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個滿月就被迫離開父母的孩子因尋親成功引起關注,他給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取名張文海(周泗麟),簡介裏寫:“被親二姨拐騙了二十八年找到家的孩子,28年遲來的團圓。”
張文海是養父母給他取的名字。1996年,養父母花了一萬元“營養費”,得到了剛剛滿月的周泗麟。從四川到海南,從大山到海邊,周泗麟變成了張文海。
周泗麟說,四五歲剛記事時,他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周圍人會故意跟我說我不是親生的,養母在我十幾歲時告訴了我真相”。
他告訴九派新聞,養父母曾有一個兒子,9歲時溺亡,因此養了他。因受不了鎮上的閑話,養父母在他四五歲時離了婚,他和四個姐姐跟著養母,養父另娶後又生了兩個兒子。
“養母對我很好,不生而養,十世難還。”他反複強調這句話。盡管他小學念完就輟學,跟著親戚四處打工,在廣州領著一千五的月薪賣燒烤,在東莞製衣廠、深圳鏡子廠的流水線上消磨時間,在KTV裏當服務員時被客人抽過耳光,直到最近帶著9歲的兒子回到儋州,以擺攤賣燒烤為生。
“曾經,我從不存錢,信奉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我也不怨恨命運,不覺得苦,二姨已經去世了,我不恨她,我隻是感謝突然多了這麽多愛我的人。”周泗麟說。
和親生父母見麵。圖/受訪者社交媒體
【1】“一個月就能找到父母的尋親路,我走了28年”
11月18日,周泗麟在四川省達州市見到了親生父母。視頻裏,他顯得有些懵,媽媽緊緊地攥著他的手,雙眼含淚,爸爸稍顯鎮定,但也緊密跟隨。
臨時搭建的“慶祝舞台”上,磚紅色的地毯,深紅的背景牆上印著金色的“歡迎寶貝回家”六個大字。很多依然在尋找孩子的父母站在台下,他們舉著孩子的童年照片,希望借助媒體的力量把信息擴散出去,他們為周泗麟的發言歡呼,為團聚鼓掌,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和孩子的重逢之日。
整個過程中,周泗麟一直麵無表情,不少網友評論:“失去的時光無法彌補,明顯父母還是失去這個孩子了。”周泗麟解釋,自己非常激動,一開始亢奮地睡不著,隻是見到親生父母時,被巨大的情感衝擊到了,沒回過神來。
“我給他們下跪行禮、磕頭,因為我有些愧疚。這麽多年我一直知道真相,但沒去找他們,而他們一直在找我。原來隻要我站出來,我們全家一個月就能團聚。”
周泗麟今年28歲,早在四五歲時,他就知道了自己並非親生,但怨恨、害怕被父母拋棄的他一直不願,也不敢尋親。
今年,他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講述了自己的故事,被尋親公益組織注意到。10月,在網友的勸解下,他下定決心尋親,誌願者幫助他采集血樣,聯係警察入庫比對,找到了親生父母。11月,周泗麟回到了闊別28年的家鄉四川。
他對九派新聞反複強調:“很多人並不知道尋親的辦法,父母在社交網絡上發自己孩子的照片,孩子從模糊的記憶中尋找一點幼年的痕跡,這不準確,也不夠權威可靠。所有尋親的,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要去采血入庫,這是最有效的尋親手段。”
在他的認知裏,整件事裏最困難的是第一步——站出來尋親。
他認為自己即便是遇到了好的養父母,早早被告知了真相,仍因為害怕被親生父母拋棄而猶豫不決,更不用說那些一直被蒙在鼓裏的孩子。
“我那時候也小,才一個月大就到了養家這邊,也從沒人來尋找,覺得自己肯定是被拋棄的。後來養父母被電視上的尋親故事觸動了,擔心我父母也是其中一員,才跟我說,我是他們花了一萬塊錢的營養費從東莞抱回來的,這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是被拐賣的。”
他解釋,一開始也顧及養父母的養育之恩,怕他們傷心,後來在社交媒體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後,很多網友開導他,可能他的父母也在苦苦尋找他,才讓他下定決心。
得知這個消息時,70歲的養母表達了支持。“她對我沒有任何要求,從沒擔心我找到了親生父母就不再認她,隻是希望我好。”周泗麟說,“養母辛苦把我帶大,不生而養,十世難還。我願意十輩子當牛做馬,還養母這份天大的恩情。”
周泗麟的簡介宣傳采血入庫。圖/受訪者社交媒體
【2】壓抑的童年:四歲時養父母離異,小學後輟學四處打工
盡管十分感激養父母,但回顧童年時,周泗麟還是用“艱辛、壓抑”來形容。
他剛滿月就變成了張文海,四五歲時,村裏有不少風言風語,有人故意跟他說“你不是你爸媽親生的”,但他一直不願意相信。
“十幾歲時,養父母親口說了真相,我才不得已接受了這個事實,當時養父母就想讓我去尋親,但我不願意。”周泗麟感覺世界在崩塌,整個人都崩潰了。直到這個時候,他才得知自己人生的真相。
養父母在海南儋州生育了四個女兒,一個小兒子,兒子長到9歲時溺水夭折。1996年,他們付了一萬元營養費,從東莞抱回了周泗麟,取名張文海,把他當親生兒子撫養,但身邊揮之不去的閑言碎語擊碎了這個本就風雨飄搖的家。
“周圍有很多人嘴巴很惡毒,說一些打擊我養父的話,養母就說,‘要不你再娶個小的,再生幾個小的,這樣人家就沒有那麽多閑話了’。”
就這樣,在他四五歲,稍微有點記事的時候,養父母離婚了。周泗麟和四個姐姐跟著養母,養父另娶,又生了兩個兒子。“後來養父不怎麽管我,但我心裏一直把他當成父親,因為在我小的時候他也很疼愛我。”周泗麟說。
帶著四個女兒,一個年幼的兒子,周泗麟的母親一開始擺攤賣包子,後來賣白麵饃饃撐起了這個家。
大姐大他二十多歲,在他上小學時就已經開起了燒烤店,周泗麟回憶,那是他覺得童年最為壓抑的時期,每天放學了要去大姐燒烤店裏幫忙幹活,串串兒、收拾桌椅板凳、跑腿,但得不到任何工錢甚至零花錢,“有一次算賬少了五十塊錢,她們就認為是我偷的”。
小學畢業後,周泗麟輟學,逃離了海南,投奔在廣州賣燒烤的親戚,給他打工。待遇是包吃包住,一個月1500元的工資。每天早上9點起床,吃完早餐開始串串,做好準備工作後吃午飯、午休,傍晚6點吃晚飯,出攤,直到淩晨2點左右收攤。
這種規律且快樂的生活持續了9個月,因燒烤店的地段要重新規劃再開發,周泗麟失業了。回家休息了一個月後,他投奔在廣東的親戚,先後在東莞製衣廠的流水線上做衣服,在深圳一家做進出口貿易的車間組裝LED化妝鏡。
直到過年回家,他才15歲。
接下來的13年裏,他四處漂泊,打過幾十份工。在佛山一家KTV當服務員,他被客人打了一耳光,“那天有個客人過生日,包間裏很多人,有幾個客人催我上蛋糕,有一個客人又不讓上,主管吩咐我上蛋糕,我拿過來後,就被不讓上蛋糕的客人抽了一耳光。”
在主管的介入下,他收到了客人的道歉,還被提拔做領班,但他沒有接受,選擇了辭職。盡管已經時隔13年,回憶起這一耳光時,周泗麟還能感受到那股情緒。
周泗麟的童年照。圖/受訪者社交媒體
【3】被親二姨拐賣的孩子:我不恨她
28歲這年,海南的張文海變回了四川的周泗麟。
這兩個地方有著截然不同的氣候和飲食習慣,四川的冬天濕冷,海南最冷的時候也有八九度;四川吃的重油重鹽重辣,海南以清淡、海鮮為主。他說自己在努力適應,並做得不錯。
接受九派新聞采訪那幾天,周泗麟剛從海南回到四川老家,被父母帶著和各種親戚見麵,祭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得知了自己是被親二姨拐賣的。
周泗麟的親生父母有三個孩子,大哥由他們親自撫養,二姐寄養在大姨家,最小的周泗麟出生後就寄養在二姨家。
“後來,父母想探望我,去了兩次,都被二姨以各種借口推脫了,類似別人把我帶出去玩了。第二次沒見到時,父母起了疑心,跟二姨發生了爭吵,甚至打了起來。但二姨死活不說我在哪裏,隻說把我送走了,找了一戶好人家。”
這件事發生後不久,二姨就去世了。二姨一家也和大家斷了聯係,隻聽說二姨父也去世了,二姨的兒子之前在坐牢,出獄後再無蹤跡。
“媽媽說,外公外婆都不喜歡二姨。”周泗麟稱,自己不恨二姨,她已經得到了報應,人死如燈滅,“我甚至是感謝她的,如果沒有她,可能父母也不會生下我。”
故事在網絡發酵後,有網友質疑,認為是其親生父母賣掉了他。周泗麟大為不解,在社交媒體上放出了父親捐錢給村裏修路的功德碑,功德碑上寫明其父親出資19萬餘元,以及其他人的捐贈,共計87萬元,為家鄉修路。“我了解我父親,他絕對不會是這種人,也沒必要做這種事。”
周泗麟父親和功德碑。圖/受訪者供圖
現如今,周泗麟沉浸在團聚的喜悅裏。媽媽換著花樣做各種大餐給他吃,爸爸會關心他穿沒穿秋褲。過完年,媽媽想帶著他去重慶做生意,開個小店,再把70歲的養母接過來一起生活。
“爸爸媽媽對我沒要求,除了想讓我盡快找個媳婦。我現在是離異,帶著一個九歲的兒子。過去的那些事都過去了,我的人生信條就是活在當下,及時行樂。”他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