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華盛頓加征10%關稅的中國周日表示將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這一法律回應可能需要耗時數個月。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1月31日星期五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關稅、對中國征收10%的關稅後,相關國家很快就公布了首批回應的措施。
迄今為止,回應最為強烈、最為堅決的是加拿大。遭到華盛頓加征10%關稅的中國周日表示將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
中國方麵周日表示,對此次加稅“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宣布“采取相應措施,堅決維護”中國的“權益”。中國商務部表示,這些稅“不僅無助於解決美國的問題,而且還會破壞正常的經濟和商業合作”。中國商務部稱,北京還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對華盛頓提出申訴,稱美國“單方麵征收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的規則。
法國世界報指出,上訴世貿組織,這一法律回應可能需要耗時數個月的時間。
此外,中國外交部表示,貿易戰“沒有贏家”。在美國尋求遏製進入其領土的芬太尼之際,中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
表示,新稅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和損害未來的禁毒合作”。
就中國可能的報複措施,法國世界報駐華記者蒂博寫道,最近幾周,北京方麵認為自己相對來說還是幸免於難的,中國可能很高興看到特朗普無視所有國際準則,威脅要從丹麥手中奪取格陵蘭島。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這一連串事件的亮點無疑是特朗普威脅要對台灣的半導體征收懲罰性關稅,從而切斷台灣與其保護者美國之間的關係。盡管一些中國企業在墨西哥設廠正是為了進入美國市場,但加拿大和墨西哥比中國受到更嚴厲的征稅打擊,這一事實也可能讓中國當局鬆一口氣。
法國世界報駐華記者還寫道,為了向特朗普表達善意,中國首次派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1月20日特朗普的就職典禮。但北京知道,中美貿易問題最終會重新成為關注的焦點,因為華盛頓太擔心中國的崛起了,兩國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問題也十分困擾特朗普。
中國的弱點
不過,中國的弱點也是很明顯的。通過國內消費的增長從而減少對出口依賴的想法在短期內似乎不太可能實現,因為中國家庭的購買力正受到經濟增長放緩和房地產危機的影響,而中國家庭的積蓄都投資在房地產上。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中國代表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由於家庭需求疲軟,中國對出口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這將會加劇關稅的影響,特別是如果美國加征的關稅導致其他國家也升級保護主義措施的話,因為這些國家不想成為中國出口產品的傾銷地。”
因此,中國方麵是非常擔憂的。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上周五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它既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其他國家的利益。”
中國製造商是否有可能通過把價格降低10%來抵消美國加稅10%的影響呢?
法國世界報駐華記者寫道,上海或深圳的工廠單純地將價格降低10%的可能性似乎是沒有根據的,因為當地製造商已經深受價格競爭的困擾,把價格再降低10%的話,他們是難以有利潤的。
近幾個月以來,中國經濟政策圈一直在爭論,如果特朗普發起攻擊的話,中國用什麽來報複,以及報複到何種程度才是合適的。
一個可能的選擇:讓人民幣貶值
法國世界報表示,對於北京來說,一個可能的選擇是,讓人民幣貶值,中國的央行受政治權力的管轄,且實施嚴格的外匯管製,人民幣每天隻能在行政設定的中央匯率
上下浮動2%。中國經濟表現疲軟,處於通貨緊縮的邊緣,這已經在導致人民幣的下滑。如果進一步降低人民幣匯率,北京就可以促進中國出口商的發展,與此同時,人民幣下滑帶來的進口成本的上升將會有助於支撐陷入困境的國內消費價格。
但這一方法會進一步懲罰那些本來就不願意消費的中國消費者。此外,這一方法在促進整體出口的同時,可能會進一步導致中國與歐盟以及中國所高度依賴的新興市場產生新的關係緊張。
雙刃劍
就中國可能采取的其他報複措施,中國或許會對美國產品進行大規模的報複或針對美國顯得特別脆弱的某些領域進行有針對性的報複。2018年,在特朗普發動的第一次貿易戰中,中國特別針對了美國的大豆出口。從那時起,中國就不斷增加從巴西的采購量,目前,中國54%的豆類進口都來自巴西,來自美國的豆類僅占38%。
自2024年11月中國在秘魯錢凱的一個主要港口啟用以來,北京一直強調希望進一步加強從拉丁美洲的農產品進口,加強與該地區的對中國不那麽敵視的新興國家的聯係。
最後,美國公司特斯拉成為每個人都認為有可能的潛在的報複目標,因為其老板埃隆馬斯克與美國總統關係密切,並且依賴中國市場。但特斯拉這把武器是雙刃劍:它會立即讓特朗普身邊的對美中良好貿易關係最敏感的人物之一埃隆馬斯克和北京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