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一名顧客手持包裹,走入紐約市曼哈頓區郵局。 (ANDREW KELLY/路透社)
外界注意到,在美方宣布啟動對華關稅後,中國政府迅速發起反製措施。其中包括,對美國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征收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皮卡貨車和大排量汽車征收10%關稅。此外,中國商務部還會同海關總署,對仲鎢酸銨等25種稀有金屬產品及其技術實施出口管製。與此同時,中國還對美國科技巨頭穀歌和蘋果公司啟動調查,將知名品牌母公司PVH和生物技術公司因美納(Illumina)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路透社此前報道,中國供應商長期利用美方免稅條款,通過偽裝成小工具和其他低成本商品的“小額包裹”進行著芬太尼化學品的對美出口。那麽,美國郵政停止接收中港包裹,是否意味著特朗普在反複警告中國但未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之後,所采取的終極措施呢?而中斷包裹接收,對於中國電商的對美銷售又會產生什麽影響呢?
正當各界紛紛猜測、評估之際,美國郵政總局2月5日在其官網再次宣布:“自2025年2月5日起,美國郵政局將繼續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郵政的所有國際入境郵件和包裹。美國郵政局和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正在密切合作,實施針對中國新關稅的有效征收機製,以確保包裹投遞受到最小幹擾。”
美中間小包裹郵政接收停擺的一幕,似乎讓人們看到了當前兩國關係的敏感多變。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貿易專家、曾任克林頓政府貿易官員的萊茵施(William Reinsch)日前在接受本台采訪時表示,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可能無法有效遏製芬太尼走私,但無疑會進一步加劇美中貿易緊張局勢。
“此舉會影響從中國直接寄往美國的貨物,但更大的問題在於芬太尼前體化學品被運往墨西哥,並在那裏加工製造。”他說:“我認為,最大的影響將落在快時尚以及其他商品公司,比如Temu和Shein。但對美國工業的影響不會太大,因為‘小額包裹’主要用於直接向消費者寄送小型、低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