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父親去世,兩兄弟沒想要遺產,卻被繼母告上法庭

父親去世,兩兄弟沒想要遺產,卻被繼母告上法庭

文章來源: 最高人民法院 於 2024-12-29 03:24:2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立冬剛過,頭發斑白的齊大娘裹著寒風來到山東省惠民縣人民法院孫武人民法庭,要求與兩名繼子分割已逝丈夫的遺產。但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法官發現齊大娘的真實訴求並不是遺產本身 ……

76 歲老人起訴繼子

" 我二十一歲到的他們家,丈夫是二婚,帶著兩個孩子。婚後我和丈夫買了一套房,舊城區改造的時候,換了現在住的這套房子。今年 1 月丈夫病逝了,房子的事我和兩個孩子沒商量好,我想要房子,可以貼錢給他們,我總得有個住的地方 ……"

了解到齊大娘的詳細訴求後,法官電話聯係劉氏兄弟,沒想到二人均對這起訴訟感到 " 一頭霧水 "。

" 分割遺產?媽沒和我們說過這個事啊,我們也不想分割房子,房子是爸媽兩個人買的,爸去世了,那房子現在就是媽的。我和二弟生活上也過得去,用不著和媽分。" 劉嘉(化名)有些迷茫地說。

劉乙(化名)聽到齊大娘的訴求後則是有些怨念:" 媽可真行,還起訴到法院分房子,真要分的話那不僅僅是房子,爸的撫恤金什麽的都在媽那呢,我們也沒說要啊 ……"

法官告訴記者,齊大娘夫婦結婚的時候劉氏兄弟倆分別是五歲和十一歲,已經記事了,雙方可能不如親生母子一般親近,但是兄弟倆也說自己是齊大娘帶大的,認可齊大娘對他們的撫養。母子三人一直以來關係融洽,其父去世後,對於遺產的繼承更是沒有矛盾。劉氏兄弟懷疑有人在背後挑唆,希望法院能查明事情真相。

家事調查還原真實訴求

一邊是老人的居住需求,另一邊是出現裂痕的母子親情,承辦法官明白,該起法定繼承糾紛背後可能隱藏著強烈的感情色彩,需要通過調解來推動關係的和解,這比一紙判決更能從根本上化解矛盾。

" 當下,查清齊大娘提起訴訟的真實訴求是關鍵。" 承辦法官決定委托家事調查員進行深入調查。

圖為孫武人民法庭法官到當事人家中了解情況。

引入家事調查員製度,是孫武法庭近年來深入推進家事審判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邀請社區幹部、當地鄉賢等作為家事調查員,根據法官出具的委托函深入走訪調查,充分發揮其熟悉情況、熱情公道、擅長群眾工作的優勢,明晰糾紛詳情、疏導當事人情緒,為承辦法官調處糾紛提供詳實依據。

考慮到齊大娘年事已高,調查員通過電話、走訪、麵談等多種方式,深入調查老人的現狀、家庭情況以及母子之間的感情狀況。在多次溝通交流後,齊大娘對日漸熟悉的調查員慢慢吐露了心聲,調查員隨即將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形成《家事案件調查報告》提交給了承辦法官。

" 誰給我養老,我就把房子給誰。" 報告中的這句話引起了法官的注意,經仔細查看調查報告並與調查員詳細溝通後,法官明白了齊大娘的真實訴求是什麽。

原來,在這起法定繼承糾紛的背後,隱藏的是齊大娘對養老的擔憂。

今年 1 月,老伴的離世給齊大娘帶去的不隻有孤獨,還有對未來生活的憂慮,目前她尚能生活自理,但身體機能的日漸衰退讓她深感無奈。兩個兒子均在濱州市區定居,獨自居住在惠民縣的齊大娘覺得他們對自己不夠關心,害怕以後沒有人給自己養老,遂想用房子來增加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價值感。

圖為當事人在法官的引導下吐露心聲。

法官意識到,化解糾紛的關鍵點在於如何滿足齊大娘的精神贍養需求,而精神贍養難以通過強製執行來實現。" 若子女僅草草探望老人、‘敷衍了事’,不僅達不到關心慰問老人的效果,更易給老人帶來困擾。" 法官告訴記者。

於是,在征得齊大娘及其兩位繼子同意後,法官將他們約到法庭,準備進行麵對麵調解。

心理疏導守護 " 安養屏障 "

為充分發揮家事審判的療愈作用,法官將調解場所定在了孫武法庭的茶歇式調解室,同時特別邀請一名心理谘詢師到庭協助調解。

調解當天,齊大娘在兩位兒子的陪同下來到法院,三人均有些沉默,眼神中透露著無措與尷尬。見此情形,法官和心理谘詢師相互配合,以 " 拉家常 " 的方式緩和雙方緊張情緒。

待氣氛稍微熱起來後,法官引入調解主題:" 有些話你們不好意思當麵說,所以我們這邊就先說一下我們掌握的基本情況和推測,機會難得,我們都敞開心扉交流一下。"

調解中,心理谘詢師指出齊大娘孤單一人、兩繼子也年逾六十的現狀,運用專業知識從老人心理需求、劉嘉與劉乙角色轉換等角度進行了客觀分析。

法官適時點明:" 贍養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給,還包括精神上的慰藉。齊大娘有一定積蓄,身體狀況仍能夠自理,實際上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陪伴和精神上的慰藉。"

法官結合道德層麵和法律層麵,與雙方當事人釋法明理,幫助雙方慢慢敞開心扉。隨後從劉氏兄弟角度出發勸慰齊大娘:" 他們兩個也六十多歲了,也到了被贍養的年紀,隻想到了你這邊不缺錢,可能情感上的陪伴不夠到位。我能感覺到他們都很有孝心,願意付出更多。你們相互包容理解對方,好好談一談日後怎麽處理這些問題 ……"

隨著情、理、法等要素的充分調動,雙方心中鬱結的負麵情緒一點點紓解。

在法官的引導下,齊大娘與劉氏兄弟逐漸形成共識,約定了雇請保姆、定期回家團聚等一係列詳細事項,並向法院申請撤回起訴。

三人臨走時,劉嘉向法官感歎道:"《常回家看看》雖然是 99 年春晚的老歌了,但還是常聽常新啊。太感謝你們了,本以為家事鬧到法院會影響感情,沒想到倒是讓我們學會了怎麽當一名合格的家人。" 齊大娘聽著也終於露出釋然的笑容。

回顧解紛過程,承辦法官說到,"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一般家事糾紛中的法律關係並不複雜,但往往涉及家長裏短、情感糾葛,矛盾的起因等具體細節僅僅通過庭審和案卷材料很難完全掌握,這個案子中家事調查員提供的線索,對我們的調解是有很大幫助的。家事糾紛的調解,是在法律框架下‘調’矛盾,也是在情理範圍內‘解’心結,心結解開了,調解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狗血!CEO偷情女下屬被捉奸後續:巨富丈夫當晚也…
台積電內部掀赴美工作潮 員工打工為名實另有所圖
伊朗400公斤濃縮鈾被發現了 以總理:我知道在哪




24小時討論排行

萬斯:政府寧願關門 絕不給非法移民免費醫療
清華大學爆重大醜聞!多名師生帶遊客入校牟利被逮
川普召集全球800位將領講話 美媒:不能線上辦嗎
YouTube將支付特朗普2200萬美元 了結法律糾紛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川普炫耀24K純金裝飾 網吐槽:根本平價賣場貨噴漆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教堂槍案疑犯:入伍4年獎章拿手軟 兒重病難負擔
加州男子將性犯罪者折磨致死!自稱“感到很快樂”
黃仁勳“中國隻差美國幾納秒” 他是中共影響代理人?
美情報:中國正迅速擴充商業渡輪船隊 為侵台做準備
埃及內政部通報:失聯6天中國女孩被捕,原因是...
中國人才K簽證,動了你的奶酪?
吸引外國人才的K字簽證是好東西,但趕上了最差的時機
中國留學生回國探親期間被捕 疑涉“危害國家安全”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父親去世,兩兄弟沒想要遺產,卻被繼母告上法庭

最高人民法院 2024-12-29 03:24:27

立冬剛過,頭發斑白的齊大娘裹著寒風來到山東省惠民縣人民法院孫武人民法庭,要求與兩名繼子分割已逝丈夫的遺產。但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法官發現齊大娘的真實訴求並不是遺產本身 ……

76 歲老人起訴繼子

" 我二十一歲到的他們家,丈夫是二婚,帶著兩個孩子。婚後我和丈夫買了一套房,舊城區改造的時候,換了現在住的這套房子。今年 1 月丈夫病逝了,房子的事我和兩個孩子沒商量好,我想要房子,可以貼錢給他們,我總得有個住的地方 ……"

了解到齊大娘的詳細訴求後,法官電話聯係劉氏兄弟,沒想到二人均對這起訴訟感到 " 一頭霧水 "。

" 分割遺產?媽沒和我們說過這個事啊,我們也不想分割房子,房子是爸媽兩個人買的,爸去世了,那房子現在就是媽的。我和二弟生活上也過得去,用不著和媽分。" 劉嘉(化名)有些迷茫地說。

劉乙(化名)聽到齊大娘的訴求後則是有些怨念:" 媽可真行,還起訴到法院分房子,真要分的話那不僅僅是房子,爸的撫恤金什麽的都在媽那呢,我們也沒說要啊 ……"

法官告訴記者,齊大娘夫婦結婚的時候劉氏兄弟倆分別是五歲和十一歲,已經記事了,雙方可能不如親生母子一般親近,但是兄弟倆也說自己是齊大娘帶大的,認可齊大娘對他們的撫養。母子三人一直以來關係融洽,其父去世後,對於遺產的繼承更是沒有矛盾。劉氏兄弟懷疑有人在背後挑唆,希望法院能查明事情真相。

家事調查還原真實訴求

一邊是老人的居住需求,另一邊是出現裂痕的母子親情,承辦法官明白,該起法定繼承糾紛背後可能隱藏著強烈的感情色彩,需要通過調解來推動關係的和解,這比一紙判決更能從根本上化解矛盾。

" 當下,查清齊大娘提起訴訟的真實訴求是關鍵。" 承辦法官決定委托家事調查員進行深入調查。

圖為孫武人民法庭法官到當事人家中了解情況。

引入家事調查員製度,是孫武法庭近年來深入推進家事審判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邀請社區幹部、當地鄉賢等作為家事調查員,根據法官出具的委托函深入走訪調查,充分發揮其熟悉情況、熱情公道、擅長群眾工作的優勢,明晰糾紛詳情、疏導當事人情緒,為承辦法官調處糾紛提供詳實依據。

考慮到齊大娘年事已高,調查員通過電話、走訪、麵談等多種方式,深入調查老人的現狀、家庭情況以及母子之間的感情狀況。在多次溝通交流後,齊大娘對日漸熟悉的調查員慢慢吐露了心聲,調查員隨即將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形成《家事案件調查報告》提交給了承辦法官。

" 誰給我養老,我就把房子給誰。" 報告中的這句話引起了法官的注意,經仔細查看調查報告並與調查員詳細溝通後,法官明白了齊大娘的真實訴求是什麽。

原來,在這起法定繼承糾紛的背後,隱藏的是齊大娘對養老的擔憂。

今年 1 月,老伴的離世給齊大娘帶去的不隻有孤獨,還有對未來生活的憂慮,目前她尚能生活自理,但身體機能的日漸衰退讓她深感無奈。兩個兒子均在濱州市區定居,獨自居住在惠民縣的齊大娘覺得他們對自己不夠關心,害怕以後沒有人給自己養老,遂想用房子來增加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價值感。

圖為當事人在法官的引導下吐露心聲。

法官意識到,化解糾紛的關鍵點在於如何滿足齊大娘的精神贍養需求,而精神贍養難以通過強製執行來實現。" 若子女僅草草探望老人、‘敷衍了事’,不僅達不到關心慰問老人的效果,更易給老人帶來困擾。" 法官告訴記者。

於是,在征得齊大娘及其兩位繼子同意後,法官將他們約到法庭,準備進行麵對麵調解。

心理疏導守護 " 安養屏障 "

為充分發揮家事審判的療愈作用,法官將調解場所定在了孫武法庭的茶歇式調解室,同時特別邀請一名心理谘詢師到庭協助調解。

調解當天,齊大娘在兩位兒子的陪同下來到法院,三人均有些沉默,眼神中透露著無措與尷尬。見此情形,法官和心理谘詢師相互配合,以 " 拉家常 " 的方式緩和雙方緊張情緒。

待氣氛稍微熱起來後,法官引入調解主題:" 有些話你們不好意思當麵說,所以我們這邊就先說一下我們掌握的基本情況和推測,機會難得,我們都敞開心扉交流一下。"

調解中,心理谘詢師指出齊大娘孤單一人、兩繼子也年逾六十的現狀,運用專業知識從老人心理需求、劉嘉與劉乙角色轉換等角度進行了客觀分析。

法官適時點明:" 贍養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給,還包括精神上的慰藉。齊大娘有一定積蓄,身體狀況仍能夠自理,實際上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陪伴和精神上的慰藉。"

法官結合道德層麵和法律層麵,與雙方當事人釋法明理,幫助雙方慢慢敞開心扉。隨後從劉氏兄弟角度出發勸慰齊大娘:" 他們兩個也六十多歲了,也到了被贍養的年紀,隻想到了你這邊不缺錢,可能情感上的陪伴不夠到位。我能感覺到他們都很有孝心,願意付出更多。你們相互包容理解對方,好好談一談日後怎麽處理這些問題 ……"

隨著情、理、法等要素的充分調動,雙方心中鬱結的負麵情緒一點點紓解。

在法官的引導下,齊大娘與劉氏兄弟逐漸形成共識,約定了雇請保姆、定期回家團聚等一係列詳細事項,並向法院申請撤回起訴。

三人臨走時,劉嘉向法官感歎道:"《常回家看看》雖然是 99 年春晚的老歌了,但還是常聽常新啊。太感謝你們了,本以為家事鬧到法院會影響感情,沒想到倒是讓我們學會了怎麽當一名合格的家人。" 齊大娘聽著也終於露出釋然的笑容。

回顧解紛過程,承辦法官說到,"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一般家事糾紛中的法律關係並不複雜,但往往涉及家長裏短、情感糾葛,矛盾的起因等具體細節僅僅通過庭審和案卷材料很難完全掌握,這個案子中家事調查員提供的線索,對我們的調解是有很大幫助的。家事糾紛的調解,是在法律框架下‘調’矛盾,也是在情理範圍內‘解’心結,心結解開了,調解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