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德去年參加某綜藝,曾被郝蕾大力誇讚:
“我要誇獎一下李明德,他真的很棒,很幹淨。”
那會兒的李明德真的是個純愛小演員,麵對來之不易的誇讚,趕緊努力陳述自己的觀點,爭取下一個表演機會:
“可能一直以來,大家覺得校園劇是我的舒適區。現在大家對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人可能有一個固有的形象的設定,比方說,警察就應該什麽樣,醫生就應該什麽樣,其實我覺得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我這樣的娃娃臉,其實不妨給到我一個可能不像我的角色,然後我來把他出色地完成,可能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這真的是“窮人家的孩子”才能說出來的“懂事的話”。
再配合著認真清澈的眼神,誰都能看出來。當時的李明德內心充滿了對行業的信任、期待,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時隔一年,現在的李明德好像完全不同了,渾身充滿“詛咒的力量”。1月5日,有網友在機場邂逅到了李明德,在痛罵劇組、內娛和馬天宇後,似乎從形象到語言都“黑化”了:
“現在我們已經贏了,但我們要peace一點,讓他們都去si!”
”我要掙錢啊,我快要被餓死了,我是真的TM沒錢啊。”
“什麽星光大賞,又不是沒去過,我去的時候你們家哥哥還沒出道!”
“你們再搞我,我把娛樂圈所有見不得人的事情全說出來,你們敢嗎?你們貪了多少黑錢你們心裏有數嗎?你們剝削了多少工作人員你們心裏有數嗎?”
不隻如此,現在他發社交媒體,處處都有一種“明天不在娛樂圈幹了的瘋感”:
先不說誰對誰錯、誰真誰假,我隻想問:曾經這麽一個陽光的小少年,一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當個好演員的純愛戰士,是怎麽發展成為“內娛詛咒者”的?究竟發生了什麽,壓倒了他心裏最後一根稻草?
內娛詛咒者:李明德
說李明德是內娛詛咒者一點也不過分,馬天宇那麽多年的“溫柔善良”的人設,被他直接搞翻。
“作為演員,你有通讀為一遍劇本嗎?有一遍嗎?他沒有。”
他和《三人行》導演組,本來看起來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很容易被歸類到“合同糾紛”——
和頌傳媒早早就發文說和李明德解約,撇清了關係。
劇組也拿出了多個證據,證明李明德“道德有虧”,甚至還搬出法條給自己壯聲氣……
可是,聰明的李明德糾住了一個根本矛盾:
“作為演員,你有通讀為一遍劇本嗎?有一遍嗎?他沒有,這個東西騙不了人的。咱們可以在這裏把戲演一遍,看誰能演出來。可以把素材放出來讓大家看一看,是誰有問題。”
抓住“馬天宇不看劇本”這件事,就抓住了“為什麽不看劇本卻能代替他成為男一號”的懸念,黑幕也就此揭開了。
本來,資本藏著黑幕臨時換演員,這種事情也聽說過,大概也算行業裏司空見慣的“潛規則”之一,但李明德偏偏選擇“不忍”,不信這個邪。抓住對方“大法師”馬天宇,一頓詛咒力量深度輸出。
“你作為窮苦出身的人,你混起來以後,你開始欺負同樣的一個人,你覺得你做的對嗎?你忘了你們怎麽起來的嗎?”
1月5號以後,誰在李明德評論區問內娛黑幕,李明德都照答不誤。
“內娛詛咒者”無疑了。
網友:忍了變成趙露思,不忍變成李明德
李明德不隻是“內娛詛咒者”,還是“內娛單挑者”。
1月5日晚正值騰訊星光大賞盛典,大半的娛樂圈明星都被隆重請到會場,而且為了炒熱會場流量,主辦方不惜花費諸多心思,用搖臂攝影機拍下一個又一個緋聞CP。本已搶占了熱搜第一,可是,當李明德曝光劇組後……
熱榜前三都變成了他……
一直到1月6日淩晨,李明德仍以壓倒之勢占據了9條熱搜。
以一己之力擊敗一個平台……
李明德不隻占據了微博48小時熱搜,而且還通過直播賺了錢。
回顧11個小時前,有網友曾勸李明德:趁這個熱度,直接轉賽道直播帶貨吧,掙得比拍戲多。
這小哥哥是真聽勸啊!
即使在直播中,李明德也沒有放棄輸出,他說一切從一開始就都是一個局,這個劇組從最開始就沒有想用自己。
起初,為了賺錢這“樸實的訴求”,把自己的男一號換成馬天宇,以及讓自己等馬天宇一小時,李明德都忍了。但忍到最後,公司還是發了一紙通告、倒打一耙,讓李明德倒賠20萬違約錢,兜裏沒錢的李明德這才“起義”了、黑化了。
一起義、一黑化,萬事大吉了!
大概過往娛樂圈這種事也不少,大多數演員會選擇忍氣吞聲,違約金該不該賠也賠了。誰敢輕易得罪資方呢?比如趙露思,連挨打都忍聲吞氣……
所以網友說“忍了變成趙露思,不忍變成李明德。”
資本和流量的輿論爭奪,終於在內娛發生一戰
李明德的最後一根稻草,似乎是被躲不開的“黑幕”壓垮的。
李明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本科班,大三那年,以青春校園劇《人不彪悍枉少年》出道,出道7年,他演了17部電視劇,並在出道的第3年就擔任了男主角(與田曦薇共同領銜主演的青春劇《如此可愛的我們》),總體上來講,職場晉升速度不錯,演技也受到不少觀眾、同行、媒體的認同和好評。
李明德出生在青島一個普通家庭,畢業後“北漂”,走的就是“靠自己努力”的路。
這種家庭出身的孩子,有奮鬥吃苦精神,一般不會被“窮”壓垮,李明德憤恨的應該是“不公平”。為何自己演的好、有意願被踢出局,而有的人連台詞都不背卻能“資源霸淩”。
他罵馬天宇:
“你作為窮苦出身的人,你混起來以後,你開始欺負同樣的一個人,你覺得你做的對嗎?你忘了你們怎麽起來的嗎?”
他憤恨導演對於不敬業的包庇和無底線的特權(以下是他自己陳述的內容)
在終於等到馬天宇到現場後,李明德和馬天宇進行了交流,發現他真的沒看過劇本,沒法和自己對戲,於是李明德跟導演說:他(馬天宇)沒看劇本。導演:我知道。李明德:那怎麽拍?導演:交給我。
可是,事情並沒有得到解決,台詞對得驢唇不對馬嘴,之後大概就發生了李明德憤而離場事件。
李明德說:我不怕資本,因為有些仗,我得自己打。
或許他並不知道未來發生什麽,或者前途盡毀,或者有轉機,但隻是確信自己不能這樣忍下去。
事實證明,他的不忍帶來了好結果,李明德的某視頻平台粉絲量從原來的幾十萬躍升到1173萬!
正如李明德最新一條社媒作品一樣,他就像個涅槃騎士,骨頭裏淌著可以灼傷一切的岩漿。
李明德和資本的大戰之所以能夠成功,“流量經濟”功不可沒。
流量經濟帶來的輿論勢能甚至有時大過資本和平台,這是過去的時代不曾發生的。
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把流量作為武器,來去捍衛自己。
如果內娛的資本能看清這個現實,估計再也不會出現下一個“趙露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