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歲到新西蘭,曾經不想做華人,拒絕說中文”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新西蘭的影視行業,華人的身影非常罕見。

即使入行了大多時候也處在邊緣的位置,想拚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就更難了。

本期發現君采訪了華人姑娘Julie Zhu(朱常榛)——新西蘭最佳導演獎和最佳電影獎的獲得者,行業的佼佼者。


Julie是電影製作人、攝影師、播客主持人,致力於將新西蘭的移民故事帶到大眾的視野中。

而她作為一名在新西蘭長大的華人,經曆了無數掙紮和內心衝突,一度失衡走向極端,最終成就了今天的她。

受訪人:Julie Zhu

圖片素材提供:Julie Zhu

采訪、撰稿:十一

01

我生為華人,曾經不想做華人

在新西蘭生活了近28年,Julie Zhu仍清晰記得小時候那種“厭惡當華人”的感覺。

這種感受伴隨著她的整個成長過程,在方方麵麵對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Julie於1993年出生在中國西安,“那是兵馬俑的故鄉,我通過維基百科知道的。”她說。

1997年,4歲的她隨父母來到新西蘭,在奧克蘭東區長大。


在國內,雖然Julie的父母都是工程師,但是來到新西蘭,他們的資質並不受到認可,所以隻能從事著最基礎的工作。

她很少見到父親,為了養家,他總是打著好幾份工。

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重新開始,Julie的父母忙於工作,沒有注意到女兒的內心正經曆一場變革。


到新西蘭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Julie都在試圖擺脫自己的種族身份。“那時候我生為華人,卻不想做華人。”

因為她從很小的時候就有了一種“做華人不好”的認知。


“我認為是媒體對華人的描繪,讓我即使在特別小的年紀,就隱隱約約察覺到,我不想成為那樣的人。

“我一度非常厭惡自己的華人身份,這種感受最強烈的時候,我聽到有人說China或者Chinese,都會不自覺感到尷尬。”

如果有人問她來自哪裏,她會很不高興。

“那時候我會想,‘我融入得很好,為什麽你看不出來我來自新西蘭?’”


另一方麵,從小被人評價“你英語說得真好”,似乎一直在提醒她,“你是中國人,你在試圖融入我們”,這讓她離華人身份認同越來越遠。

很快,她開始不再說中文,因為比起做華人,她更想做一個Kiwi。

02

從大學退學到嚐試從政

大學是Julie最艱難的時期,因為不確定未來想要做什麽,她嚐試了很多不同的科目。

“大學第一年,我就從藝術學校退學了,感覺自己浪費了一年的生命。那一年我經常奔潰大哭。壓力真的很大,尤其是如果你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家庭,你會覺得自己讓家人失望了。”她說。

最終,Julie在2015年取得了奧克蘭大學影視製作的學位,以及毛利語的學曆。


她發現,華人和毛利人在文化上很相似,都一樣尊老愛幼,有家族體係,重視食物和祭祀等。

但她也認為兩個群體間對話嚴重不足,存在大量誤解,“毛利人認為華人隻關心自己,華人認為毛利人都是罪犯。”

2016年,Julie和其他5人組成了一個“亞裔支持毛利完全自治團體”(Asians Supporting Tino Rangatiratanga),支持新西蘭毛利人的權利。


“我們作為移民,想真正把新西蘭當成家,就要知道自己為什麽來到這裏,怎樣讓這裏變得更好。”

2017年,24歲的Julie被選為奧克蘭Botany選區的綠黨候選人,競選Howick議員席位和Botany分區地方委員會席位。


在各個領域探索的同時,Julie從沒忘記初心,她熱愛講述故事,尤其關注邊緣群體。

“我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講故事就是其中一個辦法。”

03

嶄露頭角多次獲獎

24歲這一年,除了成為綠黨候選人,她還首映了自己的第一部紀錄片——《東方遇見東方》(East Meets East)。

短片以Julie的爺爺奶奶為藍本,講述了他們為了幫助撫養孫輩而搬到新西蘭的故事,圍繞著坐公交去亞洲超市買菜、為孩子做飯展開,關注新西蘭的老年群體。


簡介裏這樣寫道:“看看這個群體吧,因為移民的身份,也因為年齡,他們不為人所知。他們沒有融入新西蘭社會,但他們也是華人,有自己的想法。”

接著,Julie聯合導演和主持了RNZ係列播客《與我的移民父母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My Immigrant Parents)。


2022年,她執導的係列紀錄片《外賣孩子》(Takeout Kids)上映,引起巨大反響,她也因此獲得新西蘭網絡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圖源:《外賣孩子》

2023年,她的短片《姥姥老了》在Show Me Shorts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導演獎和最佳新西蘭電影獎。

Julie的作品致力於窺視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但很少深入接觸的移民世界。



說起製作《外賣孩子》記錄片的初衷,她說:“在餐館、超市、外賣店時,我總能看到在店裏幫忙幹活,或者寫作業的孩子。我對他們很好奇,想知道他們的生活是什麽樣的。”


圖源:《外賣孩子》

Julie聊到第一季裏有一集,是關於一個來自中國廣東台山的移民家庭。

當時,她和團隊正在基督城尋找拍攝對象,她在地圖上搜到了一家華人開的炸魚薯條店,便驅車前往,進店詢問16歲的華裔少年John Li是否願意接受拍攝。


John Li在父母的店裏幫忙 圖源:《外賣孩子》

對方欣然同意了,Julie和團隊跟拍5天,每天10個小時,最終出了10分鍾的成片。

在評論區,有網友表達了對這一集的喜愛:


“當我看到John替爸爸理發的片段,完全被觸動了。他的父母為了給他更好的生活來到新西蘭,犧牲了很多。但仍然會被兒子做的一些小事感動。”

在呼籲大眾關注移民群體的聲音和故事的同時,Julie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也慢慢發生變化。

04

和自己的華人身份和解

回想起來,Julie發現小時候不願意做華人的自己,是為了尋求新西蘭主流社會的認可。

評價一個移民“你的英語好得就像Kiwi”,就像是評價一名女性“你和男人一樣優秀”。


“長大以後,到了大學,我了解了更多關於種族歧視、刻板印象、邊緣群體的概念,才發現這種認可是多麽的高高在上。那麽,這個規則是誰製定的呢?”

後來Julie知道了一個詞,叫做“內化種族主義”(Internalized Racism),它指的是一個人或群體在長期的種族歧視和偏見影響下,接受並內化這些負麵觀念,從而對自己或自己的族群產生負麵看法和自我貶低的心理狀態。

直到現在,Julie依然能感受到“內化種族主義”長期以來對自己的影響,比如當初不說中文的決定,讓她失去了和家人用中文交流的能力。


成長過程中,Julie發現很多移民都和曾經的她一樣,為了“成為Kiwi”,拒絕接受自己的身份。

後來她才意識到,Kiwi這個詞關注的隻是一個非常小的群體,它局限在特定種族之間,將移民排除在外。

“在海外如果一個新西蘭華人獲獎了或者其他好事,他們就會說他是Kiwi;如果是不好的事,本地媒體會改口稱他為Chinese。”

現在,Julie擁抱了自己的華人身份並對此感到驕傲,她不再尋求融入,她的目標變為“不做Kiwi”。

她在自己的Instagram主頁放上了中文名字“朱常榛”,她盡量開始說中文,為華人身份感到驕傲。


“如果我們放棄了自己,就好像是讓他們(新西蘭主流社會)贏了。”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