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銷量第一的減重“神藥” 竟然會導致“不性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撰稿: 六葫蘆

前幾天發現一個藥居然能和抗腫瘤藥「帕博利珠單抗」爭奪「藥王」(全球銷售額第一)寶座,這個藥就是我們科普過的司美格魯肽,不由得感慨萬千。

可能有小夥伴要問,「第一」而已,不是這個藥就是那個藥,有什麽感慨的呢?

要知道,帕博利珠單抗是抗腫瘤藥,是新興的免疫檢查點抑製劑類藥物,是剛需,每支價格在1.5萬以上,很多情況下3禮拜用一次,我手中查到的數據是銷售價格17918元/支。

而司美格魯肽用於糖尿病,用於減重,1周用一次,而目前報道中的數據看,全球範圍內用於肥胖的目的概率很大,不同規格的價格不一樣,就我手中的數據查到3mL規格的司美格魯肽價格大概是716.28元,在減重渠道可供選擇的範圍這麽多的情況下,一個幾百塊的藥能撼動價格接近2萬的藥物的銷售額地位,可見它有多麽的火爆。

司美格魯肽究竟是什麽?

司美格魯肽是一種長效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是目前最受關注的降糖藥物之一,使更多II型糖尿病患者有了新的治療選擇。

司美格魯肽是糖尿病用藥,降糖機製是通過刺激胰島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以葡萄糖濃度依賴性的方式降低血糖。

當然它更引人關注的是減重效果,由此引發了全球的「減肥革命」。

▲圖片來源:Giphy

作為減重藥物,它減重的機製主要是通過激活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抑製胰高血糖素分泌,抑製攝食中樞,通過促進棕色脂肪組織的生熱作用和白色脂肪組織分解增加能量消耗,延緩胃排空減少食物攝入增加飽腹感,以及抑製食欲。

此外,司美格魯肽在體內,可以抑製食物獎賞的大腦通路,從而降低使用者對食物的渴求、對食物的偏好選擇。

有研究表明,司美格魯肽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對鹽味、甜味、乳類製品的攝入欲望。

什麽人能用司美格魯肽來減肥?

這就不得不提到新上市的「減重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也就是「諾和盈」了,6月份國內獲批,11月剛發布上市,可以稱之為「新鮮出爐」。

既往我國上市的司美格魯肽(諾和泰)並沒有在國內批準用於減肥的適應症,隻批準用於治療II型糖尿病,而且屬於處方藥,要有糖尿病的診斷才能使用。

司美格魯肽注射液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並且對於糖尿病患者使用也是有限定的:其他藥物控製不佳或者有降低心血管風險需求的患者可以使用,如果因減肥而用藥屬於超說明書用藥範疇,並不推薦非糖尿病人用於減肥。

而新上市的「減重版司美格魯肽」 初始體重指數(BMI)符合以下條件(至少滿足其一)即可使用:

① ≥30kg/m2(肥胖);

② ≥27kg/m2至<30kg/m2(超重)且存在至少一種體重相關合並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或心血管疾病等。

這是專門用於減重的藥物,已通過循證醫學檢驗,證明了其在減重方麵具有獨特的優勢,平均體重降幅可達17%(16.8kg),減重效果可持續至少16個月。

還帶來了包括但不限於減少腰圍、降低內髒脂肪、改善血脂、延緩糖尿病前期進展等的獲益。

此外,有研究顯示,減重版司美格魯肽持續使用,體重減輕持續到第65周,並在此基礎上維持了4年。患者體重平均減輕了10.2%,腰圍平均減小了7.7cm。而安慰劑組這兩個數值分別為1.5%和1.3cm,證明了它有相當強的優勢。

所以如果符合以上適應症的話,是可以使用的。

那對於體重基數不大的姐妹,能不能用它來減肥呢?

要知道,司美格魯肽能夠顯著降低肥胖患者體重,是基於患者治療前的體重,用藥前越胖,減幅越大。對於BMI≤25kg/m2的患者來說,減幅可能相對較小。

何況很多姐妹的BMI可能隻有20~23kg/m2,單純靠每周一針,可能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而且要注意的是,司美格魯肽停止使用後,是存在體重反彈風險的。在停藥一年內,通常會反彈原先的體重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搭配運動飲食控製,這種反彈概率和幅度就會降低。

「減重版」與「降糖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劑量不同,使用前要請醫生進行嚴格的診斷評估,判斷起始劑量、遞增時機和後繼的維持劑量,避免藥物錯用和濫用。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司美格魯肽竟然有性別偏好?

近期發表在《美國心髒病學會雜誌》的研究討論了不同性別的患者使用司美格魯肽後的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司美格魯肽在女性中降低體重的效果更為顯著。

從數據來看:女性平均體重減輕9.6%,男性減輕7.2%。

這可能和女性體內脂肪分布和代謝差異有關。我們都知道女性通常具有更高比例的皮下脂肪和內髒脂肪,而司美格魯肽其中的一個減重手段就是減少脂肪組織,尤其是內髒脂肪,所以這樣針對性地作用在女性身上會更加明顯。

此外,女性的左心室腔更小,射血分數更高,所以對體重減輕和相關的血流動力學改善反應更敏感,從而更好地改善心力衰竭症狀。

司美格魯肽可以通過改善葡萄糖代謝和高胰島素血症,達到調節月經周期的目的,改善糖代謝降低胰島素抵抗,會帶來減少黃體生成素的釋放、減少雄激素分泌的效應,對肥胖和非肥胖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司美格魯肽使得II型糖尿病患者罹患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顯著降低了41%~67%,並且女性低於男性。

更有研究指出,非糖尿病的肥胖男性使用司美格魯肽之後,可能通過刺激海綿體組織中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從而可能減少脈衝性睾酮分泌並增加平滑肌鬆弛,這就導致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和睾酮素缺乏症的幾率明顯升高。

目前關於司美格魯肽與性方麵副作用的研究還很少,這項研究的結論是基於數據分析,對於其機製的解釋則是基於推測,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在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中進行探索。

▲圖片來源:Giphy

司美格魯肽有什麽不良反應?

所有藥物都有不良反應,這是藥品的固有屬性。

司美格魯肽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胃腸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等,另外它還會帶來過敏、低血糖、味覺倒錯、頭暈、心率升高、急性胰腺炎、膽石症、疲乏等常見或偶發的不良反應,但是這僅僅是說明書記錄的。

美國FDA不良事件報告係統 (FAERS) 還能查到甲狀腺腫塊、視物模糊、胰腺腫塊、陰囊壞死、壞死性肌炎、膽囊炎、膽石症、腎損傷、咽部腫脹一係列的不良反應。

所以即使是真正有需求的患者,在國內已經獲批了適應證的前提下,也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評估指導下使用,不要盲目亂用。

目前,生活方式幹預仍然是肥胖的一線治療方式,在可能的範圍內,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會讓身體更加受益。

控製糖分攝入,多吃水果蔬菜,補充優質蛋白,主食不能缺也不要多,進行喜歡的運動,揮拍運動,抗阻運動、遊泳慢跑都是可以的,如果沒有以上條件,上下班的路上或者工作間隙有意識地動一動也是好的,管住嘴,邁開腿才是王道。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裏啦!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Wilding JPH, Batterham RL, Calanna S, Davies M, Van Gaal LF, Lingvay I, McGowan BM, Rosenstock J, Tran MTD, Wadden TA, Wharton S, Yokote K, Zeuthen N, Kushner RF; STEP 1 Study Group. Once-Weekly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N Engl J Med. 2021 Mar 18;384(11):989-1002

[2] Garvey WT, Batterham RL, Bhatta M, et al.Two-year effects of semaglutide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the STEP 5 trial. Nat Med. 2022 Oct;28(10):2083-2091

[3] Ryan, D.H., Lingvay, I., Deanfield, J. et al. Long-term weight loss effects of semaglutide in obesity without diabetes in the SELECT trial. Nat Med (2024).

[4] Verma S, Butler J, Borlaug BA, et al. Efficacy of semaglitude by sex in obesity-related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STEP-HFpEF trials. J Am Coll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June 19, 2024

[5] Wang W, Wang Q, Qi X, Gurney M, Perry G, Volkow ND, Davis PB, Kaelber DC, Xu R. Associations of semaglutide with first-time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arget trial emulation using nationwide real-world data in the US. Alzheimers Dement. 2024 Oct 24.

[6] Able, C., Liao, B., Saffati, G. et al. Prescribing semaglutide for weight loss in non-diabetic, obese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a TriNetX database study. Int J Impot Res (2024).

查看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