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衝浪愛好者李鶴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視頻,講述了自己衝浪時在海南三亞的後海灣水域被僧帽水母蜇傷的經過,引來了網友關注。12月12日,李鶴告訴上遊新聞(報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記者,自己目前已經恢複,不過她還是以親身經曆提醒,被蜇傷後不要用手觸碰傷處和涼水衝洗,以免加重傷勢。後海灣景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會及時清理衝上沙灘的水母,目前近海處遊玩沒有問題,遊客和衝浪愛好者到遠一點海域遊玩時需要注意。
李鶴發布視頻,講述自己被水母蜇傷經過。 網絡圖
李鶴曾是一名職業摩托車手,2010年創辦了中國第一支女子摩托車隊——新蜂女子車隊,退役後目前在海南生活,成為一名衝浪愛好者,今年5月份考取了國家衝浪技能教練員初級證書。
“衝浪運動員因為離岸會遠一點,所以被水母蜇傷是家常便飯,但這一次不一樣。”12日,李鶴告訴上遊新聞記者,11月26日下午1點多,自己在後海灣水域衝浪時突然感到左腿一陣劇烈疼痛。“是我被其他水母蜇傷的10倍疼痛,我看到離我三四米的地方一隻僧帽水母漂在海麵上,確定是被它蜇傷,因為水母的觸須都很長,最長甚至有大約20米。”
意識到自己被水母蜇傷,李鶴很快回到岸邊。“上岸10分鍾,那條腿已經抽筋僵硬了,我立刻打電話給男朋友,並以極快的速度,用熱水衝了一下全身和傷口。”
李鶴表示,自己雖然很快進行了處理,但還是犯了兩個錯誤。“因為被蜇的地方是腳踝太疼了,所以我用手摸了一下腳踝,瞬間手也特別刺痛,這時男友拿著一瓶白醋趕過來了,用白醋澆在傷口上和手上的時候,疼痛是有緩解的,在那之後我又做了一個錯誤的動作,就是我用涼水衝了一遍傷口。後來才發現,涼的淡水會刺激粘在我皮膚上的水母死細胞,導致它會再度發射一波毒刺,增強毒性。”
李鶴在醫院接受治療。受訪者供圖
隨後,李鶴的男友迅速將她送往最近的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急診科,盡管路程隻有10分鍾,但李鶴覺得非常漫長。“我在醫院的路上疼痛已經上升到胃部,而且因為劇痛,導致我全身抽筋無法動彈,男友在路上一直問我是否頭暈呼吸是否困難,確認我意識是不是清醒,因為這幾個症狀出現就非常危險了。”
受傷後李鶴很快來到醫院處理傷情。 受訪者供圖
“醫生沒有處理傷口和給我打止痛針,而是直接打點滴促進新陳代謝排出毒素,這個時候沒有蜇到的位置像燙傷,擴散到四肢的疼痛像骨折,自我評估起碼有10級。聽說被僧帽水母蜇傷,20%的人會有腹痛,我就是那20%的‘幸運者’。”李鶴表示,“輸液的第一包藥水下去我就發現疼痛不再往上擴散了,維係在了胃部,3個小時以後疼痛感降到7級,就開始頻繁的去廁所,一直輸液了7個小時,精神狀態才恢複,腸胃正常,隻有被蜇傷的那條腿疼痛且癱瘓,其他地方隻是麻麻的,臉也麻麻的,側躺還會流口水。”
“當天晚上10點,醫生確定我的中毒反應已經被控製,心肺正常沒有什麽別的危險,就讓我們出院了。開了止疼藥和塗抹傷口的藥,估計排清身體毒素完全恢複得一周。”在李鶴展示的清單上,上遊新聞記者看到有超過9種藥物,“總共花費了1300多元。”
李鶴治療的費用清單。 受訪者供圖
李鶴把自己的經曆做成視頻發到了網上,隨後引來不少網友的關注。12日,上遊新聞記者也詢問了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急診科,工作人員表示,最近類似水母蜇傷的病例並不多,目前醫院隻能做一些清洗消毒的處理,並沒有相關的解毒血清。
今年1月,上遊新聞曾報道,三亞多個海域發現水母。三亞市農業農村局組織人員及專家經現場調查,發現該物種並非劇毒僧帽水母,而是僧帽水母的近親藍瓶僧帽水母。上遊新聞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了解到,2月份,有30多位遊客在海南三亞後海下海玩水,不慎被水母蜇傷,被送到急診科。醫護人員稱,患者均被藍瓶僧帽水母蜇傷,多為手掌受傷,患處腫脹、疼痛,部分兒童還伴有腹部痙攣性疼痛。急診科醫護人員立即清除患者傷口處水母毒性物質,患者待病情穩定後出院。
李鶴表示:“蜇傷我的僧帽水母大概有一個拳頭大小,應該風刮過來的,但並不多,前兩天就發現有幾隻衝上岸,沒有那種成片的規模。”
上遊新聞記者詢問了三亞後海旅遊景區,工作人員表示,李女士可能是比較專業的衝浪愛好者,她被水母蜇傷的地方是遠離岸邊的區域。“目前我們(對衝上岸的水母)都有相關的治理,最近在沙灘、近岸區域也沒有發現大量水母,也沒有遊客被蜇傷的情況,如果到遠一點海域遊玩時需要注意。”
李鶴也提醒最近到三亞遊玩的遊客,遇到水母蜇傷的情況,不要犯自己的錯誤:用手觸摸患處、用冷水衝洗,應該用白醋或者熱水衝洗後及時就醫。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工作人員也提醒,研究表明,用熱水浸泡傷口20分鍾能有效緩解藍瓶僧帽水母引起的疼痛。注意不要使用過熱的水,以免傷勢惡化。皮膚能承受約42℃的水溫,並能有效治療蜇傷,高溫能夠使毒液中導致疼痛的蛋白質失去活性。如遇緊急情況,請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