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像蝗災一樣一次次害人 張文宏都忍無可忍考慮報警

像蝗災一樣一次次害人 張文宏都忍無可忍考慮報警

文章來源: 新民周刊 於 2024-12-13 09:48: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有網友發消息:張文宏是不是帶貨了?家裏老人信以為真,已經下單了。

視頻係AI合成

視頻截圖中,可見“張文宏”正在賣一種蛋白棒。但是,稍微了解一點AI(人工智能)的年輕人,能夠分辨這是偽造的視頻。不過,對於老年人來說,這類AI合成的偽造視頻,依然很具有迷惑性。

目前,該視頻在賬號內已不可見。

有媒體就此特意聯係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醫生,他向記者表示,這樣的賣貨賬號不止一個,且一直不斷在變,自己多次向平台投訴但屢禁不絕。

“事情已經有幾個星期了,有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特別是有些對AI不是很熟悉的、年紀比較大的市民,他們就會很容易相信。我看購買量在不同的地方好像都有不少,最多的有1000多的。我在發現這事後立即投訴過那個AI合成的視頻,但是它的賬號一直在換,自己最後也沒精力了。這些假的AI合成信息就像蝗災一樣,一次又一次發生,像漫天飛過來的蝗蟲一樣害人。事實上,從平台投訴結果來看,我覺得最終也難以解決問題。”

除了向平台方投訴,張文宏醫生稱自己也曾考慮過向警方報案,但對方的賬號不斷變化看不見摸不到,就像幽靈一般難以描述,隻能寄希望於相關部門能加強監管。“報警總要有個對象對吧,現在報警報誰呢?他一天換一個賬號,而且全是虛擬的。我認為他侵犯的是消費者的利益,我覺得相應的部門應該來進行處理。”

目前,上海市消保委已對該事件嚴厲發聲,表示未經當事人授權的AI合成帶貨行為構成了對消費者的欺詐,呼籲監管部門嚴厲處罰。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實際上這根本就不是張文宏老師在帶貨,這完全是用AI做出來的,這類事情非常惡劣。首先這種做法其實已經構成了對消費者的欺詐,消費者如果說上當的,那麽完全可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要求商家做出退一賠三,並且金額不足500元的要這個按照500元來賠。此外,我們覺得相關的監管部門應該對這種惡劣的行為要采用非常嚴厲的方法進行處罰,因為這不僅僅是涉及消費者權益,它其實還涉及整個社會的良知跟道德。”

AI詐騙、冒充名人的案例還有不少。今年11月,江西一位老人來到銀行辦理銀行卡,但手續不全又不肯離開,警方到現場後,老人激動地說明要到銀行貸款200萬元給自己的男朋友“靳東”拍戲。“我是在短視頻平台上認識的‘靳東’,‘靳東’向我表白了,並用兩人合照發布了短視頻,現在他拍戲需要200萬元,我要去幫助他。”後經過民警的耐心解釋與勸導,老人才恍然大悟,所謂“靳東”視頻都是AI合成的,自己對新技術不熟悉,所以上了當。

專家提醒,信息時代防範網絡AI詐騙,還是要從自身出發做好隱私保護,增強反詐意識、提高辨別能力。例如,不要泄露個人信息,尤其要注意圖像、聲音、指紋等生物信息的保護。“AI換臉”的數據基礎是被模仿人的照片、視頻等,個人公開在外的照片、視頻越多,意味著AI算法參考的數據越多,生成的“數字人”會更真實。

同時,在涉及資金交易等場景下,務必多留心眼,不輕易相信視頻、聲音。很多時候,傳統的識別方式要比技術識別更有效。例如,可以詢問對方隻有當事人之間知道答案的問題、共同經曆的事情等。

向善還是向惡?在AI的世界裏,這貌似是個無法回答的問題。融合了尖端科技和無限想象的AI,如同一麵鏡子,映照出設計它、使用它的人類社會的價值觀與道德取向。

當AI被賦予正麵價值觀引導,並置於嚴格的倫理框架和監管之下,它能展現出驚人的向善力量;若AI缺乏有效監管和道德約束,其潛在的向惡風險也不容忽視,網絡攻擊、侵犯個人隱私、加劇社會不平等甚至成為戰爭工具,這些場景都可能成為AI的“深淵”。

猶記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前沿人工智能安全和治理論壇上,不少與會專家表示,希望AI能成為人類理解世界、解決問題的夥伴,而非僅僅是工具或威脅。比如AI能夠展現出更強的倫理意識和道德判斷能力,在麵對複雜情境時做出符合人類期望的選擇,避免成為破壞社會和諧、侵犯個人權益的元凶。

人類對於AI的期待是多元且深遠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與人類社會的和諧共生。因此,在推動AI技術創新和應用的同時,必須通過政策法規、監管機製、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等手段,確保AI技術的發展符合人類社會的整體利益和長遠目標。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夜醒來後院沒了!洛杉磯千萬豪宅一夜變成危房
“大又美法”實施 部分中產美國家庭不用再交聯邦稅
萬斯:政府寧願關門 絕不給非法移民免費醫療
加州男子將性犯罪者折磨致死!自稱“感到很快樂”
埃及內政部通報:失聯6天中國女孩被捕,原因是...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防長講話:嚴批“肥胖將領” 蓄鬍不專業 不爽就離職
清華大學爆重大醜聞!多名師生帶遊客入校牟利被逮
YouTube將支付特朗普2200萬美元 了結法律糾紛
川普召集全球800位將領講話 美媒:不能線上辦嗎
川普炫耀24K純金裝飾 網吐槽:根本平價賣場貨噴漆
中國國產客機C919交付大幅延宕 疑引擎采購遭遇困
美財長收到短信:剛救助阿根廷 米萊就賣中國大豆…
突襲將軍大會 全場靜默對待 川普:想鼓掌就鼓掌哈
中國人才K簽證,動了你的奶酪?
加州女被警察暴力逮捕短暫昏迷 獲賠1700萬美元
特朗普曬辦公室24K黃金裝飾,稱外國領導人看了"驚歎不已"
吸引外國人才的K字簽證是好東西,但趕上了最差的時機
Costco新規“黃金1小時” 拿金卡被擋門外 兩派戰翻
中國在東海岸部署先進導彈:威懾台灣,對抗美國影響力
美情報:中國正迅速擴充商業渡輪船隊 為侵台做準備
中國爆人潮 高鐵機場塞爆!“聰明人已提前出發”熱搜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像蝗災一樣一次次害人 張文宏都忍無可忍考慮報警

新民周刊 2024-12-13 09:48:51

最近,有網友發消息:張文宏是不是帶貨了?家裏老人信以為真,已經下單了。

視頻係AI合成

視頻截圖中,可見“張文宏”正在賣一種蛋白棒。但是,稍微了解一點AI(人工智能)的年輕人,能夠分辨這是偽造的視頻。不過,對於老年人來說,這類AI合成的偽造視頻,依然很具有迷惑性。

目前,該視頻在賬號內已不可見。

有媒體就此特意聯係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醫生,他向記者表示,這樣的賣貨賬號不止一個,且一直不斷在變,自己多次向平台投訴但屢禁不絕。

“事情已經有幾個星期了,有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特別是有些對AI不是很熟悉的、年紀比較大的市民,他們就會很容易相信。我看購買量在不同的地方好像都有不少,最多的有1000多的。我在發現這事後立即投訴過那個AI合成的視頻,但是它的賬號一直在換,自己最後也沒精力了。這些假的AI合成信息就像蝗災一樣,一次又一次發生,像漫天飛過來的蝗蟲一樣害人。事實上,從平台投訴結果來看,我覺得最終也難以解決問題。”

除了向平台方投訴,張文宏醫生稱自己也曾考慮過向警方報案,但對方的賬號不斷變化看不見摸不到,就像幽靈一般難以描述,隻能寄希望於相關部門能加強監管。“報警總要有個對象對吧,現在報警報誰呢?他一天換一個賬號,而且全是虛擬的。我認為他侵犯的是消費者的利益,我覺得相應的部門應該來進行處理。”

目前,上海市消保委已對該事件嚴厲發聲,表示未經當事人授權的AI合成帶貨行為構成了對消費者的欺詐,呼籲監管部門嚴厲處罰。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實際上這根本就不是張文宏老師在帶貨,這完全是用AI做出來的,這類事情非常惡劣。首先這種做法其實已經構成了對消費者的欺詐,消費者如果說上當的,那麽完全可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要求商家做出退一賠三,並且金額不足500元的要這個按照500元來賠。此外,我們覺得相關的監管部門應該對這種惡劣的行為要采用非常嚴厲的方法進行處罰,因為這不僅僅是涉及消費者權益,它其實還涉及整個社會的良知跟道德。”

AI詐騙、冒充名人的案例還有不少。今年11月,江西一位老人來到銀行辦理銀行卡,但手續不全又不肯離開,警方到現場後,老人激動地說明要到銀行貸款200萬元給自己的男朋友“靳東”拍戲。“我是在短視頻平台上認識的‘靳東’,‘靳東’向我表白了,並用兩人合照發布了短視頻,現在他拍戲需要200萬元,我要去幫助他。”後經過民警的耐心解釋與勸導,老人才恍然大悟,所謂“靳東”視頻都是AI合成的,自己對新技術不熟悉,所以上了當。

專家提醒,信息時代防範網絡AI詐騙,還是要從自身出發做好隱私保護,增強反詐意識、提高辨別能力。例如,不要泄露個人信息,尤其要注意圖像、聲音、指紋等生物信息的保護。“AI換臉”的數據基礎是被模仿人的照片、視頻等,個人公開在外的照片、視頻越多,意味著AI算法參考的數據越多,生成的“數字人”會更真實。

同時,在涉及資金交易等場景下,務必多留心眼,不輕易相信視頻、聲音。很多時候,傳統的識別方式要比技術識別更有效。例如,可以詢問對方隻有當事人之間知道答案的問題、共同經曆的事情等。

向善還是向惡?在AI的世界裏,這貌似是個無法回答的問題。融合了尖端科技和無限想象的AI,如同一麵鏡子,映照出設計它、使用它的人類社會的價值觀與道德取向。

當AI被賦予正麵價值觀引導,並置於嚴格的倫理框架和監管之下,它能展現出驚人的向善力量;若AI缺乏有效監管和道德約束,其潛在的向惡風險也不容忽視,網絡攻擊、侵犯個人隱私、加劇社會不平等甚至成為戰爭工具,這些場景都可能成為AI的“深淵”。

猶記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前沿人工智能安全和治理論壇上,不少與會專家表示,希望AI能成為人類理解世界、解決問題的夥伴,而非僅僅是工具或威脅。比如AI能夠展現出更強的倫理意識和道德判斷能力,在麵對複雜情境時做出符合人類期望的選擇,避免成為破壞社會和諧、侵犯個人權益的元凶。

人類對於AI的期待是多元且深遠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與人類社會的和諧共生。因此,在推動AI技術創新和應用的同時,必須通過政策法規、監管機製、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等手段,確保AI技術的發展符合人類社會的整體利益和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