學徒朱學平也憑借一家饅頭店,在短短半年多時間裏收獲頗豐,成為鎮上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羨煞旁人。這是個人成功的故事,更是江鎮早餐產業崛起的開端——一個人的成功帶動了全鎮人加入其中,形成了餐飲創業的滾雪球效應。

在江鎮,做早餐不僅僅是一門手藝,也是一種模式。從最早的一批人走出去開早餐店,到後來越來越多的江鎮人跟隨他們的足跡,這種抱團發展的傳統,讓“安徽早餐”逐步在全國開枝散葉。

他們不僅掌握了麵點製作的技藝,還形成了從學習、創業到擴張的完整路徑,甚至建立起了原材料供應鏈和經驗傳承體係。這種體係化的發展,也正是江鎮人能在全國早餐市場站穩腳跟的真正原因。

安徽人在做早點時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因地製宜。

他們在做包子時,會根據當地人的愛好來調整口味。上海人喜甜,他們就在上海賣甜口的梅菜扣肉包和蟹黃湯包。北方人喜歡三鮮、醬肉等傳統口味,安徽人就改良成個頭大、量足的肉包,調成鹹香口。到了廣東地區,他們又學會了粵式麵點,改做精巧細膩的小包子。

圖源:視覺中國

但是更多的安徽人開的早餐店是這樣的:店裏啥都賣,胡辣湯、豆腐腦、豆漿、皮蛋瘦肉粥、茶雞蛋、鮮肉包子、燒麥……都是典型的全國各地都有的中式早餐。

同時,安徽餐飲人成功的背後,離不開鄉土關係與血緣紐帶。

根據《每日人物》報道,南城鄉創始人汪國玉還在北京南城創業賣羊肉串時,其餘留在家裏切肉的、串串的,清一色的都是親戚。並且,當安徽餐飲人創業有了起色,他們選擇員工都會傾向於錄用自己的親友或老鄉。這樣的互助機製,也讓安徽餐飲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當然,安徽人做餐飲的順風順水還得益於國內餐飲業過去三四十年間快速、穩定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餐飲收入達到55718億元,比上年增長5.3%。龐大的早餐消費市場,給了安徽人奮鬥的土壤。

互幫互助的安徽人

拋開這些安徽企業家創立的連鎖餐飲品牌外,還有無數的安徽人經營著小吃攤、小飯館,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紮根,例如,在上海街頭賣雲吞餃子、炒粉炒飯等消夜的流動小攤,還有遍布河北省各個城市的“安徽牛肉板麵”。

這些小型個體戶,多數由夫妻檔或者家庭檔組成,開一家早餐店或小吃攤往往不需要大量的啟動資金和專業技術,經營更靈活、風險更低。由此,夫妻店和小餐館成為很多安徽人在外務工創業的起點。根據CEIC DATA數據顯示,早在2022年,安徽餐飲從業人數達103901人,超過30省份餐飲從業平均人數的93859人。

圖源:《觀複嘟嘟》節目

另外,安徽本地豐富的飲食文化為安徽人開設個體店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淮南牛肉湯、太和板麵、安徽燒餅、安慶包子、????湯(讀音:sà)等地道的安徽小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市場需求,也承載著在外打拚遊子對於家鄉的思念。

同時,一些在外打拚成功的安徽人會帶動一定的示範效應,會把老鄉或家人帶出來一起做餐飲,通過互幫互助減少創業風險,同時也擴大了安徽人在全國範圍內經營小吃攤、夫妻店的網絡規模。這種“老鄉帶老鄉”的模式,讓安徽人在餐飲行業逐漸形成一個牢固的群體。

在實際經營中,許多安徽餐飲個體戶更注重“服務一方人”,追求小而精的經營模式,比如保持食材新鮮、口味地道,價格親民,從而吸引周邊固定的消費群體。這種腳踏實地的做法讓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城市餐飲行業中站穩了腳跟。

無論是在家鄉的街巷,還是在外打拚的城市,安徽人用一碗湯、一塊餅、一個包子,把腳下的路走得越來越寬。

所以,已經開工的朋友們別著急,安徽的朋友正在返鄉的路上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稱中國人有股“怪臭味” 外國網友搬去住驚:我也有了!
川普18歲孫女自創服飾品牌"白宮拍廣告",挨轟:公器私用
宗馥莉,正在經曆最難的一局
這女星慘了!被指“邀於朦朧赴虐殺飯局”遭抵製+換角
朝鮮隨機抓巨乳妹“強製送醫”!還遭公審羞辱




24小時討論排行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美國簽證費暴漲66倍,印度人或湧向日本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驚曝:俄正在幫中國軍隊提升空降能力 準備攻台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一份兩國協議,川普對俄的一張大網正悄然形成
“吹哨人”自殺,波音同意付錢和解
清華學霸、普林斯頓博士後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測
一心阻絕外國人生美國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錯誤”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中國前農業部長收賄2.68億!遭判“死緩”下場慘了
72小時倒計時:兩黨僵持,美政府關門危機升級
FBI解僱15名探員 涉以單膝跪地應對弗洛伊德集會
於朦朧墜樓死亡事件疑點重重,輿情洶湧持續發酵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全中國早餐店的老板,為什麽多來自這個省?

壹讀 2025-02-08 07:43:49

開工幾天了,北上廣深上班族的早晨卻還沒有回到“正軌”:他們複工了,但他們熟悉的早餐攤位還未開門。有網友感歎:“上班第三天了,我和我的煎餅餜子還沒見上一麵。”

“雪上加霜”的是,早餐店的老板很多都是安徽人,而在安徽的習俗裏,正月十五之前都不算過完年,如果早餐店老板們真的在家過完十五再來,那打工人少不得再“饑寒交迫”幾個早晨。

早在春節放假前幾天,就有網友發現自己買不到早餐了|圖源:抖音截圖

問題來了:為什麽全國的早餐店,很多都是安徽人開的?安徽人到底有多會做早餐?

安徽人,承包你的早餐

在安徽人的“早餐宇宙”中,不乏一些知名連鎖品牌。

比如全時段快餐店南城香,在營店鋪199家,它推出的3元自助早餐一度引起討論,其創始人汪國玉就來自安徽。全國門店超1000家的中式快餐品牌老鄉雞,“早餐家族”有油條、煎餃、包子、湯麵……餐品十分豐富。還有被譽為天津“深夜食堂”的南樓煎餅,其創始人李龍藤也是來自安徽。

值得一提的是,尤其是安徽江鎮人,特別擅長做包子、饅頭等麵點,而這也是不少人的早餐之選,借助這一“優勢”,安徽人開了不少連鎖門店。

例如,成立於2003年,被譽為“包子第一股”的巴比饅頭,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如今的巴比饅頭在全國擁有3131家門店,它甚至被網友授予了“杭州美食”的稱號。

2003年,巴比饅頭第一家門店開業|圖源:巴比饅頭官網

還有2006年在蘇州成立的天添包子,主攻包子、饅頭等傳統早餐食品,至今有48家門店;2008年,獨秀饅頭誕生,在多個城市共有93家門店;2010年,沙士比品牌在蘇州市場崛起,並逐步拓展至長三角地區;2012年,包客裏在浙江興起,同樣是以包子、饅頭等麵點食品為主,如今也有120家門店;2015年,饅鄉人成立,現有門店124家;2018年,反手鮮包加入戰局,以特色麵點迅速發展,至今門店121家……

而這些早餐品牌的創始人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安徽江鎮。

除了這些知名品牌,還有一些安徽美食,雖然並沒有連鎖品牌,但也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中,成為不少人的早餐之選。例如,被譽為“江淮第一湯”的淮南牛肉湯,已經在全國開設3萬多家門店;在河北石家莊盛行的“安徽牛肉板麵”,門店在全國已超過10萬家。

那麽,為什麽是安徽人扛起了全國早餐的大旗?

為什麽開早餐店的多是安徽人

安徽人做早餐,和安徽的地理位置與資源情況有關。

安徽地處長江中下遊地區,農業基礎較好,但20世紀七八十年代,安徽工業資源相對匱乏,經濟發展有限,這促使早期大批安徽人外出謀生。

起初,安徽人憑借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在餐飲行業立足。餐飲業是個“勤行”,早餐更是餐飲中最耗時耗力的分類。每天淩晨三四點就要起來幹活,天亮時分開始營業,一直到晚上天黑才收攤打烊。

但是安徽人能將早餐生意在全國做大做強,絕不是一個“肯吃苦”就能解釋的,安徽人成功進軍早餐生意,和家鄉成熟的產業氛圍和強大的群體效應也脫不開關係。

這裏不得不提安徽的一個小鎮——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江鎮鎮,一個被稱為“中國麵點師之鄉”的地方。

圖源:央視網

1988年,江鎮人何曉紅靠著“發饃饃”成為全鎮第一個萬元戶,她的學徒朱學平也憑借一家饅頭店,在短短半年多時間裏收獲頗豐,成為鎮上第一個買電視機的人,羨煞旁人。這是個人成功的故事,更是江鎮早餐產業崛起的開端——一個人的成功帶動了全鎮人加入其中,形成了餐飲創業的滾雪球效應。

在江鎮,做早餐不僅僅是一門手藝,也是一種模式。從最早的一批人走出去開早餐店,到後來越來越多的江鎮人跟隨他們的足跡,這種抱團發展的傳統,讓“安徽早餐”逐步在全國開枝散葉。

他們不僅掌握了麵點製作的技藝,還形成了從學習、創業到擴張的完整路徑,甚至建立起了原材料供應鏈和經驗傳承體係。這種體係化的發展,也正是江鎮人能在全國早餐市場站穩腳跟的真正原因。

安徽人在做早點時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因地製宜。

他們在做包子時,會根據當地人的愛好來調整口味。上海人喜甜,他們就在上海賣甜口的梅菜扣肉包和蟹黃湯包。北方人喜歡三鮮、醬肉等傳統口味,安徽人就改良成個頭大、量足的肉包,調成鹹香口。到了廣東地區,他們又學會了粵式麵點,改做精巧細膩的小包子。

圖源:視覺中國

但是更多的安徽人開的早餐店是這樣的:店裏啥都賣,胡辣湯、豆腐腦、豆漿、皮蛋瘦肉粥、茶雞蛋、鮮肉包子、燒麥……都是典型的全國各地都有的中式早餐。

同時,安徽餐飲人成功的背後,離不開鄉土關係與血緣紐帶。

根據《每日人物》報道,南城鄉創始人汪國玉還在北京南城創業賣羊肉串時,其餘留在家裏切肉的、串串的,清一色的都是親戚。並且,當安徽餐飲人創業有了起色,他們選擇員工都會傾向於錄用自己的親友或老鄉。這樣的互助機製,也讓安徽餐飲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當然,安徽人做餐飲的順風順水還得益於國內餐飲業過去三四十年間快速、穩定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餐飲收入達到55718億元,比上年增長5.3%。龐大的早餐消費市場,給了安徽人奮鬥的土壤。

互幫互助的安徽人

拋開這些安徽企業家創立的連鎖餐飲品牌外,還有無數的安徽人經營著小吃攤、小飯館,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紮根,例如,在上海街頭賣雲吞餃子、炒粉炒飯等消夜的流動小攤,還有遍布河北省各個城市的“安徽牛肉板麵”。

這些小型個體戶,多數由夫妻檔或者家庭檔組成,開一家早餐店或小吃攤往往不需要大量的啟動資金和專業技術,經營更靈活、風險更低。由此,夫妻店和小餐館成為很多安徽人在外務工創業的起點。根據CEIC DATA數據顯示,早在2022年,安徽餐飲從業人數達103901人,超過30省份餐飲從業平均人數的93859人。

圖源:《觀複嘟嘟》節目

另外,安徽本地豐富的飲食文化為安徽人開設個體店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淮南牛肉湯、太和板麵、安徽燒餅、安慶包子、????湯(讀音:sà)等地道的安徽小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市場需求,也承載著在外打拚遊子對於家鄉的思念。

同時,一些在外打拚成功的安徽人會帶動一定的示範效應,會把老鄉或家人帶出來一起做餐飲,通過互幫互助減少創業風險,同時也擴大了安徽人在全國範圍內經營小吃攤、夫妻店的網絡規模。這種“老鄉帶老鄉”的模式,讓安徽人在餐飲行業逐漸形成一個牢固的群體。

在實際經營中,許多安徽餐飲個體戶更注重“服務一方人”,追求小而精的經營模式,比如保持食材新鮮、口味地道,價格親民,從而吸引周邊固定的消費群體。這種腳踏實地的做法讓他們在競爭激烈的城市餐飲行業中站穩了腳跟。

無論是在家鄉的街巷,還是在外打拚的城市,安徽人用一碗湯、一塊餅、一個包子,把腳下的路走得越來越寬。

所以,已經開工的朋友們別著急,安徽的朋友正在返鄉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