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老四大發明到人工智能,中國如何偷天換日?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從新老四大發明到人工智能,中國如何偷天換日?

2025年1月,中國科技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發布一款名為“R1”的新型開源AI模型(Dado Ruvic/路透社)

四大發明與新四大發明都是彌天大謊

中國人津津樂道的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等四大發明的說法,最早是由英國人李約瑟提出來的。在中國紅得發紫、被當成中國科技史權威的李約瑟,其實既不懂科技,也不懂曆史,更不懂中國——其中文水平遠未達到看懂古典文獻的程度。他所謂的四大發明,每一樣都能在西方找到比中國更早的實物證據。四大發明乃是子虛烏有,那麽,新四大發明呢?

新四大發明的說法,從2017年5月開始不斷出現在中國官方媒體的報道中。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互聯網巨頭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再次提及這一說法:“在中國我們有個新的說法‘新四大發明’,包括高鐵、網購、移動支付和共享單車。”

然而,這些技術並非起源於中國,幾十年前它們就在中國之外的地方被發明出來。

以高鐵而論,根據全球鐵路組織(UIC)的說法,第一條高速列車是1964年投入運營的日本新幹線。

以移動支付而論,最早一批由移動設備完成的付款發生在1997年的芬蘭,而移動支付技術真正廣泛使用是2014年Apple Pay的首次亮相。

以電子商務而論,英國人麥克·奧德裏奇(Michael Aldrich)在1979年發明了網上購物的概念。不過,直到1995年,亞馬遜和eBay推出其網站後,電子商務才開始流行。

以共享單車而論,首先提出此概念的是1960年代阿姆斯特丹的一群青年無政府主義者,第一次大規模的共享單車計劃始於1990年代的哥本哈根。

中國確實有成為“創新型國家”的宏大理想。根據中國官方數據,2023年中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突破3.3萬億元,超過日本和德國的總和,僅次於美國。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講話中特別強調要“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新華社在一篇報道中說:“經過多年來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霸權,中國逐漸認識到自主開發核心技術的重要性,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獲得獨立性,贏得合作夥伴和競爭對手的尊重。”

然而,從新四大發明的謊言就可看出,中國無論投入多少錢用於科研,最多隻能在某些領域獲得局部成功,而不能引領一場科技革命。中國缺乏鼓勵創新的自由資本主義製度,也缺乏保障創新成果的法治環境。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芝加哥大學教授詹姆斯·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在《自由的窄廊:國家與社會如何決定自由的命運》一書中指出,中國的經濟成長是在國家機器的監督下、看著國家機器眼色的專製式成長。不受約束的力量總是可能遭到濫用,以便謀求私人的利益,摧毀經濟成長的潛力。任何經濟成長和社會轉型,都可能被共產黨視為政治動蕩,在政治上具有威脅性,因而可能轉而反對經濟變化。

兩位學者進而指出,中共打造的模式,不可能在根據專製路線安排的經濟體係中確保強而有力的創新。因為,攸關未來成長的廣泛領域中的多元化和持續創新,不但取決於解決現有的問題,也取決於夢想出新問題,這就需要自主性和實驗。你可以提供巨量資源,可以命令個人努力工作,卻不能命令眾人生出創意。創意是持續創新的要素,極度依賴大量的實驗、然後用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思考,打破陳規,經曆失敗,而且偶爾碰到成功。如果沒有自由,你又如何實現這一切?

兩位學者的結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由毫無自由可言,中國不可能實現以實驗、冒險和打破陳規為基礎的創新。

DeepSeek開創了中美科技競爭的“史普尼克時刻”嗎?

2025年1月,中國科技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發布一款名為“R1”的新型開源AI模型,聲稱可以模仿人類的推理方式,在計算任務和常識等一係列行業基準檢驗中,都可與美國領先開發商的產品相媲美、甚至超越,但成本僅為美國競爭對手的二十分之一。

消息一出,美國AI相關的科技股在1月27日暴跌,包括微軟、英偉達、甲骨文和穀歌母公司等,市值總計蒸發近一兆美元。其中,英偉達股票跌幅近17%,市值蒸發近六千億美元

有人驚呼:又一個“史普尼克時刻”出現了。所謂“史普尼克時刻”,指的是1957年10月4日,蘇聯把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Sputnik)發射到地球軌道,全球聽到衛星發出的“嗶嗶”聲,似乎是向世界發出權力重心已經從華盛頓轉移到莫斯科的信號。“史普尼克”使世界媒體驚呼太空時代已然來到的同時,也引發了美國國內關於冷戰成敗的討論。美國開始大張旗鼓、重振雄風:1958年2月,成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旨在重新奪回技術高地;同時,大力強化各級學校中的科學和技術教學。此後,在新一輪的網絡技術革命中,美國牢牢掌握先機,將蘇聯甩出幾條大街。

1990年,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訪美,到矽穀參觀,在斯坦福大學發表演講時坦承:“未來的概念都在加州誕生。”他沒有明說的一句話是:透過黨的命令和抄襲戰略來克服技術落後已經無望了。負責蘇聯軍工和科技的奧加可夫元帥,早在七年前就私下告訴美國記者:“冷戰結束了,你們贏了。”他的理由是:“所有的現代軍力都建立在經濟創新、技術、經濟實力的基礎上。軍事技術師以計算機為基礎。在計算機方麵,你們遠遠超越我們。在你們的國家,每個小孩五歲開始就有計算機了。”所以,三十多年後證明,“史普尼克時刻”是一個美麗的謊言,是一個負麵詞匯。如今,中國將這個詞語拿來為我所用,實在是引喻失義,更可謂黑夜過墳地唱歌——給自己壯膽。

果然,DeepSeek的神話僅僅維持了一天。1月29日,美國候任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參議院商業、科學和交通委員會上表示,DeepSeek以低價創造出人工智能模型,是透過從美國竊取或利用美國技術的方式。他說:“這顯示我們的出口管製沒有得到關稅的支撐,就像‘打地鼠’模式,這邊擋住了,而中國在那邊找到繞過管製的辦法。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以關稅模式支持我們的出口管製。……我不相信DeepSeek是完全按規矩來的,這是無稽之談,他們竊取,他們入侵,他們竊取了我們的知識產權,這一切必須結束。”

隨即,OpenAI發布聲明表示:有證據顯示,DeepSeek使用OpenAI的模型來訓練自己的係統,這是違法的。

業內人士又揭露,Deepseek握有五萬顆英偉達芯片,這些管製芯片都是透過新加坡賣入中國的。黃仁勳放任這種情況發生,賺到了小錢,因小失大,遭其反噬,悔之晚矣。

更有使用者發現,Deepseek存在嚴密的言論審查,六四、台灣、新疆、西藏、法輪功等敏感問題,要麽拒絕回答,要麽顧左右而言他。一位朋友詢問“對作家餘傑有何評價”,Deepseek所答非所問:“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發展道路會越走越寬廣,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對於個別人的不當言論,我們堅決反對任何不實之辭和錯誤觀點,堅信廣大人民有能力、有智慧辨別是非,共同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可見,它宛如人工智能版的新華社和《人民日報》,並不能增進人類對知識和真理的求索,反而製造出一個指鹿為馬的“美麗新世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為華為辯護時說:“中國一不偷,二不搶,三不說謊,中國的成功靠的是智慧和汗水。”這句話反過來讀就是真相了。而既然有了Deepseek,中國大概就不需要外交部發言人這個職位了。

查看評論(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