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時,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老來難
文章來源: 錯題家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我外婆晚年時,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老來難。老家有一個傳統曲目就叫《老來難》,講的是老年人如何遭兒孫的嫌棄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不過我外婆的後代都敬她愛她,沒讓她遭罪。但其他很多老人都沒這麽幸運了。我們村曾經有一位老太婆癱瘓多年,很不招兒媳待見,每一天饑一頓飽一頓呆坐終日。她好像有兩個女兒,也被兒媳罵得斷了親。
終於有一天,倆女兒回到娘家,燒了一大鍋熱水,給母親好一頓洗刷。細節很快在全村傳開:她們母親的下體早就長瘡腐爛了,爛到生了蛆。
聽者傷心,聞者落淚,都罵她的兒子兒媳不是人。罵是罵,也沒誰去找她兒子兒媳的麻煩。老太太被女兒們接過去過了一段時日,後來又不得不送過來,最終無聲無息地死掉了。
或許是刻入基因的價值觀,農村人過了五十歲,最怕的並不是死亡。窮、病、斷子絕孫,還有“老來難”,哪一條都比死更加可怕。
倘若老到沒法給家族提供價值,像條老狗一樣盡快死掉,是人們最後的體麵。
村莊裏哪家死了老人,你細究死因和死狀,就是在找茬。——即使有新農合醫保,大部分農村老人也無福享受基本的療養,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常年不服藥的,比比皆是。大家包括老人自己都對一條祖訓心照不宣且身體力行:咱的命,不值錢。
中國傳統道德一直宣揚“孝”,落到民間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孝”看似在洗腦和剝削孩子,其實在哄騙他們的父母為國家多造人。
“孝”道掩蓋了一個事實:新生人口首先是中央帝國的人礦,而不是父母美好晚年的後盾。
中國秦製兩千多年來,一代代青壯年尚且活得艱難困苦,何況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但為了延續孝道的謊言,每個朝代都在動用刑律來拷問子女們的私德。
秦製中國有一點很荒誕,國家本由人民供養,卻恬不知恥宣傳國家養育了人民,“沒有國哪有家?”對於老弱病殘,國家當然隻有恩澤沒有責任。
人們就像甘蔗一樣,被國家榨取完汁液,老成一堆渣,就掃入垃圾堆。誰讓你年輕時沒考上編呢?
人隻要活得艱難,死也不會太安心。
外婆臨終前最揪心的是,政府開始強製火化。她一輩子受盡了罪,謹小慎微,積福行善,敬奉各方神聖,想著說死了後可以去另一個世界享福。要是被挫骨揚灰,這一切就會全部失算。
於是她多次叮囑我,等她死了,要是我的幾個舅和表哥背棄承諾,“旭陽呀,你就背著我跑到崗上,隨便挖個坑給我埋了……”
她終究如願,被“偷偷埋了”,結束了她被各方勢力——土匪、民團、中央軍、日本鬼子、土改工作隊、黨員幹部……威逼恐嚇的一生。
今天下午,我被國家告知到63歲才能領退休金時,我想起了外婆,想起了鄉村裏,不聲不響的受罪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