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馬上結束了,不少人開始北上南下,踏上了外出謀生的路程。回想這幾天,有的人歎了一口氣,假期這就結束了。也有的人,鬆了一口氣,這假期總算是結束了。
每到春節假期,我都要做三件事,相親、陪我媽養生、陪我爸聊天。作為一個中國人,春節是不能不回家的。所以這些事,不管喜不喜歡,都叫劫數難逃。連番經曆,百感交集,這裏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下,說不定會於我心有戚戚焉。
我們就說相親吧,此乃中老年單身男女第一大劫數。天下大事,唯此為大,唯此為難。我其實不反對相親的。人到中年,一事無成,母體單身,實乃國家民族之罪人,足夠明正典刑了。由此,導致被社死,被七親八戚千嘲萬諷,使我爸媽無顏參加家族聚會,我也難受啊。但我媽主導的相親,突出一個剃頭挑子一頭熱,並終於在今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我一回家,行李剛放下,馬上就被宣布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今年不相親了,初六雙方家長見麵,年內就辦事。啊,終於從相親進化到包辦婚姻了嗎?
我忍著震驚,稍微打聽一下,原來是以前相親不成功的一位。這位我知道,家裏條件不錯。革命老幹部家庭,改開後補償了店麵和房屋,老一輩有待遇,老兩口有編製,快快樂樂一家人。我小時候沒少去他們家店鋪打醬油。女方我也見過,當初樣貌還不錯,年長之後是發福了一些,依靠祖蔭謀個閑職,工資當零花,沒事去旅遊,小日子無憂無慮。這就是大家所說的縣城婆羅門嘛。
這條件不錯啊,我也沒得辭啊。再辭我媽不隻要懷疑我的誠意,還要懷疑我的精神狀態。反正這些年,她推的那些姑娘,我也從沒有推辭過啊,好歹招待人家一頓茶飯。不管成不成,我也不能不孝啊。
你看這時候,我作為久經考驗的相親鬥士,馬上就要亮出屁股來。什麽自由戀愛,那叫自討苦吃。包辦婚姻好啊,包辦婚姻幸福指數高啊。我當著我媽的麵就歌頌起來了,自古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也是讀過書的人,正該按自古以來的規矩辦,說的我爸媽老懷大慰。
當然,二老也是多年受過黨和人民教育的,還是要謙讓兩句。話雖如此,你們兩個小輩還是見見麵比較好,要不初二你就約人家喝個茶吧。簡單任務,象征性的嘛,你不會做不到吧?
哦豁,這時候,死掉的記憶開始攻擊我了。自古以來,簡單任務最容易翻車啊。我心裏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這位不說是高嶺之花,她壓根是絕緣體啊。我以前也相處過,沒感覺有鬆動跡象啊。
再一打聽,哦,對方眼看過三十五了,家裏急到發瘋。尤其以她大姑為首,一天一個電話,炸到父母開始抑鬱,女方開始自絕於親屬,家庭內戰如火如荼。
怎麽辦呢?這就跟我媽勾搭上了,一來一去,據說就談妥了。說起來,我在爺叔輩那裏風評不錯,善於陪他們聊天扯淡,談些本地掌故,陰陽風水,人文地理。老幹部嘛,喝清茶,打太極,愛傳統文化,奈何讀書不多,恨晚輩離經叛道,多虧我繼往聖絕學,能跟他們扯閑篇。
接下來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翻車劇情了。約出來吧,對麵電話不接,要求轉微信,一旦關鍵詞,談何時見個麵,馬上微信不回。經過多年相親鍛煉,我當然知道這就完蛋了,可不行啊,父母二位老大人還盼著我勝利的消息啊。現在說沒戲,我就是自身不努力,消極懈怠,辜負了父母的期待,一切罪責都在我身上。
怎麽辦?我不能做破壞家庭幸福的千古罪人啊。去年我相親失敗,我爸媽氣到要跟我斷絕關係,還如在目前啊。我就要發揮廣大基層幹部最擅長的本領,留痕、卸責。
怎麽留痕呢?我每一個電話,都要在客廳打,就坐在我爸媽身邊,把外放打開,首先明確,是對方不接電話。然後微信必須是文字的,把雙方文字往來的聊天記錄,每天翻出來,在吃飯時間供二老閱覽,展示咱已經努力去約了,奈何對方沒下文。
這就夠了嗎?當然不夠!關鍵的一招,要對賬。多虧了小紅書的啟迪,我今年總算揭開了我多年來蒙受的不白之冤。每天,必須讓雙方父母通話,對賬。果不其然,就此揭露了對麵的謊言。按照女方的說辭,我是從不聯係她,顯然罪責在我。
我當然能體諒女方的心態,能拖則拖嘛,拖過春節,到時候再假裝在微信上聊兩句,又能拖過好一段日子了。可事已至此,寧死道友,不能死貧道啊。我就要本著把一切運動擴大,你敢喊一百,我就敢喊一萬的官僚本領,以毒攻毒。
每天,我要鄭重表態,自古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方不同意不要緊,父母同意不就好了。我堅決擁護雙方父母的主張,願意為推動兩個家庭的結合,竭誠盡力,大不了對麵父母把女兒綁了,我們初八就去扯證。當然,在扯證之前,我們是開明民主的,我願意陪著父母,拎著茶葉水果籃,馬上就去女方家裏,當麵鑼,對麵鼓,從訂婚儀式到下彩禮,把一切問題談妥。
果不其然,我是下午五點半,吃完晚飯,讓父母跟對方家長約得見麵時間。等我飯後和發小散步回來,對方家長又覥著臉打電話過來反悔了,顯然是威望不足,被女兒反嗆了。於是,對方又打算甩鍋於我,讓我努力,繼續約出來談談。你主力不肯衝塔,就指望我騷擾,這還能成嗎?
當然,我家裏也是不見黃河不死心,萬一還有希望呢?好吧,隻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就百分之百去爭取啊,工作就要有這樣的態度嘛。我就又要回到上一步,直播聊天,以證明我已經盡力了,罪不在我方。
如此往複,我也承認我有點不體諒女方。麵對我的步步緊逼,女方也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各種理由層出不窮。可實在是家裏逼得緊啊,我們兩個隻能活一個啊。
我隻能說,經過我誠意十足的折騰,對賬,在春節假期終於要結束的時候,我父母總算承認,今年的相親罪不在我。實際上,他們在發現這事不對勁之後,又陸續找了幾位,讓我四麵出擊。結果情況都差不多,都是介紹人誠意滿滿,女方意興闌珊。在慘痛的現實麵前,我爸媽終於隻能仰天長歎,現在的女孩子都是怎麽想呢,難道她們都不急嗎?
這裏,我還是應該肯定一下。雖然,我頗多微詞,但我父母張羅了這麽多年相親,顆粒無收,到底還有一點靠譜的地方,也要感謝多年來相親的各位姐妹,不殺之恩。她們總算能正確表達自己的心意,雖然也遇到過幾個能拖則拖的,大多數還是願意說兩句痛快話,不浪費雙方時間。如果,她們中的任何一位,有意利用我父母的這種急迫心態,跟我以攻對攻,那麽我基本是在劫難逃的。
雖然這樣說不好,但就當代來說,相親翻車的情況也是不罕見的。我發小差不多就是這樣的遭遇,慌不擇路,遇人不淑,最後虧進去幾十萬彩禮,維持了一段時日有名無實的婚姻。終於發現對方完全超出自身財力的高消費習慣,麵臨被榨幹家底的風險,隻能一拍兩散。
相比之下,我父母搞相親,雖然對女方的了解往往不太到位,有些一廂情願,但大體和對方家長還是有所交流。雙方能做到知根知底,都在一個圈子裏,就不至於搞到太難看。這一點應該說我父母還是有老年人的精明之處。
當然,我作為大齡單身,使父母跟我一起社死,害我父母承受莫大壓力,罪莫大焉。固然我罪大惡極,不自殞滅,還累及父母,恨得我爸媽經常抱怨還不如生一塊叉燒。居然還蠢到去外地上班,又不上進,一味躺平,弄到如今一事無成,一文不名,這才是導致我屢次相親失敗的根本。反正都是躺平,不如一開始就留在家裏混吃等死,說不定早就抱上孫子了。
但回到我的角度,我父母這種有罪推定,確實給了我極大壓力。甚至說,一定程度上迫使我盡量逃到外地去,好歹能鬆一口氣。當然,站在他們的立場,經驗來分析,我作為男方主動一些是沒錯的,就應該死纏爛打,他們也盡了努力,我自然也應該更努力些。
單身久的朋友應該也能理解,單著也就習慣了。這年月,一個人生活其實也不錯,各種生活習慣是不好,但也自得其樂。何必讓另一個陌生人闖進自己的生活,破壞原來的歲月安好?單身久了,不免會對家庭生活充滿了陌生的憂慮。如今,大家都是社會的原子人,又不是過去的社會環境,兩個人非要搭夥過日子才行,經濟上沒有動力,感情上如果也不鹹不淡,又何必要去湊合呢?
同樣,兒女和父母的立場,生活態度、習慣其實也是當代挺大的一個問題。就比如說,我春節回家,我媽要過健康生活這事吧。大家回家是大吃大喝,我回家就好像夢回江戶,還是遇上節儉令,天天是一菜一湯一飯,少油少鹽。
我實在閑到嘴裏發慌,熬到初三,跟發小去超市帶了十二塊錢的兩個臨期鹽焗雞腿,一小瓶三得利大麥茶回來,打算第二天改善下夥食。結果,大麥茶是兌溫開水的,雞腿倒是切好微波加熱了,一看皮哪去了?哦,要健康生活,不吃雞皮。
你要說健康生活吧,年前我媽聽說車厘子好,不升糖,匆匆買了不少,每天一盤,當個零食也不錯。結果,等初五,看自媒體養生,又說哪裏有人吃車厘子吃出毛病了,不能再吃了,馬上又開始清理庫存,不準以後再吃車厘子了。至於清理的手段,也和大多數老年人一般無二,就是自己盡量吃掉,但不準我再吃了。
這當然也是父母之愛,寧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照顧好子女。可你要勸諫兩句吧,父母又覺得你不識好歹。至於你說半天廢話,也遠不如那些莫名其妙的養生自媒體有分量。這也是大部分子女年長後在家庭裏經常麵臨的困境,天生沒有話語權,放屁都不響。
但你要說我家吃得多健康吧,我家飯桌上每天擺著一盤炸魚和雞卷(豬網油炸肉卷),這都是本地過年的必備食物。但這幾樣又不加熱,又不複炸,其實膩得慌,隻能當擺盤。當然這說不定也是我媽的目的,這不吃不就健康了嘛。倒是那天,我媽又聽自媒體養生學,說吃飯喝湯對胃不好,我家似乎打算以後戒湯,這可真是要我命啊。
當然,我媽鬧騰還是輕的,我發小就是一個更極端的例子。他家住頂樓,占了天台,弄個竹梯子上上下下。他嘮叨了半天,好歹雇人搞得水泥的,父母不當回事。等到老人家終於滑倒了,又責怪他囉唆,觸黴頭,跟袁紹殺田豐一個味道。最後,還得借助長輩之力,總算把梯子問題解決了。結果,等工人施工的時候,老娘又天天盯著做衛生,疲勞過度,累到生病,五千的工程,治病花了十萬,一家人筋疲力盡,年都不好過。
如此種種,當然有年長父母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但不同世代之間的生活理念差異也確實使得如今的子女和父母相處起來有頗多衝突。也難怪如今的子女和年長的父母,遠了又思念,近了又難受,和豪豬取暖差不多,需要一個相對緩和的空間,才能長久相處下去。
隨著春節假期結束,返程將至。無論舍與不舍,我都要踏上前往異鄉謀生的路程了。父母日益年長,實話說我也越來越放心不下,日益後悔當初意氣下的逃離。但生活總要繼續,我也要努力些,盡量使自己生活過的好些,更希望能有餘力,能在衰老時照顧二老。一年春節,一年時光,路途迢迢,回望漸漸遠去的故鄉,又是一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