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已經結束啦,還有朋友仍處於返回路上,不少人表示,經曆了高速路堵車,終於下車到達時那叫一個神清氣爽,但也要避免連續開車,適時活動哦。
50歲出頭的王大哥是個長途貨車司機,他開車技術好,平時對人熱情,仗義,同事朋友有什麽困難能幫盡量幫。要是碰上同事身體不好或者家中有事,一些跑長途的苦差事都是王大哥樂嗬嗬地應承下來。
“都是跨省的活,一趟就是八九個小時,甚至十多個小時。”王大哥說,近段時間經常一開就是大半夜,慢慢覺得左小腿不舒服,發脹。
來醫院的那晚,開車途中他突然覺得左小腿脹痛難忍,在服務區休息了下也沒有緩解。到達目的地以後,王大哥已不能正常行走了,隻好找同事幫忙連夜送到了醫院。
檢查表明,王大哥的左下肢深靜脈全堵住了,醫生發現王大哥的左腿比右腿粗了一大圈,顏色青紫,皮膚透亮張力很高,考慮是深靜脈血栓中比較嚴重的一種類型“股青腫”,需要盡早開通堵塞的深靜脈,否則有截肢的風險。
好在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急診手術,從王大哥的深靜脈裏抽吸出了大量的新鮮血栓。術後,王大哥的腿部腫脹得到了明顯緩解,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了。
醫生表示,浙江省人民醫院這個春節假期接診了十多例此類患者。
不少網友驚呼,原來久坐、長時間開車隱患這麽大!
糯米嘰嘰1020:高速太堵了,初六從河南來浙江,路上生生開了21個小時,下車腿都軟了,第二天直接感冒發燒。
我下次再改2005:我也有一年返程開了11小時,當天晚上整個背痛到跟被人踢一樣。
不吃蛋黃lt:我開了3個小時,手腫起來了,現在也是在醫院等做檢查。
501650:我開車12個小時右腳失去知覺,養了一個星期才恢複正常,期間就跟多了一個木頭一樣綁在腳上。
也有網友給出不少妙招,用智能駕駛輔助、適當休息。
鍋蓋頭司令:科技改變生活,有了智駕就好多了,可以放鬆一下,不至於一直僵著,相當於請了個司機。
Vae阿凱:開一百公裏左右就得去服務區轉轉。
dogdog怪:智能駕駛證其實也蠻有必要的,可以舒緩長時間駕車的壓力,減少疲勞。當然需要自覺,避免把生命交給機器後,刷劇睡覺的另一個極端。
長途旅程,要注意這些
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血管外科學科帶頭人蔣勁鬆教授介紹,開(乘)車長途車容易出現頸肩、背部、腰部酸脹疼痛
,這時可能出現了肌肉勞損 。除了肌肉勞損 ,長途久坐還可能會引起小腿酸脹疼痛 ,如疼痛活動後不緩解甚至加劇
,這時一定要注意是否已出現了下肢深靜脈血栓。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靜脈係統內不正常凝結,堵塞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的一種疾病,與手術、基礎疾病、臥床、病人體質等多種因素有關。血栓一旦脫落可能會造成肺栓塞(主要表現為胸痛、呼吸困難、咯血),重者可出現猝死。
其中,股青腫是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病情加重到一定程度的臨床表現,是從患肢腫脹發展到靜脈壞疽這一係列臨床表現其中的一個階段。患者通常表現為疼痛劇烈,患肢皮膚呈青紫色。股青腫屬於緊急情況,需要緊急手術治療,方能挽救肢體。臨床上表現據統計,該病的截肢率明顯增高!
下肢靜脈血栓常見於中老年患者,但是年輕人由於長時間玩網遊、辦公室久坐工作、不規律的生活習慣等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也不少。
溫醫大附一院血管外科科副主任倪海真副主任醫師表示:別以為血栓是“老年病”,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近年來,我們血管外科收治了不少下肢靜脈血栓的年輕患者,究其原因,除了同時患有引起血液高凝的疾病、血栓家族史之外,還有不少是由於久坐玩網絡遊戲而引發的。我在門診還曾接診過一位13歲的學生,他由於通宵熬夜打了十幾個小時網遊,保持一個姿勢不變,不喝水,隻喝高糖飲料,發生急性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導致左腿腫脹、行走疼痛。”
如何預防?
盡量避免長時間不變的坐位姿勢。每隔一個半小時左右站起來走一走,或者規律活動雙腳或雙腿,進行“提膝、踝泵、繞趾、貼胸”等下肢運動動作。
飲:多飲水可以稀釋黏稠的血液,同時通過喝水和勤上廁所被動改變坐姿,坐坐、站站、走走,一舉兩得。
穿:盡量避免穿過於緊身的衣褲鞋襪,穿著寬鬆舒適的衣物。高危人群可以選擇穿著彈力襪,有助於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藥:血栓性疾病患者和高凝血症患者需根據自身疾病情況,選擇服用一些抗凝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