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投資人今年不見年終獎:"沒被裁員和降薪都是萬幸"

投資人今年不見年終獎:"沒被裁員和降薪都是萬幸"

文章來源: 投資界 於 2025-01-25 23:40:3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臨近歲末,一位投資經理自我年終總結:

看了300+個項目,參與3個現場盡調,最終上會1個,交割0.5個;2個曾經投過的項目拿到TS,但真正完成再融資的是0;退出0。

與之對應,年終獎金掛起了綠燈。

“今年年終獎,集體都隻有1萬。”奔波一線的投資人,對年終獎感到失望,轉念又覺得在預期之中。但也有例外達晨財智肖冰最近一次會上聊起,募資團隊獎金豐厚。

年終獎,曆來都是一級市場的微觀縮影。得意與失意都盡在眼前,折射的是過去一年創投行業的浮浮沉沉。

募了150億

團隊拿到了豐厚獎金

不禁想起了這一幕——

不久前的第二十四屆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達晨財智執行合夥人、首席投資官肖冰坦言:“募資團隊會拿到一個很大的獎金。”

言語背後,是達晨在梳理過去一年募投管退的種種表現時,發現募資上尤為突出“過去一年我們最大的收獲就是募資,新增加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50億”。眼前整個行業麵臨著募資難,這令團隊內部感到意外,因而年終獎也更為豐厚。

幾家歡喜幾家愁,2024年創投圈在募資工作上的挑戰有目共睹。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VC/PE募資新募集基金數量和規模分別為3981隻,1.44萬億元,同比下滑43.0%、20.8%VC/PE拿錢依舊很難。分幣種看,外幣基金募資仍維持低位,全年共39隻外幣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募資規模約為559.12億元人民幣,同比降幅分別達到49.4%、48.6%。

若縱向對比來看,2021年創投行業迎來高點,當年的募資規模是2.2萬億元,2022年則是2.1萬億元。可見時移勢易,光景不再。

募資,儼然當下最難跨越的山丘之一。細細梳理,過去一年似乎很少聽到大額的募資喜訊,盡管對頭部機構來說募資往往並不成問題,但眼下“無人談募資”的市場氛圍,也成為募資困局景象的一個切片。

猶記得兩年前,募資難開始席卷一級市場,VC圈上演全員募資的一幕。北京一家VC機構老大發起募資總動員,也直接與獎金掛鉤:“內部宣布全員募資,提成獎勵1%。”

募資是開端,也影響著終局。已經有投資人開始擔心,募不到錢,珍惜子彈的投資人還能否扣動扳機?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鄺子平不禁擔憂:“這兩年整體募資放緩,這是新一年的晴雨表。如果募資進度大幅度下滑,2025年會不會寒冷?一旦投資機構手上的錢不多了,連好企業都極有可能難以融到資。”

今年不談年終獎

行至眼下,又到了年終總結的時候。

“經曆千辛萬苦後,終於出手了一個項目。”華東一家VC基金的投資經理陳華陽說起,這一年的成績乏善可陳,述職大會上,他和同伴一樣在戰略研究、投資拓展上著重筆墨,但看似熱鬧背後,自己難掩失落。

“別提年終獎了,沒被裁員和降薪都是萬幸。”他感慨道,春節臨近,團隊卻在經曆新一波裁員,“要走20%。”

那麽,今年各家年終獎情況如何?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最新調研,可以大致看到VC/PE機構員工年度獎金設置情況的參差:

大多數機構的年終獎金集中在6個月月薪水平以下。延遲發放年終獎金或無發放計劃的機構數量占比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機構的生存壓力增加。

投資團隊的獎金梯度設置更加均衡,不同職級員工可獲得年終獎金的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中後台支持團隊的平均年度獎金水平有所提升,獎金水平逐漸向投資團隊靠攏,但在最高獎金水平方麵與投資團隊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結果顯示,兩個月月薪以內年終獎的不在少數。

投資界也了解到,以往大PE們動輒12個月的年終獎如今已是鳳毛麟角,今年普遍縮水,甚至隻有1-3個月。而且很多人在春節前都等不來這筆獎金,“據說要拖到四五月份。”

有人降,有人升。當投資與募資節奏放緩,越來越多的機構把更多的時間和資源投入到投後管理和賦能工作中,這些中後台團隊獎金照比往年也有了變化:

“2024年增強了投後管理,政府關係、法務等中後台領域也擴充了隊伍。這些團隊今年為我們投資的幾百家企業,特別是對科技創新屬性突出的企業提供了全麵支持。”北京一家VC基金合夥人介紹到,相應地這些人員的年終獎也有所提升。

一切都在悄悄變化。

越過冬天

潮來潮往,人的境遇起伏揭示了行業變遷。

經曆了難以言說的2024年,站在新一年的開頭,依舊堅守的投資人們依舊憧憬跨越冬天。“2024年環境變化比想象中更大,但每一個數字背後,都離不開每一位創投人的貢獻,他們從未停止過奮鬥。”一位創投大佬安慰大家。

想起鬆禾資本創始合夥人厲偉的言語懇切:“過去一年對鬆禾資本這樣的民營機構而言,可謂五味雜陳,我們仍在思考前路。”

悲觀與樂觀交織著創投圈。

“創投行業最艱難的時候可能即將過去。”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此前分析:從產業麵看,一些產業處於低位調整、向上抬頭的階段,如消費類電子、電池行業、半導體行業;從經濟周期來看,整個市場從2021年高點回調至今,複蘇的跡象已經來臨。”

他直言,再指望一級市場資產端的價格像大家想象的那樣繼續降溫不太可能。

前海母基金董事長靳海濤也聊起對行業的總體感受未到完全觸底,開始強烈反彈。他關注到四個方麵的積極變化:第一,股票市場快速地修複;第二,IPO逐步恢複常態化;第三,並購市場會越來越火;第四,海外上市潮又起。

2025年伊始,風向標一幕已經出現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走過十餘年井噴式生長的政府引導基金迎來嶄新一頁。

麵對新常態,開啟新未來。正如一位創投前輩所說:“反思是很重要的開始,接下來就是如何破局。”

還是那個樸素的道理:越是低穀,越有厚積薄發的可能。至於如何調整姿勢,正拷問著每一個置身其中的投資人。

查看評論(1)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國收到"令人震驚情報",範斯致電印度總理促停火
特朗普聲稱中美談判取得 “重大進展”
中國貨船歸零!加州州長:關稅恐讓美國丟'最大經濟體'地位
空戰捷報與假新聞,印巴停火背後的較量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經回來上班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中貿易談判重大進展 美官員:中國急於重啟貿易
星二代稱"中國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國飯砸中國鍋
薄瓜瓜母親節為母喊冤 稱穀開來是“當代竇娥”
中國“真空磁浮列車”:北京上海僅需90分鍾
反製中國極音速飛彈!日本研發新武器"電磁炮"將試射
川普誇中美談判“取得了巨大進展” 中方不評價
經貿會談結束 何立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機製
日本首相表示不會接受英美關稅協議中的10%汽車關稅
紐約時報:這是習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貿易戰
“門鈴惡作劇”釀悲劇 高中生畢業前夕遭槍擊身亡
戰爭或者和平,與習近平有關的兩個畫麵或載入史冊?
都結束了!美大使稱:川普“第51州”言論已過去
3歲女童突嚴重脫發 被確診鉈中毒 警調查:人為投毒
紐時:印度空襲戰火逼近巴國核武中心,驚動美國調停
王毅分別與印巴高官通話,強調中國支持全麵持久停火
美公民入境中國遭強製“侵入性檢測” 美政府將調查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投資人今年不見年終獎:"沒被裁員和降薪都是萬幸"

投資界 2025-01-25 23:40:34

臨近歲末,一位投資經理自我年終總結:

看了300+個項目,參與3個現場盡調,最終上會1個,交割0.5個;2個曾經投過的項目拿到TS,但真正完成再融資的是0;退出0。

與之對應,年終獎金掛起了綠燈。

“今年年終獎,集體都隻有1萬。”奔波一線的投資人,對年終獎感到失望,轉念又覺得在預期之中。但也有例外達晨財智肖冰最近一次會上聊起,募資團隊獎金豐厚。

年終獎,曆來都是一級市場的微觀縮影。得意與失意都盡在眼前,折射的是過去一年創投行業的浮浮沉沉。

募了150億

團隊拿到了豐厚獎金

不禁想起了這一幕——

不久前的第二十四屆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達晨財智執行合夥人、首席投資官肖冰坦言:“募資團隊會拿到一個很大的獎金。”

言語背後,是達晨在梳理過去一年募投管退的種種表現時,發現募資上尤為突出“過去一年我們最大的收獲就是募資,新增加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50億”。眼前整個行業麵臨著募資難,這令團隊內部感到意外,因而年終獎也更為豐厚。

幾家歡喜幾家愁,2024年創投圈在募資工作上的挑戰有目共睹。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VC/PE募資新募集基金數量和規模分別為3981隻,1.44萬億元,同比下滑43.0%、20.8%VC/PE拿錢依舊很難。分幣種看,外幣基金募資仍維持低位,全年共39隻外幣基金完成新一輪募集,募資規模約為559.12億元人民幣,同比降幅分別達到49.4%、48.6%。

若縱向對比來看,2021年創投行業迎來高點,當年的募資規模是2.2萬億元,2022年則是2.1萬億元。可見時移勢易,光景不再。

募資,儼然當下最難跨越的山丘之一。細細梳理,過去一年似乎很少聽到大額的募資喜訊,盡管對頭部機構來說募資往往並不成問題,但眼下“無人談募資”的市場氛圍,也成為募資困局景象的一個切片。

猶記得兩年前,募資難開始席卷一級市場,VC圈上演全員募資的一幕。北京一家VC機構老大發起募資總動員,也直接與獎金掛鉤:“內部宣布全員募資,提成獎勵1%。”

募資是開端,也影響著終局。已經有投資人開始擔心,募不到錢,珍惜子彈的投資人還能否扣動扳機?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鄺子平不禁擔憂:“這兩年整體募資放緩,這是新一年的晴雨表。如果募資進度大幅度下滑,2025年會不會寒冷?一旦投資機構手上的錢不多了,連好企業都極有可能難以融到資。”

今年不談年終獎

行至眼下,又到了年終總結的時候。

“經曆千辛萬苦後,終於出手了一個項目。”華東一家VC基金的投資經理陳華陽說起,這一年的成績乏善可陳,述職大會上,他和同伴一樣在戰略研究、投資拓展上著重筆墨,但看似熱鬧背後,自己難掩失落。

“別提年終獎了,沒被裁員和降薪都是萬幸。”他感慨道,春節臨近,團隊卻在經曆新一波裁員,“要走20%。”

那麽,今年各家年終獎情況如何?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最新調研,可以大致看到VC/PE機構員工年度獎金設置情況的參差:

大多數機構的年終獎金集中在6個月月薪水平以下。延遲發放年終獎金或無發放計劃的機構數量占比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機構的生存壓力增加。

投資團隊的獎金梯度設置更加均衡,不同職級員工可獲得年終獎金的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中後台支持團隊的平均年度獎金水平有所提升,獎金水平逐漸向投資團隊靠攏,但在最高獎金水平方麵與投資團隊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結果顯示,兩個月月薪以內年終獎的不在少數。

投資界也了解到,以往大PE們動輒12個月的年終獎如今已是鳳毛麟角,今年普遍縮水,甚至隻有1-3個月。而且很多人在春節前都等不來這筆獎金,“據說要拖到四五月份。”

有人降,有人升。當投資與募資節奏放緩,越來越多的機構把更多的時間和資源投入到投後管理和賦能工作中,這些中後台團隊獎金照比往年也有了變化:

“2024年增強了投後管理,政府關係、法務等中後台領域也擴充了隊伍。這些團隊今年為我們投資的幾百家企業,特別是對科技創新屬性突出的企業提供了全麵支持。”北京一家VC基金合夥人介紹到,相應地這些人員的年終獎也有所提升。

一切都在悄悄變化。

越過冬天

潮來潮往,人的境遇起伏揭示了行業變遷。

經曆了難以言說的2024年,站在新一年的開頭,依舊堅守的投資人們依舊憧憬跨越冬天。“2024年環境變化比想象中更大,但每一個數字背後,都離不開每一位創投人的貢獻,他們從未停止過奮鬥。”一位創投大佬安慰大家。

想起鬆禾資本創始合夥人厲偉的言語懇切:“過去一年對鬆禾資本這樣的民營機構而言,可謂五味雜陳,我們仍在思考前路。”

悲觀與樂觀交織著創投圈。

“創投行業最艱難的時候可能即將過去。”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此前分析:從產業麵看,一些產業處於低位調整、向上抬頭的階段,如消費類電子、電池行業、半導體行業;從經濟周期來看,整個市場從2021年高點回調至今,複蘇的跡象已經來臨。”

他直言,再指望一級市場資產端的價格像大家想象的那樣繼續降溫不太可能。

前海母基金董事長靳海濤也聊起對行業的總體感受未到完全觸底,開始強烈反彈。他關注到四個方麵的積極變化:第一,股票市場快速地修複;第二,IPO逐步恢複常態化;第三,並購市場會越來越火;第四,海外上市潮又起。

2025年伊始,風向標一幕已經出現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走過十餘年井噴式生長的政府引導基金迎來嶄新一頁。

麵對新常態,開啟新未來。正如一位創投前輩所說:“反思是很重要的開始,接下來就是如何破局。”

還是那個樸素的道理:越是低穀,越有厚積薄發的可能。至於如何調整姿勢,正拷問著每一個置身其中的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