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90後小夥背70歲母親登上劍門關 曾帶母親四處打工

90後小夥背70歲母親登上劍門關 曾帶母親四處打工

文章來源: 紅星新聞 於 2025-02-07 06:48:5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2月3日,正月初六,在李白都喟歎的古蜀道上,四川巴中90後小夥譚衛民用一條紅綢帶背著70歲的母親趙秀遠,登上了劍門關。譚衛民“背母登山”的身影,成為劍門關一道靚麗而溫暖的風景,他的孝心也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與點讚。

2月7日,譚衛民告訴紅星新聞,2014年父親意外去世後,原本有病的母親身體每況愈下。為了照顧母親,他到成都、蘇州、寧波等地打工時都帶著她。2016年母親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在家照顧母親兩年後,為了生活隻能再次外出打工。為此,他將母親送到廣元市蒼溪縣一家養老院,逢年過節回家看望她。

▲譚衛民背70歲的母親遊劍門關

“小時候媽媽背我,現在我背媽媽出去看看,我就是她的腿!”譚衛民說,由於要照顧母親,他還沒有戀愛結婚的打算。現在,他有一個願望,下一站背母親到北京天安門看看。

紅星新聞記者獲悉,譚衛民是2018年度“巴中好人”,2019年2月入選“四川好人榜”。今年2月6日,他被劍門關景區特聘為推介大使,享受終身免票。

背母登山:

背著70歲母親登上劍門關

“往後人生再無難關”

背母親登劍門關,譚衛民計劃了一段時間。

譚衛民告訴紅星新聞,母親今年70歲,幾年前開始生活不能自理。年前,他萌生了帶母親遊劍門關的想法。

“2023年,我推著輪椅帶母親遊了閬中古城。每次帶母親出去,她都會很高興。”譚衛民說,但這次遊劍門關,母親驚喜之餘又有些擔心,“我說放心,我背您去。”

正月初五,朋友開車接上他們,先到了青川縣城遊玩。正月初六,他們從青川出發,下午1點左右到達劍門關。

購票進景區時,因為是山路,輪椅無法前往,譚衛民拿出以前背母親用的紅綢帶,將她背在了自己身上。工作人員表示擔心,但並沒有打消譚衛民“背母登山”的念頭。起初,山路平緩,譚衛民步伐輕快,每到一處景點都會耐心地給母親講解。母親趴在他背上,像個孩子般好奇地張望著周圍的一切,時不時叮囑兒子道:“娃兒,慢點,莫滾倒。”

▲譚衛民背70歲的母親遊劍門關

“我們從北門出發,登上劍門關樓,一路看,然後到了南門。”譚衛民告訴紅星新聞,後來,景區給他們開了綠色通道,坐了兩段索道上山。

山路逐漸陡峭,譚衛民的腳步漸漸沉重起來,呼吸也變得急促。汗水順著他的額頭、臉頰滑落。母親也不停念叨:“娃兒,慢點,歇下嘛。”

景區了解到這對特殊的攀登者後,迅速組織人員為他們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並安排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在一旁陪護,時刻關注著母子倆的需求。同時,還在過安檢、乘索道以及險要路段為他們提供幫助。

▲譚衛民(後排中)和母親遊劍門關

當晚6點半左右,譚衛民又背著母親下山,結束了這趟難忘的旅程。譚衛民在朋友圈寫了這樣一句話:“大年初六背母爬完劍門關,往後人生再無難關!”

對話本人:

父親去世後

為照顧母親,四處打工也曾帶著她

2月7日,紅星新聞記者聯係上譚衛民,他正在四川巴中市恩陽區雪山鎮清泉寺村老家,準備再次外出打工。

譚衛民的家,與廣元蒼溪交界。2014年,父親去世後,譚衛民憑借著自己的勤勞雙手,重修了家裏的房子。一層三間灰水泥的房子,坐落在山間,簡樸卻幹淨。站在院壩裏,正好可以看到對麵的大山。

▲譚衛民背70歲的母親遊劍門關

譚衛民說,因為家裏條件不好,他高中畢業便外出打工。母親最初患有精神疾病,起初,父親一邊照顧體弱多病的母親,一邊在近郊打工和做農活支撐著。2014年,父親意外去世,母親承受不住父親的離去,身體每況愈下,也不願出門,不願說話。

為了掙錢給母親看病,譚衛民不得不帶著母親走南闖北打工。最初,他帶著母親到了成都,自己打工掙錢,母親則由舅舅幫忙照顧,他給生活費和照料費。沒幾個月,他又帶著母親到了蘇州打工。

“那時,母親生活還能自理,我上班前就將菜買好,母親可以自己做,有時我出差,會在頭天晚上把菜買好,有時也會請朋友幫忙買菜。”譚衛民說,他給母親買了一個手機,上麵隻有他一個人的電話號碼,母親也隻會給他打電話。

但不久,母親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譚衛民後來又帶著她到了寧波。那時,母親自己能走,他帶母親到了多個景區遊玩。

直到2016年,母親出現下肢癱瘓,他帶著母親回家,到巴中、廣元等地治病,還請了北京的專家會診,但都無能為力。那兩年,譚衛民就在家中照顧母親,起床、穿衣、吃飯等,都是他一手操勞。

2018年,手中積蓄所剩無幾,譚衛民隻能再次外出打工掙錢。走之前,他經四處對比,將母親送到了廣元蒼溪一家養老機構,每月3000多元。

“我現在每月工資6000多元,能負擔媽媽的養老費用。逢年過節,隻要有時間,我都會回家看望媽媽。”譚衛民說,他每周也會和母親通很多次電話。

未來心願:

尚無戀愛結婚打算

希望背母親去看看天安門

“這是孝道最本真的模樣,直擊人心。”“譚衛民為年輕人照亮了盡孝的道路,行孝不能等。”“愛,足以跨越蜀道的艱難險阻,最美的風景配得上最美的人”…… 譚衛民背母親登劍門關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後,也引來眾多網友的點讚。

▲譚衛民背70歲的母親遊劍門關

“他很孝順,把母親照顧得很好!”2月7日上午,四川巴中市恩陽區雪山鎮清泉寺村黨支部書記譚明德告訴紅星新聞,在當地,大家都知道譚衛民孝老愛親的故事,也感動了很多人。

“譚衛民是我看著長大的,他父親走後,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是我們這裏的大孝子。”清泉寺村黨支部副書記張順叢說,在譚衛民的感召下,村裏孝老愛親的氛圍越來越濃。

紅星新聞記者獲悉,譚衛民是2018年度“巴中好人”,還在2019年2月入選了“四川好人榜”。2月6日,他被劍門關景區特聘為推介大使,享受終身免票。

再過兩天,譚衛民將起身外出打工掙錢。現在,他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每一分鍾,“媽媽就是我的精神支柱。”譚衛民說,因為要照顧母親,加上自己的家庭情況,他還沒有戀愛結婚的打算,希望帶母親多走走看看。

麵對廣大網友的讚譽,譚衛民坦承“沒想到。”“小時候媽媽背我,現在我就是她的腿。”他說,隻要自己在家,他走到哪裏,都會用紅綢帶將母親背上。母親也喜歡趴在他的背上,兩人一起說說話,“可能這樣母親也覺得心安。”

“我現在的心願是背母親去看看天安門。”譚衛民說,因為他隻有節假日才有時間,目前還沒有具體計劃。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清華學霸、普林斯頓博士後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測
71歲王健林現狀:骨瘦如柴 債務不斷 難怪兒子不接班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華南理工性醜聞 68頁PPT辣眼睛 頻繁“想做愛”…




24小時討論排行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驚曝:俄正在幫中國軍隊提升空降能力 準備攻台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一份兩國協議,川普對俄的一張大網正悄然形成
美國考慮援烏長程「戰斧」飛彈,川普握最終決定權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紐時:反對起訴科米的最佳理由 恰是川普解雇他的理由
72小時倒計時:兩黨僵持,美政府關門危機升級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90後小夥背70歲母親登上劍門關 曾帶母親四處打工

紅星新聞 2025-02-07 06:48:58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2月3日,正月初六,在李白都喟歎的古蜀道上,四川巴中90後小夥譚衛民用一條紅綢帶背著70歲的母親趙秀遠,登上了劍門關。譚衛民“背母登山”的身影,成為劍門關一道靚麗而溫暖的風景,他的孝心也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與點讚。

2月7日,譚衛民告訴紅星新聞,2014年父親意外去世後,原本有病的母親身體每況愈下。為了照顧母親,他到成都、蘇州、寧波等地打工時都帶著她。2016年母親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在家照顧母親兩年後,為了生活隻能再次外出打工。為此,他將母親送到廣元市蒼溪縣一家養老院,逢年過節回家看望她。

▲譚衛民背70歲的母親遊劍門關

“小時候媽媽背我,現在我背媽媽出去看看,我就是她的腿!”譚衛民說,由於要照顧母親,他還沒有戀愛結婚的打算。現在,他有一個願望,下一站背母親到北京天安門看看。

紅星新聞記者獲悉,譚衛民是2018年度“巴中好人”,2019年2月入選“四川好人榜”。今年2月6日,他被劍門關景區特聘為推介大使,享受終身免票。

背母登山:

背著70歲母親登上劍門關

“往後人生再無難關”

背母親登劍門關,譚衛民計劃了一段時間。

譚衛民告訴紅星新聞,母親今年70歲,幾年前開始生活不能自理。年前,他萌生了帶母親遊劍門關的想法。

“2023年,我推著輪椅帶母親遊了閬中古城。每次帶母親出去,她都會很高興。”譚衛民說,但這次遊劍門關,母親驚喜之餘又有些擔心,“我說放心,我背您去。”

正月初五,朋友開車接上他們,先到了青川縣城遊玩。正月初六,他們從青川出發,下午1點左右到達劍門關。

購票進景區時,因為是山路,輪椅無法前往,譚衛民拿出以前背母親用的紅綢帶,將她背在了自己身上。工作人員表示擔心,但並沒有打消譚衛民“背母登山”的念頭。起初,山路平緩,譚衛民步伐輕快,每到一處景點都會耐心地給母親講解。母親趴在他背上,像個孩子般好奇地張望著周圍的一切,時不時叮囑兒子道:“娃兒,慢點,莫滾倒。”

▲譚衛民背70歲的母親遊劍門關

“我們從北門出發,登上劍門關樓,一路看,然後到了南門。”譚衛民告訴紅星新聞,後來,景區給他們開了綠色通道,坐了兩段索道上山。

山路逐漸陡峭,譚衛民的腳步漸漸沉重起來,呼吸也變得急促。汗水順著他的額頭、臉頰滑落。母親也不停念叨:“娃兒,慢點,歇下嘛。”

景區了解到這對特殊的攀登者後,迅速組織人員為他們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並安排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在一旁陪護,時刻關注著母子倆的需求。同時,還在過安檢、乘索道以及險要路段為他們提供幫助。

▲譚衛民(後排中)和母親遊劍門關

當晚6點半左右,譚衛民又背著母親下山,結束了這趟難忘的旅程。譚衛民在朋友圈寫了這樣一句話:“大年初六背母爬完劍門關,往後人生再無難關!”

對話本人:

父親去世後

為照顧母親,四處打工也曾帶著她

2月7日,紅星新聞記者聯係上譚衛民,他正在四川巴中市恩陽區雪山鎮清泉寺村老家,準備再次外出打工。

譚衛民的家,與廣元蒼溪交界。2014年,父親去世後,譚衛民憑借著自己的勤勞雙手,重修了家裏的房子。一層三間灰水泥的房子,坐落在山間,簡樸卻幹淨。站在院壩裏,正好可以看到對麵的大山。

▲譚衛民背70歲的母親遊劍門關

譚衛民說,因為家裏條件不好,他高中畢業便外出打工。母親最初患有精神疾病,起初,父親一邊照顧體弱多病的母親,一邊在近郊打工和做農活支撐著。2014年,父親意外去世,母親承受不住父親的離去,身體每況愈下,也不願出門,不願說話。

為了掙錢給母親看病,譚衛民不得不帶著母親走南闖北打工。最初,他帶著母親到了成都,自己打工掙錢,母親則由舅舅幫忙照顧,他給生活費和照料費。沒幾個月,他又帶著母親到了蘇州打工。

“那時,母親生活還能自理,我上班前就將菜買好,母親可以自己做,有時我出差,會在頭天晚上把菜買好,有時也會請朋友幫忙買菜。”譚衛民說,他給母親買了一個手機,上麵隻有他一個人的電話號碼,母親也隻會給他打電話。

但不久,母親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譚衛民後來又帶著她到了寧波。那時,母親自己能走,他帶母親到了多個景區遊玩。

直到2016年,母親出現下肢癱瘓,他帶著母親回家,到巴中、廣元等地治病,還請了北京的專家會診,但都無能為力。那兩年,譚衛民就在家中照顧母親,起床、穿衣、吃飯等,都是他一手操勞。

2018年,手中積蓄所剩無幾,譚衛民隻能再次外出打工掙錢。走之前,他經四處對比,將母親送到了廣元蒼溪一家養老機構,每月3000多元。

“我現在每月工資6000多元,能負擔媽媽的養老費用。逢年過節,隻要有時間,我都會回家看望媽媽。”譚衛民說,他每周也會和母親通很多次電話。

未來心願:

尚無戀愛結婚打算

希望背母親去看看天安門

“這是孝道最本真的模樣,直擊人心。”“譚衛民為年輕人照亮了盡孝的道路,行孝不能等。”“愛,足以跨越蜀道的艱難險阻,最美的風景配得上最美的人”…… 譚衛民背母親登劍門關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後,也引來眾多網友的點讚。

▲譚衛民背70歲的母親遊劍門關

“他很孝順,把母親照顧得很好!”2月7日上午,四川巴中市恩陽區雪山鎮清泉寺村黨支部書記譚明德告訴紅星新聞,在當地,大家都知道譚衛民孝老愛親的故事,也感動了很多人。

“譚衛民是我看著長大的,他父親走後,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是我們這裏的大孝子。”清泉寺村黨支部副書記張順叢說,在譚衛民的感召下,村裏孝老愛親的氛圍越來越濃。

紅星新聞記者獲悉,譚衛民是2018年度“巴中好人”,還在2019年2月入選了“四川好人榜”。2月6日,他被劍門關景區特聘為推介大使,享受終身免票。

再過兩天,譚衛民將起身外出打工掙錢。現在,他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每一分鍾,“媽媽就是我的精神支柱。”譚衛民說,因為要照顧母親,加上自己的家庭情況,他還沒有戀愛結婚的打算,希望帶母親多走走看看。

麵對廣大網友的讚譽,譚衛民坦承“沒想到。”“小時候媽媽背我,現在我就是她的腿。”他說,隻要自己在家,他走到哪裏,都會用紅綢帶將母親背上。母親也喜歡趴在他的背上,兩人一起說說話,“可能這樣母親也覺得心安。”

“我現在的心願是背母親去看看天安門。”譚衛民說,因為他隻有節假日才有時間,目前還沒有具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