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人男子向哈馬斯捐款100美元想到的
文章來源: 常識流通處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看到一則新聞。
日前,美國新澤西聯邦檢察官塞林格與聯邦多機構調查執法人員共同宣布,一名來自當地的華裔男青年因向哈馬斯提供物質支持,正式獲刑64個月。
根據訴狀,現年25歲的謝喬納森,於2018年12月通過電子支付速匯金向加沙的一個人轉賬100元,因為他相信此人是哈馬斯武裝派係卡桑旅的成員。
在轉出這筆錢的同時,謝喬納森發布了一則貼文,稱:
“剛捐了100元給哈馬斯。很確定這是非法的,但我不在乎。”
想起那個在瑞士砍殺幼兒的中國留學生,想起一群來自中國內地的澳洲留學生,曾經通過“cnmb”的口號,讓世界目瞪口呆……我不由得感慨:這些年來,我們一直信奉一代總比一代強。
但可惜這並不完全是世界的真相。
或者至少可以說,這樣的進化並不是一種直線,而是一種曲線運動。
我的感慨來源於,我由此想起了出現在清末的中國首批留學生。
01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間,因為清政府辦洋務要設廠、開礦、修鐵路、造輪船、搞通訊等,急切需要一大批懂得現代科學技術的新型人才。於是,由容閎倡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國留學。這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在今天,公派出國留學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但在當時,卻是有辱門楣。清廷長時間的閉關鎖國,使人們深信西方是野蠻落後之地,略有錢財的家庭都不願讓子弟出洋留學。
由於名額遲遲招不滿,政府官員甚至不得不去各個村落動員。所以,首批留美幼童並非是經過層層選拔的精英,而多是家境貧寒的平民子弟。
中國人善於讀書與考試的特征,至少從那時就表現出來了。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考入美國的大學學習。其中22名進入耶魯大學,8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3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名進入哈佛大學。他們當中後來出現了一批大家熟悉的曆史風雲人物,如中國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清華大學校長唐國安、民初國務總理唐紹儀、清末交通總長梁敦彥等等。這也是人們在談到中國首批留學生的曆史地位與貢獻時,習慣於引用的例證。但在我看來,他們還有著可貴的覺醒者身份,這一點往往被忽略了。當然,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他們的留學生涯被迫中斷,不得不提前回國。
02
這些留美幼童在出國前,接受的基本上是四書五經的教育,熟悉的是之乎者也,信奉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清政府派遣留美幼童的初衷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師夷長技以製夷”,學習美國的先進技術,為大清所用。
但可惜的是,大清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得還不到家,如意算盤最終落了空。這些幼童進入大學學習西方教材,不但學到了許多新的自然科學知識,也接觸了較多的資產階級啟蒙時期的人文社會科學文化。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被打開的全新的世界。他們漸漸地對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失去了興趣,對煩瑣的封建禮節心生反感……所有這些新變化,都被清政府的保守官僚視為大逆不道,不可容忍。
更令清廷大驚失色的是,留學生們在接受了西式教育之後,不但不願意穿長袍,甚至不少人剪掉了腦後的長辮子,換上了一身美式打扮。見到監視他們的清廷長官時,才弄一根假辮子裝上。
03
眾所周知,在清朝,辮子不是簡單的裝束問題,而是忠不忠於清廷的大是大非問題。大清立國之初,經過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殘酷鎮壓,無數人頭落地,好不容易以辮子為標誌將漢人征服。而今,竟然有大清子民敢偷偷剪辮子,這不是造反的節奏嗎?
清廷自然對這批留美幼童失去了政治上的信任。慈禧認為這群留學生已經“變質”或者即將“變質”,如果不召回,日後可能會為美國所用。所以,盡管這些留學生學業尚完成,盡管美國也表示堅決反對,但他們還是被迅速召回國。
不但如此,這群中國曆史上首批官派留美學生回國後,被冠以“洋化”的罪名,備受歧視和冷遇,飽受輿論的冷嘲熱諷。當時的《申報》寫道:
國家不惜經費之浩繁,譴諸學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後不知自好,中國第一次出洋並無故家世族,巨商大賈之子弟,其應募而來者類多椎魯之子,流品殊雜,此等人何足以與言西學,何足以與言水師兵法等事。
04
如果我們能夠穿越回到晚清,回到那個“祖宗之法不可變”的封閉時代,就會發現,剪掉辮子需要勇氣,更需要覺醒。對中國首批留學生來說,他們剪掉的不是辮子,而是舊的製度、舊的“我”,是對既往的一種反抗與告別。
“五十之年,隻欠一死”的大學者王國維,投湖自盡時腦後仍然拖著一根辮子;清廷覆亡後,仍然有很多人寧死不肯剪掉辮子,民間初年,山東甚至發生了一起因剪辮令引發的慘案,27個剪辮者被未剪者殺害。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向在慈禧還活著的時候就行剪辮之舉的留學生致敬。他們積極擁抱人類先進文明,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偉大的先行者。
那麽,到了21世紀的今天,這個資訊奔湧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為什麽還有一些留學生,包括生活在海外的人,如此缺少基本常識甚至缺少作為人的基本底線呢?要麽與恐怖分子共情,要麽揮刀向幼童……他們雖然隻是極少數,但我們不能低估了這極少數人對國人形象的巨大破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