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北京地鐵“站”,又從 Zhan 改回 Station …

北京地鐵“站”,又從 Zhan 改回 Station …

文章來源: 不老的榕樹 於 2024-10-07 09:05:2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朋友告訴我,終於有了一個行業的新規範要求北京地鐵車站將“站”譯為“Station”,需要翻譯的車站站名也盡量翻譯。2022冬奧會前突然冒出來的大量zhan和奇怪的拚音正在悄悄改回去。

今天就看到網上有人說,體育場終於叫stadium,站終於叫station了,因為他突然發現這個站牌改了。原來這樣的:

改成這樣了:

不由得想到,漢字的“站”的來曆還蠻有趣的,就聊幾句。

你別不信:“站”這個漢字出現得很晚:甲骨文中沒有,到了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還是沒有。最早能找到的都到了唐代。蔣斧藏本《唐韻》首次收錄了“站”字:“站,俗言獨立”。

不過,即便到了這時,“站”這個字當時隻有站立的意思,還根本沒有“車站”的意思。那時,表達這個意思的漢字是“驛”。

雲南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方齡貴在《元明戲曲中的蒙古語》中認為“站”來自:蒙古語。

方齡貴指出,南宋彭大雅、徐霆《黑韃事略》將現在的“站”寫成“蘸”:“置蘸之法,則聽諸酋頭項自定差使之久近。”這是因為它是來自蒙古語jam的音譯,後來寫為“站”。當時也將車站的意思寫作“站赤”,即蒙古語jamcin的音譯。

這證據太過硬了,當然得到學界的公認:站,源自蒙古語。

有趣的是,這沒完。

日本著名的語言學家羽田亨在1907年發表名作《元朝驛傳雜考》,認為“站”最初來自突厥語,就是現在的土耳其語,蒙古語也是從突厥語“抄”來的。

這個論據實在很過硬,當然也就得到學界的承認。中國社科院曆史所研究員陳高華,就曾在《文史知識》1985年第3期發表《元代的驛站》一文,認為:元代的“站”,有時也寫作“蘸”,都是蒙古語jam的音譯,其義相當於古代漢語中的“驛”。而一般認為蒙古語jam來源自突厥語yam,因為這兩種語言中的j和y有對應關係。

還沒完,最有趣的來了。

他進一步認為,表示“站”的突厥語的yam可能就是漢語“驛”的音譯。

哈哈,也就是說,也許咱們的“驛”字出去轉了一圈,回來變成了“站”。如果真的這樣,那確實非常有趣。

附帶說一下,在日語中,車站的站寫做:駅,就是驛字的簡化。

這都說明:有生命力的語言傳播是開放的而不是閉塞的,語言在互相的融會貫通中發展,從而不僅成為某個民族的財富,也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隻有開放、發展、包容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才能有真的自信。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最牛軟飯男”李春平癡呆中去世 伺候美國老婦13年…
他曾在《射雕英雄傳》飾演丘處機 因心髒病去世…
緬北詐騙首腦父子判死 41座“殺人煉獄”內幕曝光
安全套沒人買了 情趣用品卻賣爆了 咋回事?
有華人靠拍照舉報年賺$70多萬 議員怒:製度被玩壞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地方選舉共和黨失利,川普:因為我不在選票上
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
姓袁的曆史老師 為何能3次準確預言俄烏戰爭走向?
曼達尼組建全女性過渡團隊,為紐約市長工作做準備
關稅案開審 最高院何時判決?川普:國家生死抉擇
奧巴馬向共和黨喊話:千萬家庭或麵臨饑餓寒冬
特朗普:習近平兩側官員坐姿端正 不敢回答我問話…
川普回應曼達尼:對我客氣點 你很多東西要我批呢
曼達尼當選 華爾街嚴陣以待 企業紛紛搬家
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創多項紀錄 “川普最大噩夢”
曼達尼成紐約市長 演說頻批總統 川普:一切就此開始
上海小學驚傳9年抽血計劃 家長恐淪器官移植配對庫
川普硬拗“物價下降” CNN示警:重蹈拜登覆轍
美國“裁員潮”密集爆發,就業市場警報拉響
現實主義勝出“紅軍城戰役”成西方幻覺崩潰起點
輸不起!民主黨大獲全勝後 川普呼籲改變投票製度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北京地鐵“站”,又從 Zhan 改回 Station …

不老的榕樹 2024-10-07 09:05:29

朋友告訴我,終於有了一個行業的新規範要求北京地鐵車站將“站”譯為“Station”,需要翻譯的車站站名也盡量翻譯。2022冬奧會前突然冒出來的大量zhan和奇怪的拚音正在悄悄改回去。

今天就看到網上有人說,體育場終於叫stadium,站終於叫station了,因為他突然發現這個站牌改了。原來這樣的:

改成這樣了:

不由得想到,漢字的“站”的來曆還蠻有趣的,就聊幾句。

你別不信:“站”這個漢字出現得很晚:甲骨文中沒有,到了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還是沒有。最早能找到的都到了唐代。蔣斧藏本《唐韻》首次收錄了“站”字:“站,俗言獨立”。

不過,即便到了這時,“站”這個字當時隻有站立的意思,還根本沒有“車站”的意思。那時,表達這個意思的漢字是“驛”。

雲南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方齡貴在《元明戲曲中的蒙古語》中認為“站”來自:蒙古語。

方齡貴指出,南宋彭大雅、徐霆《黑韃事略》將現在的“站”寫成“蘸”:“置蘸之法,則聽諸酋頭項自定差使之久近。”這是因為它是來自蒙古語jam的音譯,後來寫為“站”。當時也將車站的意思寫作“站赤”,即蒙古語jamcin的音譯。

這證據太過硬了,當然得到學界的公認:站,源自蒙古語。

有趣的是,這沒完。

日本著名的語言學家羽田亨在1907年發表名作《元朝驛傳雜考》,認為“站”最初來自突厥語,就是現在的土耳其語,蒙古語也是從突厥語“抄”來的。

這個論據實在很過硬,當然也就得到學界的承認。中國社科院曆史所研究員陳高華,就曾在《文史知識》1985年第3期發表《元代的驛站》一文,認為:元代的“站”,有時也寫作“蘸”,都是蒙古語jam的音譯,其義相當於古代漢語中的“驛”。而一般認為蒙古語jam來源自突厥語yam,因為這兩種語言中的j和y有對應關係。

還沒完,最有趣的來了。

他進一步認為,表示“站”的突厥語的yam可能就是漢語“驛”的音譯。

哈哈,也就是說,也許咱們的“驛”字出去轉了一圈,回來變成了“站”。如果真的這樣,那確實非常有趣。

附帶說一下,在日語中,車站的站寫做:駅,就是驛字的簡化。

這都說明:有生命力的語言傳播是開放的而不是閉塞的,語言在互相的融會貫通中發展,從而不僅成為某個民族的財富,也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隻有開放、發展、包容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才能有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