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長媽媽裸辭帶娃逃離內卷 如今崩潰了…”
文章來源: 小樹媽媽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姐妹們應該都知道,我家倆娃現在是高一新生。
這到了新環境,認識新同學,剛開始肯定有挺多不習慣、不適應的。
昨天放學回來,我家老大吐槽說:“媽媽,我覺得我們班上好卷哦~”
我有點好奇:“怎麽說?”
老大歎了口氣:“連課間同學們都在做作業,幾乎沒有起來活動的,互相說話的都挺少。”
她還吐槽:“這才高一剛開學,我已經可以預見,未來三年得拚成啥樣……”
你要說小朋友吧,課間不讓玩,可能因為學校規定、老師不讓;
這群大孩子呢,就純屬太自覺了,他們知道現在學業競爭激烈,一分一秒都不想浪費……
我女兒這還是美術特長生班,孩子們都成了這樣。
我一時都不知道,該為學習氛圍好開心,還是為孩子們忙碌的青春時光感到心疼了。
可能也是因為如此,這幾年我身邊有不少父母,打算帶娃出去上學,逃離這種內卷的。
我記得有一陣子,泰國的國際學校就特別火,號稱是反內卷教育的中產家庭首選地。可世界那麽大,為什麽要去泰國呢?
理由不外乎這麽幾條:
泰國的學費、生活成本低,地理上靠近中國,國際教育體係相對成熟,門檻又低;學校比較佛係,生活節奏慢,關鍵是沒有國籍限製……
總而言之,就是爹媽省錢,孩子開心,未來似乎也挺光明。
但泰國的留學生活,真的如想象中那麽美好嗎?
《他鄉的童年》第二季最後一期,鏡頭就對準了這些去泰國上學的中國家庭。
如果你也打算給娃換個環境,或許能從今天這篇文章中有所啟發。
有一說一,泰國本土的公立教育確實比較輕鬆,學校對成績要求不高,在我看來,甚至有點寬鬆得“過分”了。
一位清邁老師在采訪中表示:
在校方看來,學生不過關,是老師的問題。所以當作業太多,孩子寫不完,或者通不過考試,老師就會放水讓所有孩子都過。
我相信讓娃去泰國讀書的父母,大多數肯定不是光圖個孩子開心,有學上就可以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對這些父母來說,泰國更像是一個留學跳板,借這裏“物美價廉”的國際教育,將來跳向那些歐美國家。
況且,泰國本地的中產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也並不放鬆。
他們會像國內父母一樣,為孩子報各種學術補習班、興趣愛好班,比如鋼琴、芭蕾、高爾夫等等。
有研究泰國教育的學者這麽描述當地教育:
有點像隻鴨子,表麵看起來緩緩的,輕鬆優雅,實際上水下腳蹼在不停劃動。
所以,哪怕來了泰國,孩子依然要在各種興趣班之間打轉,父母依然要辛苦陪讀。
片中有一位來自北京的陪讀父親,大家管他叫奶爸。
他女兒走體育路線,打高爾夫,一天不落地練習也有3、4年了。
爸爸呢,就幫孩子研究資料,安排生活和訓練。
小到比賽前能吃什麽,訓練要用多重的杆兒……他都要事無巨細地考慮到。
說到底,想要把孩子培養得優秀,就避免不了辛苦和競爭。
我在一篇文章裏,還看到過一組數據:
清邁的大多數學校學術成績並不特別突出,平均SAT成績1200出頭,最多隻能申請到美國排名50-100的學校。
l無門檻學校、普校,師資相當一般,學習鬆散,孩子普遍成績較差;
lTOP3的學校(蘭納、普林、清邁國際)學位還太少,競爭激烈。
所謂的逃離內卷,不過是換了個環境,換了個賽道而已。
最初的喜悅和新鮮感過去,可能一切還是原來的模樣,隻是程度略有區別而已。
再說去泰國陪讀的父母,光看紀錄片裏的表現,我感覺他們也沒有逃脫教育焦慮。
甚至比起之前,他們還要更痛苦,更煎熬。
因為來泰國陪讀,意味著這些父母要放棄自己原有的職業,積攢多年的人脈、資源……
片中有位媽媽叫吳雲,在國內是一家銀行的行長,但現在她自我介紹隻能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家庭婦女。
這種自我價值的喪失,身份上的心理落差,讓她一度在鏡頭麵前落淚:“過去,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銀行行長,但如今,在機場填寫職業一欄時,我隻能寫‘家庭主婦’。盡管這是我為孩子做出的選擇,但這種落差仍然讓我感到迷茫。”可能有朋友會說:那就在當地找份工作唄~
確實可以,但找到合適的工作很難,還要麵對極大的心理落差。
另一位爸爸康立偉,也是為了娃的教育,拋下自己的一切來泰國陪讀。
他在國內做的是房地產生意,來泰國後開了一家拳館,聽著好像還不錯。
但根據泰國當地法律:
外國人想來當地工作,必須有工作簽,創業也必須找泰國人當合夥人,且對方還要持股超過51%。
換句話說,陪讀父母真想在泰國掙錢挺難的,要麽讓權,要麽放下身段,去幹一些體力活。
再說點更現實的,泰國讀書再省錢,隻出不進,普通家庭也很難承受得起。
不得已之下,很多陪讀家庭不得已選擇了異地模式:
一個在國內掙錢,一個在國外陪讀,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候鳥家庭”。
長期的兩地分居,勢必會對夫妻感情,家庭和諧產生影響。
因為無論對方遭遇了什麽,在另一個國家的伴侶什麽都做不了。
除此之外,來異國他鄉的這群陪讀父母,還有很多問題要處理:
比如租房押金基本回不來,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僅限於當地人等等,這些磕磕絆絆,無異於又加重了陪讀父母的心理負擔。
為了紓解心理壓力,他們還會定期聚會,感覺特別像心理互助小組。
一群痛苦的父母聚在一起,說都是為了孩子,互相安慰,互相鼓勵。
他們說:
「用我們的二十年,換孩子的四十年」
「來了清邁半年,隻認識學校和補課老師家的路」
想起以前有句廣告語:“一切為了孩子。”
雖然我們老說,父母為了孩子,可以不惜一切,排除萬難。
但到了現實生活中,我個人還是不太讚成,也不希望大家為了孩子,舍棄掉自己的一切。
犧牲可以,但一切都應該有個度。
你為孩子傾其所有,其實變相就等同於,你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這種愛,別說孩子本人,我作為旁觀者,心裏都感覺壓抑和沉重。
可當初來泰國上學,不正是為了幫孩子減輕負擔,緩解自己的教育焦慮嗎?
這樣的結果,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其實這一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原本來陪讀,最後剃度出家的爸爸。
現在我們叫他圓滿師傅,或許更合適一點。
提到孩子的教育,他說了這麽一段話,挺發人深省的:“你要解決一個問題,或者找到一個答案,和外界有關係,但關係不是那麽大。
父母容易對孩子有不切合實際的期待,無論在哪裏,換到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的。
所以你不能期待另一個不同的人群、社會、國家會變成理想的樣子。”
他還說:“如果你真的愛孩子,那無論孩子好,還是不好,你都(該)愛她。”說到底,隻要你想孩子出人頭地,其實到哪兒都一樣。
我見過一些父母,哪怕移民去寬鬆的南半球了,照樣給娃各種報班,沒有壓力也要創造壓力的。
但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就算在教育卷上天的海澱,照樣坦然處之,屏蔽所有雞娃信息,隻跟著自己想法走的。
作為個體,我們想緩解焦慮,該考慮的或許不是更換大環境,或者抱怨大環境。
畢竟,大環境靠一己之力無法改變,更換風險又太大。
更好的做法,是我們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調整對孩子的期待值,創造一個相對舒適的小環境。
人生到底是曠野,還是軌道?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不該向外尋求,還是多問問自己,多看看孩子。
別忘了,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我命由我不由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