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20億造古城 日均不足20遊客 淪為“古鎮連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位於湖南的張家界大庸古城近期因“巨資打造卻門可羅雀”的尷尬局麵引發關注。這座總投資超過20億元的仿古景區,日均遊客不足20人,被外界戲稱為“沉睡的古城”。與此類似的仿古景區在國內並非孤例,許多缺乏核心吸引力的古鎮項目正麵臨嚴峻挑戰。

張家界大庸古城。(張家界大庸古城微信公眾號)

《澎湃新聞》引述專家說法,歸整內地的古城旅遊項目通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依託曆史文化遺產的“曆史遺留型古城”,如平遙古城、鳳凰古城等,以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真實的社區生活吸引遊客;另一類則是人造型的“主題公園式古城”,如烏鎮二期、古北水鎮,這些項目透過高水平策劃和運營,模擬出具有觀賞性與娛樂性的古鎮氛圍。然而,大庸古城無論在曆史文化積澱還是運營能力上都顯得不足。

張家界大庸古城。(張家界大庸古城微信公眾號)

北京旅遊學會理事劉思敏表示,張家界大庸古城雖然耗資巨大,但缺乏自然景觀的稀缺性和社區文化的延續性,未能在市場中形成核心競爭力。相比之下,鄰近的鳳凰古城憑藉其濃厚的曆史底蘊與真實的生活場景,始終能吸引穩定的遊客群體,而大庸古城僅靠“仿古建築”難以留住人流。

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

報道指出,大庸古城的困境折射出當前內地不少仿古景區的共性問題。許多類似項目以水泥澆築的基礎搭建木質外殼,街道上充斥花茶店、文創店和臭豆腐等商鋪,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業態設置,均顯現出“千鎮一麵”的同質化問題。這類缺乏特色的設計讓遊客失望而歸,長期無法吸引穩定的客流,最終導致景區營收慘淡。

有遊客抱怨,如今的仿古景區更像“全國古鎮連鎖店”,缺乏讓人願意駐足的獨特魅力。專家直言,僅靠城牆和建築無法支撐景區的持續發展,文化內容的缺失是這些項目麵臨的根本問題。

烏鎮江南著名古鎮之一。街道上民居以清代建築為主,保存完好。(wikipedia)

至於如何讓這些“沉睡古城”重新煥發活力?劉思敏建議,大庸古城需要引入專業的策劃與運營團隊,重新定位市場角色,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文化辨識度的主題內容。他強調,文旅產業的核心是文化創新,隻有提供真正吸引人的內容和體驗,才能形成長期的市場競爭力。

2021年3月4日,夜幕下的大理古城燈火璀璨,舒適的氣候、美麗的景色和獨特的建築風貌等吸引各地遊客彙集於此感受古城魅力。(新華社)攝

2019年11月7日,航拍秋季的大理古城。(視覺中國)

滇藏鐵路麗香段連接麗江古城、虎跳峽、雲龍雪山、哈巴雪山等景區。(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

麗江古城始建於宋元年間,依山傍水而建,古樸靜謐,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視覺中國)

此外,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陳少峰指出,提升遊客的參與感和消費意願是關鍵。他建議在景區內增設特色美食、文化體驗活動和親子互動項目,吸引更多家庭遊客。同時,可植入知名文化IP或開發具有吸引力的文創產品,提升單次消費水平,拉動多輪次的消費循環。

對於一些冷門景區,陳少峰表示,與其盲目追求人氣和流量,不如利用其安靜的環境打造沉浸式的慢生活體驗,通過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和強化靜謐氛圍,吸引喜歡個性化旅行的遊客群體。

專家一致認為,文旅發展不能僅靠修建硬體設施,必須注重文化內容的創新與投入,提供真正能吸引遊客的優質服務與體驗,才能讓古城走出冷清困局,實現可持續發展。

查看評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