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當地時間2月5日表示,中國已就美國對華商品加征10%關稅向該組織提出申訴,要求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製下就此事與美國展開磋商。
WTO網站截圖
據路透社報道,世貿組織援引的一份聲明顯示,中方認為美國的關稅措施帶有歧視性,不符合美國在世貿框架下所承擔的義務。
據報道,中方在聲明中表示,中方保留在磋商過程中或未來請求成立專家組時提出額外措施和主張的權利。不過聲明並未詳細說明這些措施可能是什麽。
2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中國商務部發言人2月4日表示,中方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已將美征稅措施訴至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製。
商務部發言人強調,美方對中方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性質惡劣,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中方對美方做法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
根據世貿組織程序,中國和美國有60天的時間通過磋商解決爭端,如果屆時無法達成協議,中方有權要求成立專家組對案件做出審查和裁決;若任何一方對專家組的裁決不滿,可以向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提出上訴。
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常設七名法官,其作出的裁決相當於WTO的“終審判決”,但如果法官人數少於三人,該機構就無法正常運作。2017年以來,美國頻頻阻撓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新法官的遴選,導致該機構法官“隻出不進”,自2019年12月以來“停擺”至今。
曾為奧巴馬政府研究中國貿易政策的傑夫·穆恩(Jeff
Moon)對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他預計世貿組織的任何初步裁決都會支持中方立場,但由於世貿組織上訴程序已陷入癱瘓,最終裁決可能“永遠不會公布”。
麵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中國迅速對美國采取了“以牙還牙”的貿易反製。外媒注意到,就在美方10%關稅正式生效當天(2月4日),中方一口氣打出五記組合拳,除了將美方征稅措施訴至世貿組織,還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將兩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鎢、碲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製並對穀歌發起反壟斷調查。
多家外媒認為,相比於美方全麵加稅的舉措,中方反擊“似乎是相當克製的”,經過精心考量,旨在向美國傳遞某種信號,同時又不會造成太大損害,這給雙方未來談判留下了時間和空間。
在BBC看來,中國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的速度表明北京方麵“已經做好了貿易戰的準備”。
總部位於倫敦的經濟研究公司凱投宏觀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包括取消針對價值低於800美元進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稅門檻,將對Shein和Temu等中國跨境電商平台造成衝擊,但關稅對中國總體而言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對於更廣泛的中國經濟來說,這(關稅的影響)絕對是可控的。”威廉姆斯表示。
就美國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2月5日指出,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根子在美國自身。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中國為美國應對芬太尼類問題提供了幫助。
“甩鍋推責解決不了問題,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施壓和威脅不是同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減少國內毒品需求、加強執法合作才是美國芬太尼危機的治本之策。中方將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林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