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13年間,美國有537家醫療機構叫停了產科業務

13年間,美國有537家醫療機構叫停了產科業務

文章來源: 醫學界 於 2024-12-13 09:50:2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4639家醫院中,42.4%已關停了產科。專業醫護短缺、產科運營成本高但醫保報銷比例低、分娩人數顯著減少等都是重要因素。

越來越多的醫院正在關停產科。

12月4日,《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大型研究稱,2010-2022年,美國無產科服務的醫院數量逐年增加,至2022年,美國超半數鄉村醫院(52.4%)和超1/3的城市醫院(35.7%)全麵叫停了產科服務。

一組數據可見一斑:13年間,美國有537家醫療機構叫停了產科業務。有專家分析認為,產科關停與專業醫護短缺、產科運營成本高但醫保報銷比例低,以及分娩人數顯著減少等因素有關。

產科關停會帶來一係列連鎖反應。幾乎同期,美國孕產婦死亡數居高不下。早前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的一項調查表明,“在高收入國家中,美國已從孕產婦死亡率較低國家,躍升為死亡率最高國家。”

一邊是愈演愈烈的產科關停潮,一邊則是走高的孕產婦死亡率,產科將何去何從?

醫院走廊/圖源:銳景

超半數鄉村關停產科

富裕地區也在關

米歇爾·庫本(Michelle Cubbon)生活在紐約州長島中部城鎮史密斯敦,這裏的常住人口超10萬,家庭年收入中位數達10餘萬美元,不少人是在曼哈頓工作的白領一族。

很久之前,庫本一家出生在當地最大的醫療中心。今年8月,懷二胎後的庫本想在同一家醫院產檢,結果被告知產科已經關停半年,去周邊最近醫院就診需開車40分鍾。

“庫本的經曆顯示,即使在人口稠密、相對富裕的城鎮,產科也在關門。”彭博社的分析稱,產科關停和人口數量、醫療成本、收入水平等有關。

據美國醫學雜誌《貝克醫院評議》(Becker’s Hospital Review)統計,2024年1-5月,全美有19家醫療機構暫停或關閉孕產服務,其中6家位於家庭收入超全美中位數的地區。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衛生政策教授凱蒂·科日曼尼爾(Katy Kozhimannil)長期關注生育等衛生政策信息,也是前述JAMA一文的主要作者。她和團隊同樣發現,關停產科是一種全國性趨勢,且近年來城市醫院的關停勢頭明顯。

JAMA原文:美國農村和城市醫院的產科護理服務

根據美國醫院協會(AHA)定義,鄉村或城市醫院的差別主要在於規模,以及和臨近醫院的距離。一般來說,城市醫院至少有250張床位,距離最近醫院的行車時間在10-20分鍾。而鄉村醫院的床位數往往少於25張,至少要開車30分鍾才能抵達鄰近醫院。

科日曼尼爾等人分析了AHA等數據,發現截至2022年,在不提供長期住院服務(住院時間超25天)的4639家醫院中,42.4%已沒有產科。而在2010年,這一比例為35.2%。

這意味著,從2010到2022年,美國有537家醫療機構叫停了產科業務,其中,城市醫院(299家)的關停數量高於鄉村醫院(238家)。

另據AHA最新數據,鄉村醫院在美國醫院總數中約占1/3,但52.4%的鄉村醫院已經沒有產科服務了,而在城市醫院中,這一比例約為35.7%。

2010-2022年,在提供短期醫療護理的醫院中,關停產科服務的醫院占比逐年增加。圖源/JAMA

科日曼尼爾介紹,也有一些機構在努力給產科擴容。2010年至2022年,112家城市醫院和26家鄉村醫院增加了產科供給,但這一增長還遠遠抵不上消失的服務量。

美聯社的評論文章稱,有200多萬育齡婦女生活在“產科護理沙漠”——當地既沒有醫院提供產科服務,也沒有產科醫生或助產士……

產科運營成本高,但收益有限

科日曼尼爾研究孕產相關話題已有數十年。她認為,產科關停的核心原因包括專業醫護短缺、運營成本高但醫保報銷比例低,以及分娩人數顯著減少。

根據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數據,2018年該國約有5萬名婦產科執業醫生,比實際需求數少1000餘名,到2030年缺口將增至5000人。

“我們沒有足夠多的新人來填補空白。”彭博社援引美國醫學院協會(AAMC)研究和行動研究所執行主席阿圖爾·格羅弗(Atul Grover)的發言稱,1997年至今,聯邦政府沒有提高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資助額度,各地貼錢擴容的幅度有限,因此規培醫師數量多年不變。

這兩年,注冊婦產科執業資格的人數在收縮。2022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將是否允許墮胎的決定權,交給各州自行裁決。此後,數十州提出“墮胎違法”。“稍有不慎,臨床決策就可能違法。這直接影響從業意願和人數。”格羅弗說。

2024年2月,美國紐約州護士聯合會發起活動,抗議當地一家醫院關停產科/圖源:NYSNA

即使人手充裕,醫院也不太願意開設產科。

“這是一個財務黑洞。如果醫院陷入財務困境、急需節流,首先想到的就是‘不生孩子’。”美國ABOG研究員安妮·班菲爾德(Anne Banfield)介紹,運營產科的人力成本較高。除產科醫生外,還要配備麻醉醫師、助產士、分娩護士等,必須24小時有人。

作為一家鄉村醫院,2023年,傑斐遜醫療中心共接生78名新生兒。“我們有時會連續幾天,甚至幾周都見不到一名產婦,但該排的值班人手不能減,必須隨時準備處理突發情況。”該院負責人介紹。

這導致醫院成本增加。據在醫療保健谘詢公司從事數據分析的埃裏克·斯旺森(Erik Swanson)介紹,婦產科醫生的醫療事故保險年費達15萬美元,遠遠高於大多數外科專業。

相較於高昂支出,醫院難以從產科業務中獲得可觀收入。

據了解,美國政府醫保按每人每次分娩向醫院支付費用。“無論采取哪種分娩方式,每個分娩嬰兒的醫保費用固定是1700美元。對醫院來說,生一個,虧一個。”美國田納西州亨利縣醫療中心負責人約翰·塔克(John Tucker)表示。

因此班菲爾德感慨,“小型醫療機構要持續發展、提高每張床的產出,做膝關節置換肯定比生孩子賺錢。”

為給醫院產科“補窟窿”、增加營收,美國一些國會議員希望通過立法形式,提高鄉村醫院分娩的醫保費用。加利福尼亞州和弗吉尼亞州特批資金,增加婦產科專培項目名額。

今年5月,紐約州特洛伊市民眾發起集會,呼籲“拯救伯迪特孕產中心”。中心所屬醫療集團稱,考慮到民眾需求,產科將至少再開5年。紐約州議會大手一揮,撥出500萬美元補助。

今年5月,紐約州特洛伊市民眾發起集會,呼籲“拯救伯迪特孕產中心”/圖源網絡

但這筆錢還遠遠不夠,伯迪特孕產中心每年的運營成本最少230萬美金。彭博社稱,“一次性撥款能救急。但產科真正需要的是持續性財政支持。”否則,隨著孕產數逐年下降,大量醫院產科很難賺夠錢、活下去。

除了運營成本等因素,生育率下降也是醫院關停產科的原因之一。美國疾控中心(CDC)統計稱,2023年該國新生兒數量減少7.3萬人。

傑斐遜醫療中心負責人算過一筆賬,產科每年至少接生200個新生兒才能勉強與成本持平,但該院所在縣郡每年最多出生150個孩子。

今年年初,華盛頓州議會撥款160萬美元,支持那些存活艱難的產科。傑斐遜醫療中心獲得20萬美元,約是其每年虧損額的1/5。

產科關停後的連鎖反應

對於產科關停潮,科日曼尼爾認為,“它會帶來一係列不良影響,絕不是多開一會兒車、去遠一點的醫院那麽簡單。”

助產士霍莉·梅杜裏(Holly Meduri)從業22年。她發現人們對分娩有很多誤解。“危險就是一眨眼的事兒,孕媽媽突然出血、發生臍帶脫垂,可能幾分鍾就要生了。”

《貝克醫院評議》做過一項統計,2024年,美國辛辛那提、密爾沃基、聖迭戈等地的鄉村醫院陸續關停產科,婦女需要前往30分鍾車程以外的醫院生產。研究表明,開車超過30分鍾時,產檢次數會顯著下降,剖腹產率、途中分娩率明顯增加。

另一項研究顯示,相較於大城市居民,鄉村居民出現妊娠並發症、因分娩死亡的風險要高9%。無法獲得及時護理是原因之一。

此外,產科關停還在醫療行業內引起連鎖反應。

2021年初和2024年2月,海厄利亞綜合醫院、邁阿密北岸醫療中心先後關停產科。這兩家醫院的年分娩量分別在1500例和700例左右。

“一時間,大量孕產婦無處可去,周邊其他醫院的床位快速塞滿,產科醫生約不上,護理質量下降。”邁阿密北岸醫療中心一名產科醫生說。

產科業務持續萎靡,也會影響醫護執業狀況。傑斐遜醫療中心要求產科護士、助產士接受“交叉培訓”。當產科沒有病人時,他們會被安排到急診、手術室、內科病房等處工作。在該院工作29年的產科護士瑞安在新崗位上,不得不向認證護工、保潔工“取經”。

更大的難點出現在規範化培訓方麵。彭博社發現,為確保醫護掌握技能,有效應對高風險分娩和困難分娩,許多鄉村醫院引入“模擬教學”以供大家練習。有產科醫生介紹,這和真實生產存在差異。

有人擔心,長此以往,鄉村社區、小型醫院將會消亡。“我們需要對抗孕產服務荒,提升鄉村孕產醫療的可及性,以挽留年輕家庭。”

2024年3月,AAMC發布預測報告,到2036年美國醫生缺口將達8.6萬名,鄉村地區缺醫現象將更加突出。而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文章,到2030年,由於人力青黃不接,鄉村地區的醫生數量將銳減25%。

產科數量減少所帶來的影響,紮夢裔深有體會。她自小在北京長大,於2008年前往美國深造。畢業後,她一直在美國鄉村執業,從事家庭醫生、婦產全科、皮膚病等診療服務。

有一年萬聖節,她穿上了“神奇女俠”的服裝,走進產房接生。但在一年後,她的著裝沒有改變,執業範圍卻發生了極大變化,開始到居民家中做兒童健康檢查。

紮夢裔醫生近照/受訪者供圖

紮夢裔醫生告訴“醫學界”,她現在的執業範圍十分廣泛,自己曾幫助產婦順利產下孩子,待母嬰都安排妥當後,又走進隔壁病房,照顧一位臨終病患。在產科關停、業務萎縮的大背景下,像她這樣不得不從事其他診療業務的醫護不在少數。

“在兩個病房內,我做著完全不同的事。作為一名鄉村醫生,我感到很驕傲。”紮醫生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中國留學生回國探親期間被捕 疑涉“危害國家安全”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24小時討論排行

萬斯:政府寧願關門 絕不給非法移民免費醫療
清華大學爆重大醜聞!多名師生帶遊客入校牟利被逮
川普召集全球800位將領講話 美媒:不能線上辦嗎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YouTube將支付特朗普2200萬美元 了結法律糾紛
川普炫耀24K純金裝飾 網吐槽:根本平價賣場貨噴漆
黃仁勳質疑“對中鷹派”不愛國!川普前國師怒批
黃仁勳“中國隻差美國幾納秒” 他是中共影響代理人?
教堂槍案疑犯:入伍4年獎章拿手軟 兒重病難負擔
加州男子將性犯罪者折磨致死!自稱“感到很快樂”
台積電內部掀赴美工作潮 員工打工為名實另有所圖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伊朗400公斤濃縮鈾被發現了 以總理:我知道在哪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川普次子大喊:“快抄底加密資產!” 專家警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13年間,美國有537家醫療機構叫停了產科業務

醫學界 2024-12-13 09:50:22
在4639家醫院中,42.4%已關停了產科。專業醫護短缺、產科運營成本高但醫保報銷比例低、分娩人數顯著減少等都是重要因素。

越來越多的醫院正在關停產科。

12月4日,《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大型研究稱,2010-2022年,美國無產科服務的醫院數量逐年增加,至2022年,美國超半數鄉村醫院(52.4%)和超1/3的城市醫院(35.7%)全麵叫停了產科服務。

一組數據可見一斑:13年間,美國有537家醫療機構叫停了產科業務。有專家分析認為,產科關停與專業醫護短缺、產科運營成本高但醫保報銷比例低,以及分娩人數顯著減少等因素有關。

產科關停會帶來一係列連鎖反應。幾乎同期,美國孕產婦死亡數居高不下。早前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的一項調查表明,“在高收入國家中,美國已從孕產婦死亡率較低國家,躍升為死亡率最高國家。”

一邊是愈演愈烈的產科關停潮,一邊則是走高的孕產婦死亡率,產科將何去何從?

醫院走廊/圖源:銳景

超半數鄉村關停產科

富裕地區也在關

米歇爾·庫本(Michelle Cubbon)生活在紐約州長島中部城鎮史密斯敦,這裏的常住人口超10萬,家庭年收入中位數達10餘萬美元,不少人是在曼哈頓工作的白領一族。

很久之前,庫本一家出生在當地最大的醫療中心。今年8月,懷二胎後的庫本想在同一家醫院產檢,結果被告知產科已經關停半年,去周邊最近醫院就診需開車40分鍾。

“庫本的經曆顯示,即使在人口稠密、相對富裕的城鎮,產科也在關門。”彭博社的分析稱,產科關停和人口數量、醫療成本、收入水平等有關。

據美國醫學雜誌《貝克醫院評議》(Becker’s Hospital Review)統計,2024年1-5月,全美有19家醫療機構暫停或關閉孕產服務,其中6家位於家庭收入超全美中位數的地區。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衛生政策教授凱蒂·科日曼尼爾(Katy Kozhimannil)長期關注生育等衛生政策信息,也是前述JAMA一文的主要作者。她和團隊同樣發現,關停產科是一種全國性趨勢,且近年來城市醫院的關停勢頭明顯。

JAMA原文:美國農村和城市醫院的產科護理服務

根據美國醫院協會(AHA)定義,鄉村或城市醫院的差別主要在於規模,以及和臨近醫院的距離。一般來說,城市醫院至少有250張床位,距離最近醫院的行車時間在10-20分鍾。而鄉村醫院的床位數往往少於25張,至少要開車30分鍾才能抵達鄰近醫院。

科日曼尼爾等人分析了AHA等數據,發現截至2022年,在不提供長期住院服務(住院時間超25天)的4639家醫院中,42.4%已沒有產科。而在2010年,這一比例為35.2%。

這意味著,從2010到2022年,美國有537家醫療機構叫停了產科業務,其中,城市醫院(299家)的關停數量高於鄉村醫院(238家)。

另據AHA最新數據,鄉村醫院在美國醫院總數中約占1/3,但52.4%的鄉村醫院已經沒有產科服務了,而在城市醫院中,這一比例約為35.7%。

2010-2022年,在提供短期醫療護理的醫院中,關停產科服務的醫院占比逐年增加。圖源/JAMA

科日曼尼爾介紹,也有一些機構在努力給產科擴容。2010年至2022年,112家城市醫院和26家鄉村醫院增加了產科供給,但這一增長還遠遠抵不上消失的服務量。

美聯社的評論文章稱,有200多萬育齡婦女生活在“產科護理沙漠”——當地既沒有醫院提供產科服務,也沒有產科醫生或助產士……

產科運營成本高,但收益有限

科日曼尼爾研究孕產相關話題已有數十年。她認為,產科關停的核心原因包括專業醫護短缺、運營成本高但醫保報銷比例低,以及分娩人數顯著減少。

根據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數據,2018年該國約有5萬名婦產科執業醫生,比實際需求數少1000餘名,到2030年缺口將增至5000人。

“我們沒有足夠多的新人來填補空白。”彭博社援引美國醫學院協會(AAMC)研究和行動研究所執行主席阿圖爾·格羅弗(Atul Grover)的發言稱,1997年至今,聯邦政府沒有提高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資助額度,各地貼錢擴容的幅度有限,因此規培醫師數量多年不變。

這兩年,注冊婦產科執業資格的人數在收縮。2022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將是否允許墮胎的決定權,交給各州自行裁決。此後,數十州提出“墮胎違法”。“稍有不慎,臨床決策就可能違法。這直接影響從業意願和人數。”格羅弗說。

2024年2月,美國紐約州護士聯合會發起活動,抗議當地一家醫院關停產科/圖源:NYSNA

即使人手充裕,醫院也不太願意開設產科。

“這是一個財務黑洞。如果醫院陷入財務困境、急需節流,首先想到的就是‘不生孩子’。”美國ABOG研究員安妮·班菲爾德(Anne Banfield)介紹,運營產科的人力成本較高。除產科醫生外,還要配備麻醉醫師、助產士、分娩護士等,必須24小時有人。

作為一家鄉村醫院,2023年,傑斐遜醫療中心共接生78名新生兒。“我們有時會連續幾天,甚至幾周都見不到一名產婦,但該排的值班人手不能減,必須隨時準備處理突發情況。”該院負責人介紹。

這導致醫院成本增加。據在醫療保健谘詢公司從事數據分析的埃裏克·斯旺森(Erik Swanson)介紹,婦產科醫生的醫療事故保險年費達15萬美元,遠遠高於大多數外科專業。

相較於高昂支出,醫院難以從產科業務中獲得可觀收入。

據了解,美國政府醫保按每人每次分娩向醫院支付費用。“無論采取哪種分娩方式,每個分娩嬰兒的醫保費用固定是1700美元。對醫院來說,生一個,虧一個。”美國田納西州亨利縣醫療中心負責人約翰·塔克(John Tucker)表示。

因此班菲爾德感慨,“小型醫療機構要持續發展、提高每張床的產出,做膝關節置換肯定比生孩子賺錢。”

為給醫院產科“補窟窿”、增加營收,美國一些國會議員希望通過立法形式,提高鄉村醫院分娩的醫保費用。加利福尼亞州和弗吉尼亞州特批資金,增加婦產科專培項目名額。

今年5月,紐約州特洛伊市民眾發起集會,呼籲“拯救伯迪特孕產中心”。中心所屬醫療集團稱,考慮到民眾需求,產科將至少再開5年。紐約州議會大手一揮,撥出500萬美元補助。

今年5月,紐約州特洛伊市民眾發起集會,呼籲“拯救伯迪特孕產中心”/圖源網絡

但這筆錢還遠遠不夠,伯迪特孕產中心每年的運營成本最少230萬美金。彭博社稱,“一次性撥款能救急。但產科真正需要的是持續性財政支持。”否則,隨著孕產數逐年下降,大量醫院產科很難賺夠錢、活下去。

除了運營成本等因素,生育率下降也是醫院關停產科的原因之一。美國疾控中心(CDC)統計稱,2023年該國新生兒數量減少7.3萬人。

傑斐遜醫療中心負責人算過一筆賬,產科每年至少接生200個新生兒才能勉強與成本持平,但該院所在縣郡每年最多出生150個孩子。

今年年初,華盛頓州議會撥款160萬美元,支持那些存活艱難的產科。傑斐遜醫療中心獲得20萬美元,約是其每年虧損額的1/5。

產科關停後的連鎖反應

對於產科關停潮,科日曼尼爾認為,“它會帶來一係列不良影響,絕不是多開一會兒車、去遠一點的醫院那麽簡單。”

助產士霍莉·梅杜裏(Holly Meduri)從業22年。她發現人們對分娩有很多誤解。“危險就是一眨眼的事兒,孕媽媽突然出血、發生臍帶脫垂,可能幾分鍾就要生了。”

《貝克醫院評議》做過一項統計,2024年,美國辛辛那提、密爾沃基、聖迭戈等地的鄉村醫院陸續關停產科,婦女需要前往30分鍾車程以外的醫院生產。研究表明,開車超過30分鍾時,產檢次數會顯著下降,剖腹產率、途中分娩率明顯增加。

另一項研究顯示,相較於大城市居民,鄉村居民出現妊娠並發症、因分娩死亡的風險要高9%。無法獲得及時護理是原因之一。

此外,產科關停還在醫療行業內引起連鎖反應。

2021年初和2024年2月,海厄利亞綜合醫院、邁阿密北岸醫療中心先後關停產科。這兩家醫院的年分娩量分別在1500例和700例左右。

“一時間,大量孕產婦無處可去,周邊其他醫院的床位快速塞滿,產科醫生約不上,護理質量下降。”邁阿密北岸醫療中心一名產科醫生說。

產科業務持續萎靡,也會影響醫護執業狀況。傑斐遜醫療中心要求產科護士、助產士接受“交叉培訓”。當產科沒有病人時,他們會被安排到急診、手術室、內科病房等處工作。在該院工作29年的產科護士瑞安在新崗位上,不得不向認證護工、保潔工“取經”。

更大的難點出現在規範化培訓方麵。彭博社發現,為確保醫護掌握技能,有效應對高風險分娩和困難分娩,許多鄉村醫院引入“模擬教學”以供大家練習。有產科醫生介紹,這和真實生產存在差異。

有人擔心,長此以往,鄉村社區、小型醫院將會消亡。“我們需要對抗孕產服務荒,提升鄉村孕產醫療的可及性,以挽留年輕家庭。”

2024年3月,AAMC發布預測報告,到2036年美國醫生缺口將達8.6萬名,鄉村地區缺醫現象將更加突出。而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文章,到2030年,由於人力青黃不接,鄉村地區的醫生數量將銳減25%。

產科數量減少所帶來的影響,紮夢裔深有體會。她自小在北京長大,於2008年前往美國深造。畢業後,她一直在美國鄉村執業,從事家庭醫生、婦產全科、皮膚病等診療服務。

有一年萬聖節,她穿上了“神奇女俠”的服裝,走進產房接生。但在一年後,她的著裝沒有改變,執業範圍卻發生了極大變化,開始到居民家中做兒童健康檢查。

紮夢裔醫生近照/受訪者供圖

紮夢裔醫生告訴“醫學界”,她現在的執業範圍十分廣泛,自己曾幫助產婦順利產下孩子,待母嬰都安排妥當後,又走進隔壁病房,照顧一位臨終病患。在產科關停、業務萎縮的大背景下,像她這樣不得不從事其他診療業務的醫護不在少數。

“在兩個病房內,我做著完全不同的事。作為一名鄉村醫生,我感到很驕傲。”紮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