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總有一些“已經老了”的瞬間。
比如跨年選擇在家不出門了,比如BLG拿了亞軍也能和解了,比如互聯網已經是15後的天下了。
而編輯部的凱斯,居然偷偷用上了按摩椅。
之前,凱斯去電影院看了《誤殺3》,大概是電影太無聊,大概是工作太疲憊。
總之,他第一次地,掃了那個印在電影院椅子上、象征著一次60分鍾的按摩酷刑的二維碼。
接著,他打開了一扇新生活的大門,並且收獲了一些自我評價——
“很快,我就要成為一個老登了。”
在影院坐按摩椅,約等於對自己身份政治的背叛。
要知道,年輕人最喜歡吐槽的東西有三個。
雙十一期間總是不小心跳轉的app,星期天早晨甲方的電話,電影院的按摩椅。
凱斯的變化令人無比疑惑:
這年頭,到底誰還在用按摩椅啊?
他們都老了吧?他們在哪裏呀?
到底有多少人挨過按摩椅的打?
人們對按摩椅的認知,其實是有一個波浪式的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的。
曾經,是期待。
畢竟,在暴走三萬步,或者10小時的長途綠皮火車之後,誰能拒絕一頓舒舒服服的按摩呢?
飛機場、火車站、商場、電影院、醫院……按摩椅總是會出現在任何你需要休息的場合裏。
大家的幻想中,按摩椅是一種能讓精神和肉體雙重放鬆的極致享受。
但是你就按吧,一按一個不吱聲。
按摩椅寬大的造型、柔軟的皮麵,看起來完全符合人體工學,適合當做沙發小憩;
但你永遠不知道,迎接你的“免費體驗”到底是什麽力度。
要知道,在一個世紀前,會通電的椅子還是最讓人聞風喪膽的刑具,現在已經變成了按摩椅。
按摩的精髓在於找準位置,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也需要用手比劃兩下,才能找準發力點。
按摩椅的尺寸和程序是固定的,而消費者的體型千差萬別,不是每個人都能長成維特魯威人。
長得比較柴的朋友,躺上去如同分筋錯骨。
本來期待的肩頸放鬆,結果滾輪跑到了後腰,猛攻腎反射區域;
想要按摩裏脊肉,機器又開始剁你的肋排。
有些按摩椅的力度堪比泰森的重拳,讓你懷疑是不是得罪了誰,正在被遠程報複。
它按摩椅就像酒店的淋浴花灑,總是矯枉過正。
它聽不懂“你是不是沒吃飯”的暗示,也不管你是不是吃勁兒,鐵包肉都將發起降維打擊。
在社交媒體上,按摩椅殺人事件上演的頻率,與柯南劇集中相差無幾。
一些按摩椅的體驗時間短得可憐,剛感覺找到按摩節奏,時間到了;還有的則完全不給喘息時間,拚命“幹活”,不結束不罷休。
對 i 人來說,按摩椅還往往附帶社死的體驗。
共享按摩椅大多被放置在商場的過道、影院門口,人來人往,放鬆還沒開始,路人的目光就已經讓人如坐針氈。
語音,作為“智能按摩椅”中智能的唯一體驗,歡迎你的方式就是喊你“主人”。
〓小紅書@小肖愛吐葡萄皮
這些隻是按摩椅的見麵禮。5分鍾的體驗時間結束後,如果你不掃碼付費,按摩椅會對你不客氣。
本想體驗片刻安寧,結果耳邊坐個唐僧。
付費不能讓他閉嘴,隻會變本加厲。
不付費,你就可能成為彈射座椅上的飛行員,或者翻鬥車裏的幹垃圾。
想要逃走,它還會禁錮play。強買強賣,是按摩椅的基操。
它們有時還專挑弱點攻擊,重點關照特殊區域……我們隻是一次性的關係,按摩椅你也太親密了。
一頓暴力拆解,金剛狼的愛德曼合金都會散架。有時不僅不能得到鬆解,還會造成局部傷害。
即使在暴力催收下,依然有人堅持拒絕付費,即使以一種反關節的姿勢,也要和按摩椅頑強鬥爭。
還有人找到了按摩椅的 bug。
當然,這種過於明顯的漏洞,早已經被廠商修複。隱藏電源線款式的推出,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較量繼續升級。
盡管人見人嫌,按摩椅,依然在悄悄占領每一個需要角落。共享按摩椅的發展軌跡,堪稱一場空間的征服戰。
最開始,隻是在商場裏。
但是很快,但凡是共享按摩椅聚集處,周邊幾乎不會有別的正經休息區。
逛街累了又不想坐按摩椅,隻能蹭蹭附近餐廳的等位區;
接著就是入侵候車大廳、景區休息室、醫院候診室等正經休息區,尤其是人流量大到座無虛席的時候,按摩椅也一座難求。
隨後,電影院、KTV、棋牌室,甚至出租車也都無一幸免。
但凡是個能坐的地兒,有朝一日,它都有升級成共享按摩椅的可能。
共享按摩椅頻發的“打人事件”、“綁架事件”還常常讓人在公共場所社死。
中國年輕人苦共享按摩椅久矣,但根本無處可逃。
終於,去年在有旅客反映過“山東某火車站共享按摩椅擠占大量公共空間,候車廳普通座椅太少,很多旅客都坐在地上”後,火車站連夜撤掉按摩椅。
說到底,大家並不是不喜歡按摩,討厭按摩椅隻有一個原因:
它把一種免費的公共服務,強行扭成了一種人們非必要且質量不高的付費服務。
人類和按摩椅的第一仗,好像以人類勝利為止。
然而每一個人最關心的話題都在於:為什麽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塞滿了按摩椅?
為什麽按摩椅能夠占領大街小巷?
一切關於共享按摩椅的見聞裏,編輯部米利暗老師的經曆最為荒謬,同時又透露出一絲合理。
去年,米老師到雲貴高原上的老家參加了一場葬禮,漫長的儀式讓人身兼悲傷與疲憊。
結束這一切後,賓客們將會驚喜地發現,在靈堂外的走廊裏,靜靜地擺放著一排按摩座椅……
誰能在這種時候拒絕一場酣暢淋漓的休息呢?
也有人選擇把按摩座椅燒給自己的祖先,到了那邊,也要記得放鬆肩頸。
〓小紅書@小紅薯6738382C
心靈雞湯需要時間和情感的投入,而按摩椅隻需掃碼、坐下,等待5分鍾的物理搓磨即可。
按摩椅最初是家用高端產品,主要針對中高收入家庭,售價通常上萬元,屬於“奢侈品”級別。
但是很快,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共享經濟模式的興起,讓創業者敏銳察覺到按摩椅這種無需複雜運營的產品,非常適合共享模式。
人們想到了一個名詞:角落經濟。
那是個在一份 PPT 就能融資的年代,這個概念生生創造了一個賽道。
從商場、電影院,到機場、高鐵站。
適合放按摩椅的地方,就是那些人流密集、身體疲憊度高血條低、需要等待的場景。
隻需要一個閃念,“我這會兒沒事幹按個摩吧”,隻需要一個掃碼再花幾塊錢,就能享受一頓全身按摩。
有機構披露過,某機場航站區招標時準備引進80張按摩椅,平均每台每個月1510元,一個月僅靠按摩椅,場地方就能“躺賺”12萬。
電影院作為最能無縫接入按摩椅的場所,當然更逃不過這波浪潮。
它和商場相比,甚至簡單得有點簡陋。
每家影院觀影的黃金位置,基本都已經被按摩椅占領。
商家不需要重新更換椅子,隻需要在座位上裝一個幾百塊的按摩墊,再配一個二維碼,這套“請君入甕”的老虎凳就設計好了。
對於場地提供方,這種模式幾乎不需要自己增加投入,即可坐賺租金;
對於運營方,它是低門檻、易複製的賺錢工具。
兩者一拍即合,使按摩椅迅速從大城市擴展到鄉鎮,完成了中國市場的全覆蓋。
魯迅說過,如果你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同一種生意的時候,就說明它要開始不賺錢了。
其實在很長時間裏,按摩椅都是一個躺贏的生意。
商家推廣時常常會算這樣一筆賬。
如果以5000-10000元的價格入手一台按摩椅,擺放到人流密集的場所,即使每天隻有3-5個人使用,單次消費10-15元,一天下來,收入也能達到50元。
扣除各方分成,剩下35元是每天的淨利潤,每月保底1000元,椅子5-10個月回本。
剩下的時間,就是純賺了。
光是2018年一年,入局共享按摩椅行業的企業,就比前一年翻了番。
可惜,這樣的故事隻是聽起來很美。
近幾年來,隨著關於按摩椅的吐槽愈演愈烈,再加上共享經濟的退潮,共享按摩椅肉眼可見地在慢慢凋謝。
電影院的按摩坐墊,雖然還鑲在座椅上,但其中很多已經不能通電、無人再維護了;
商場的按摩椅,有的也在慢慢撤掉,悄悄換上了別的擺設。
而按摩椅生產商榮泰健康,在2017年開始布局共享按摩椅業務,當年營收就達到了2.33億元,但從2018年利潤就開始下降。
到2022年,它的體驗式按摩服務營收,同比已經下滑高達90.73%。
到後來,榮泰健康不得不逐步剝離這部分業務。
對廠商來說,共享按摩椅隻是“看起來很美”,對消費者來說,一杯奶茶體驗高端按摩,也越來越像一種畫餅。
越來越多設備得不到良好的維護,按摩椅上明顯的汙漬、褪色的皮麵,甚至殘留的零食碎屑,都讓人在放鬆與衛生之間展開激烈的心理鬥爭。
共享按摩椅,正在和其他正在退潮的共享經濟碎片一樣,成為上個年代的產物。
某日的按摩椅,會成為今天的ofo小黃車嗎?
拋棄按摩椅的中國人,愛上按摩
最早,共享按摩椅瞄準的用戶群是中老年人。
然而這些年,大家開始越來越相信一件事:中老年人才是八九點鍾的太陽。
他們78歲選總統、74歲談戀愛,永遠氣血充盈,真正脆皮的是年輕的牛馬。
其實,凱斯愛上影院按摩椅很簡單:
“按摩的風,終於吹到我身上來了。”
是什麽讓凱斯對“老虎凳”真香了?是他僵硬的肩膀、粘連的筋膜和突出的椎間盤。
作為一個沒有時間去按摩店、整日被生活錘打的中年老登,看電影時候順便按按摩,已經是他最高效獲得兩種享受的方法了。
“比起心靈上被陳思誠鞭笞,我更願意肉體上被按摩椅毆打——畢竟爛片的攻擊是無差別的,但是按摩椅至少會讓我的脖子稍微好一點。”
他終於挖掘到自己按摩的需求了,但時代的風早就刮過了。
現在愛按摩的年輕人,早就拋棄了諸多不便的按摩椅,找到了新的歸宿。
中午12點半到下午2點之間,寫字樓周邊商場中按摩店常常有著超高的“營業率”。
骨科門診擠滿了這兒不舒服、那兒不舒服的年輕人,這是生活給他們的烙印。
四五十元一次、能刷醫保的北京按摩醫院,一度成為牛馬加油站;
手藝好的推拿師傅,替代 Tony 老師成為最受歡迎的人脈資源;
辦公室老 G,就是按摩方麵的專家。
自從去年打開了推拿科的新世界大門,拔罐、按摩、理療,老 G 如今去看報道的頻率比76歲的奶奶還高。
升降桌+人體工學椅+腰靠+頸枕,為了拯救自己的老腰,老 G 已經快要把自己的工位組裝成變形金剛。
手機 APP 知道機主的所有秘密。老 G
的手機裏,最熱門的推送視頻,已經從甲溝炎和修蹄子,變成了筋膜鬆解、肩周炎康複、美式整脊。
甚至,連老 G 買給自己的聖誕節禮物都是一台按摩儀。
在 B 站,幾乎全站的 UP 主都在接按摩儀廣告——眾所周知,這是中國最年輕的互聯網社區之一。
比起心靈雞湯,中國人更需要物理按摩。尊者的心靈開悟,不如一個手勁剛好的師傅。
按摩椅會退潮,但按摩不會。
和生活的捶打相比,最無情的按摩師,也顯得足夠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