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在星期六(9月28日)發表的一篇專題報道中指出,傳播虛假信息已然成為中國政府和中國傳媒對外宣傳、爭奪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一個廉價而有效的工具。為爭奪全球影響力,中國操起一種廉價而有效的工具—製造虛假信息 https://t.co/KCUMTclD67
—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September 28, 2024
報道特別提及主導對華政策的美國副國務卿柯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兩年前出國訪問時親身經曆的一個例子。
2022年坎貝爾在擔任白宮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員的時候曾前往所羅門群島訪問,以抗衡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活動日趨頻繁的勢頭。一天早上他在酒店中醒來,赫然在當地媒體上看到一篇長文,講述的是美國在烏克蘭設立和經營生化實驗室的謊言故事。
盡管美國政府一再對這一由俄羅斯最初散布的虛假信息進行了否認和駁斥,但是中國遍布全球的大外宣宣傳機器卻像撈到了稻草一樣,卯足了勁迅速傳播和放大這一謊言。
坎貝爾今年七月在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作證時特別談及他親身經曆的這段往事,強調這就是“明顯有效的俄中虛假信息”的一個例證。
從那時算起,兩年時間過去了,但是互聯網上仍然充斥著同一個謊言。美聯社認為,這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中國為重塑國際話語權和國際觀感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中國政府為此每年耗資幾十億美元。現在在人工智能(AI)的幫助下,中國製造的虛假信息變得更加複雜,更容易誤導人們的認知。
中國的做法已經引起美國情報分析人員和決策者的關注,華盛頓發誓要全力打擊任何企圖影響11月美國大選或損害美國利益的行動。
中國使用的慣常手法就是利用偽裝成合法新聞機構的網站,發表有利於中國形象和利益的報道,很多說法基本上就是複製北京官方聲明或立場。
美聯社說,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顧問香濃·範·桑特(Shannon Van Sant)追蹤了幾十個看似新聞機構的網站,其中一個網站模仿紐約時報,字體和風格可以以假亂真,而網站上的文章都是一些強烈親中的內容。
範·桑特然後查詢該網站的記者信息,卻什麽信息都找不到。記者的姓名與已知派駐中國或在中國工作的記者的姓名根本對不上號,而且他們文章配發的照片存在明顯以人工智能生成的痕跡。
“操控媒體說到底是對讀者和觀眾的操控,而這會傷害民主和社會,”範·桑特對美聯社說。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有關中國利用新聞網站和社媒傳播有利北京信息和影響美國民意的指控“完全是針對中國的惡意揣測”,“中國對此堅決反對”。
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信息學院“逆權力實驗室”主任蕭強向美聯社表示,中國政府除了通過中國媒體散布虛假信息外,還通過真真假假的外國人來傳播信息,從而給這些有利於中共或中國的信息披上真實可信的外衣。
蕭強認為,無論是擁有美國名字的記者還是一位印度的網紅,一般很難追蹤他們與中國官方的聯係,但是他們一再傳播有利於北京的信息卻讓人對他們的真實身份和背景一覽無遺。
“潛在的信息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蕭強說。
網絡安全公司Logically的研究人員確認了1200個網站曾登載俄羅斯和中國國營媒體的報道。俄羅斯和伊朗的報道會對美國總統大選的某位候選人表現出偏好,而中國的報道一般不在美國總統候選人中選邊站,而隻是傳播對中國有利的信息。
一些美國官員希望增加宣傳費用,以便跟中國公平競爭。美國眾議院本月已經通過一項法案,授權在2027年之前每年撥款3.25億美元,反擊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包括其虛假信息戰行為。但是這一法案還需獲得參議院的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