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湖南人,其次,我大學學的是環境科學,雖然已經畢業很多年了而且沒有從事這個行業,但基本知識還是在的,
苯,非常危險,非常非常危險,而且不易於被感受到。
這玩意對人體的影響是長期的,強調一下,苯是一級致癌物。
目前官方的通報信息就隻有以下這些內容:1)側翻罐車裝了33.5噸的粗苯;2)泄漏粗苯已經流入附近河流瀟水;3)救援人員構築了7道堤壩,截流了汙染物;4)自來水和瀟水水質沒問題,城區供水可以放心飲用。
然後,就沒了,可能是由於時間關係,反正我覺得通報出來的信息太少了,比如構築了7道堤壩,在哪裏構築的,
汙染的水流流經區域是哪裏?這些範圍應該通報出來。
城區自來水正常,那周邊村莊呢?地下水還能不能喝了,如果不能喝了,普通民眾應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保證自己的飲水安全?還有就是,我看網上有曝光出來的圖片,現場處理的工作人員戴著個口罩就上了,這是苯泄漏啊,戴個口罩管什麽用,預防這玩意至少要防毒麵罩大抵。
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具體的泄漏數據,通報上隻是語焉不詳地寫了有泄漏,其實這個數字很容易得到,看車上還有多少,比如隻剩10噸了,那泄漏量至少早20噸以上,這可不少。
根據通報,罐車是晚上4點側翻的,應急響應是8點發出來的,工作人員大概是7點趕到的,司機似乎是跑路了,也就是說泄漏實際上可能持續了3個小時(就衝這一點,司機牢底坐穿都不為過)。
當地天氣也不好,在下雨……這意味著地下水和土壤汙染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情。
就目前的這個通報內容,信息太少太少了,主要缺乏三方麵的信息,第一是具體的泄漏情況以及可能的汙染範圍;第二是核心數據監測的位置,得讓人知道哪塊區域的具體情況究竟如何;第三是普通民眾的應對措施,但目前似乎就是一句放心,不信謠不傳謠就完了。
但不信謠不傳謠的前提是重要數據和信息公開、及時通報,很遺憾,以上全沒有。
至於空氣監測數據,通報上提都沒提,我們都知道,粗苯是易揮發物質,
4點側翻,7點開始處理,你要說空氣沒有受影響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應該立刻對泄漏點附近區域進行空氣監測。
當然最重要的是,工作人員應該穿好防護設備,不過現在說這個已經太遲了。
我沒有陰陽怪氣的意思,事實上我覺得當地已經做得很給力了,事情發生在31號,31號是正月初三啊,大過年的,早上7點開始調集人員,從7點到9點兩個小時就掉了40台車,清理汙染物,轉移人員,動作已經很迅速了。
但這仍然是不夠的,如果泄漏量足夠大的話(目前就是不知道多大),應該省級或者國家級的機構來處理這個事兒,苯,很危險,而且很難處理,在地下水或者土壤裏十幾年幾十年都會有影響。
我講個新聞你就知道了,2014年的時候,蘭州發生局部自來水苯超標的事兒,引起當地高度關注,環境部也派人下來查了,最後查出來的結果是,
水苯超標和當地30年前的一起石油事故有關。
過程有點複雜我就不說得太詳細了,簡單來說,當地蘭州石化上個世紀80年發生了泄漏事故然後汙染了地下水,這些汙染物質隨著地下水運動,進入到已經到了設計壽命的自流溝,然後汙染了水質。
官方報告上寫得很直白:「蘭州石化公司曆史積存的地下含油汙水滲入自流溝,對輸水水體造成苯汙染,致使局部自來水苯超標。」那麽這些含油汙水哪裏來的?官方報告也寫了:「滲入自流溝的含油地下水為蘭州石化公司日常跑冒滴漏和多次安全事故油汙進入土壤所致……」
30年了,滲透到地下水和土壤裏的苯,隻要給它一條縫,照樣超標,
自然界中實際上苯的降解周期其實很長,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有可能,取決於環境,反正沒那麽短,而人工修複難度也很高。
然後據說永州這起裝有粗苯的罐車側翻以後,當地采用了用灑水車高壓水槍把苯衝到下水道裏去的處置措施,甚至引發了爆炸。
我倒是不懷疑自來水公司關於水質安全的公告,因為集中供水嘛,完全可以采用人工方式降解水體中的苯,這在技術上不難,化學法生物法都可以,願意做的話肯定是能做得到的。
關鍵是很多村莊可能用的不是自來水,而是自己家的井水,這說白了就是地下水,如果是在泄漏點附近,那就很危險了,自來水公司好歹還會監測,村民會檢測嗎?估計不會,打起來就直接喝。
還是那句話,得有更詳細的通報,以及更密集的宣傳,現在上個熱搜都上不去,怎麽讓更多人看到?
通報內容至少包括泄漏量、大致的汙染範圍、各種土壤水空氣數據(特別是泄漏點附近區域的空氣數據)、自來水滾動監測的具體數據、處置方式、普通民眾的應對方式
(如提醒泄漏範圍內的居民不要直接飲用自家地下水),以及未來數年的應對方式(持續的土壤空氣水監測、為泄漏範圍內居民修建自來水供水官方等)。
大致是以上,不過畢業很久了,如果有專業錯誤的話,歡迎指正,這至少算一起比較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