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比你想象的還草台班子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好久沒聊阿富汗了,如果不是塔利班出了這個法律,估計全世界都沒人關注。8月22日頒布的《弘揚美德預防惡習法》標誌著對婦女的限製達到了一個新的裏程碑:禁止她們在公共場合發出聲音。

此舉讓阿富汗回到全球視線,聯合國為此還進行了辯論.....

現實政治不談,今天聊下阿富汗這200年來,反複拉鋸的關於婦女權益的事。

可能跟許多人想象不同,阿富汗這個名字,跟印度、希臘有點像,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國家概念,而是一個地理概念,而這個概念大約18世紀才成型。

由在波斯宮廷長大的阿富汗國父,艾哈邁德.沙阿建立.....他的手腕讓阿富汗各級臣服,從此這個古稱呼羅珊的地方,才有了一點點國家的雛形。

阿富汗五個大城市極度重要,分別是喀布爾、坎大哈、赫拉特、北部的馬紮裏沙立夫和現屬於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失去白沙瓦對阿富汗的曆史造成重大影響,我們一會講.

但在這五個城市之外,還有廣大的鄉村世界,這個世界更能代表什麽是阿富汗,可能跟現代人想象不同,阿富汗的農村裏說了算的是所謂的馬利克,也就是經過地方支爾格大會選出的帶頭人,他可能是酋長,村長,長老或者別的什麽名字。然而村裏還有個毛拉,負責出席婚喪嫁娶。毛拉的地位並不高,甚至在很多民間故事裏,毛拉是個被嘲笑的對象。

每個單元,都類似一個政治實體,除了向國王表示服從,王權一般很難對這些地方產生什麽影響。

很多阿富汗人想象中的毛拉,往往是一些喜歡惡作劇的無賴之徒,因為毛拉·納斯魯丁(Mullah Nasruddin)的傳說實在太過深入人心。納斯魯丁是個虛構人物,也是各種幽默民間軼事的主角。一次,鄰居想要借納斯魯丁家的驢,納斯魯丁卻滿心不願意。為此,他隻能信口雌黃:“不好意思,我家的驢昨晚已經死了。”不巧的是,屋後的驢正好嘶鳴起來。“這是什麽聲音?”鄰居問道,“親愛的毛拉,你家的驢肯定活得好好的,我剛才明明聽見它在叫。”“那又怎麽樣?”納斯魯丁麵不改色,“你是相信一頭驢的話,還是願意相信毛拉?”

其實你隻要回想一下維族故事裏的阿凡提,他對地主和毛拉是什麽態度?不少人覺得阿富汗是極端之地,太草率了,隻要是人類生活的地方,哪來那麽多極端....

神職人員被嘲諷,幾乎是人類的共性,就如十日談中的神父,中國古代笑話中的和尚。

艾哈邁德死後,他的直係親屬為了爭奪王位展開內戰,最後誰也沒得好,死的死,瞎的瞎,王位落到同部落的英雄多斯特手裏,這位多斯特大王開創的王朝,一直延續到近代也就是上個世紀60年代....

也就是說,談到阿富汗王室的時候,基本就是多斯特大王的後裔。

如果一個談論阿富汗的人連多斯特都不知道,等於談論中國而不知道唐太宗,也沒啥好聊的了。

在多斯特執政期間發生了一件對阿富汗曆史,直到現在的曆史有重大影響的事件:白沙瓦被錫克人奪走了....

這不得的,白沙瓦是普什圖人的聚集地,還是阿富汗王室的冬都。這相當於啥呢?相當於大清丟掉了盛京....

多斯特想奪回夏都,結果遇到了東印度公司正在經略印度,總之多斯特碰了一鼻子灰,還因此丟了王位。後來英國人扶持的傀儡又被打敗,還連帶東印度公司在阿富汗損兵折將,隻好請回多斯特重新執政....

在英俄大博弈中,經過兩次英阿戰爭,最終阿富汗服從了英國人,標誌是外交全部交給英國,不得單獨與任何外國接觸。英國此舉不是說想要阿富汗,而是不讓任何外國有經過阿富汗來覬覦印度的可能性。

ok,這就是到19世紀末,阿富汗的大致情景。也就是說,外交上由英國人執掌,內政阿富汗自理。

說到內政,上麵講了阿富汗分為城市和鄉村。

所有的國王,是的我說的是所有,都在內心裏抵觸鄉村的那種生活模式,沒有一個國王不想著西化。

聰明的,就逐步來;

粗暴的,就硬來。

硬到什麽地步,有一位國王曾經規定所有女性都應該出來接受教育,且不該穿罩袍.....

鄉村的毛拉們非常憤怒,這位國王邀請他們去喀布爾辯論,國王出的題是:你們誰能在古蘭經裏找到婦女必須穿罩袍的字眼?

結果當然找不到。(本文來自鳳羽財經)

但是,請注意但是。這些馬利克不是說非要跟國王對著幹,而是所有進步主義的國王舉動,等於在用王權侵蝕他們的鄉村自治權,罩袍這種事隻是個引子,為了維護自身權力,他們堅決抵製一切要把手伸進鄉村的嚐試。

在曆代國王裏,最進步主義的是20世紀初上台的那位阿曼努拉,可以說他的政策哪怕拿到今天都沒什麽問題。

比如要求開辦高中,高年級要學外語,女性要出來工作,禁止奴婢,禁止酷刑等等....

同時這位國王,還是個民族主義者,要求阿富汗脫離英國的外交控製,要自己登上世界舞台。對了,他隻有一個妻子....

他執政期間發生過一件事。

一個塔吉克土匪頭子,叫巴恰薩考。阿富汗民間到現在都流傳他的故事,當然故事都是浪漫的,什麽劫富濟貧之類的,搞的好像羅賓漢....

阿曼努拉打算招安這名匪徒,同時有個部落叛亂,朝廷派兵鎮壓去了。結果搞招安的兩個官員是兩個蠢貨,他們在專線電話裏,大肆嘲笑薩考,說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還想招安當將軍。

結果薩考民間擁躉多,電話局有眼線,把這些告訴了他。

不得了,薩考真叛亂了,組織了幾百土匪向喀布爾進軍,這時候呢,朝廷軍隊正在外平亂。

開明的國王突然發現自己一無所有,一退再退,喀布爾被薩考拿下,到了坎大哈也無人響應,沒辦法出國逃難。國王最後跑到了意大利,並在這裏打家具謀生——逃出喀布爾的時候,啥也沒拿。國王死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死時默默無聞。

薩考在一個宗教團體支持下當了阿富汗國王,這位阿富汗的羅賓漢+佐羅倒是很樸實,由於出身底層所以對底層抱有同情,直接全部免稅.....就是說,阿富汗以後啥稅也不收了,都是穆斯林兄弟嘛...

而且出身底層,他在宗教上就顯得極端——這跟水滸裏的好漢禁欲是一個意思,新的社會立法方案也在同一時間得以實施,和阿曼努拉的改革基本就是兩個極端。薩考取締女性的受教育權利,規定她們必須穿戴布卡。女性公開外出,須有男性陪護左右。即便身著罩袍,也不可以獨自出行。至於男性,則必須蓄須,佩戴頭巾,身穿西服或戴帽子的人將被毆打或罰款,或是直接落得個人財兩失的命運。

是不是很眼熟啊啊啊啊啊啊!

這樣的搞法當然不行,很快國王的弟弟,遠在巴黎的納迪爾回國,跟南方部落武裝直接進軍喀布爾,薩考以為要談判,結果部落武裝直接抓住他,在王宮的院子裏吊死了他....阿富汗的羅賓漢死了。

看到沒有!這就是阿富汗長期以來的二元對立:

城市和農村

現代化和保守性

所以有位阿富汗學者說:阿富汗是一條狗,城市隻是他的尾巴,而農村才是身體。

納迪爾內心也是個進步主義者,但他比他哥哥阿曼努爾謹慎的多,他不再挑戰鄉村,家族,村落的權力,不再要求他們一定要進步,同時跟英國搞好關係,所以他的統治很穩定...

他的兒子,就是阿富汗的末代國王,查希爾,在他的治下,民族主義作為鞏固國家的工具被應用的很熟練,同時在國際舞台上,乘著兩次大戰英帝收縮,收回了外交權,還在聯合國掛了號,算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改變幅度很大!甚至成立了憲法委員會,成立了真正的議會,議員由選舉產生,王室成員不得參加議會.....也不入法院和黨派。

幾乎就幾年時間,阿富汗成為了一個具有強烈現代性的國家,大街小巷車水馬龍,咖啡廳西餐廳書店烤肉店雨後春筍....

赫魯曉夫也來過:

但別忘記,這會是冷戰....曾經的英俄博弈,變成了美蘇爭雄。美帝和蘇聯,都競相向阿富汗示好。

蘇聯的思想,也進入了阿富汗,不少人向往社會主義,成立了一些小組...

後來成立了人民黨,雖然隻有30多人,卻分成兩派,一派代表城市,一派來自農村。前者代表卡爾邁勒,後者代表塔拉基....

對王位權勢有想法的首相達烏德視這些反對當權派的人為盟友,當年也是他送了不少人去蘇聯留學...

上個世紀60年代的喀布爾也是個各種思潮的地方,有西方嬉皮士,革命者,宗教狂熱分子....

73年國王去意大利度假,前首相他的堂兄達烏德發動政變.....

上台後的達烏德左右都打,但他不知道的是,阿富汗的軍隊已經變了,不再忠於王室。終於,軍隊發動政變,被他送去留學的那些軍官,向王宮發動進攻....2000禁衛軍和達烏德全家化為齏粉....多斯特大王的法統斷絕...

人民黨上台。

上麵說了人民黨分兩派,彼此鬥爭到了動刀槍的地步,剛開始上台的是塔拉基,他的副手阿明。搞的嘛當然也是秘密警察那一套,到現在那個機構“卡德”(KhaD)都讓阿富汗人害怕....同時在農村搞平等化,但這個依然遭遇巨大阻力。

上層鬥爭不斷,社會混亂不堪。亂到什麽地步呢,一會是綁匪綁架美國大使,大使死亡跟美國斷交..一會匪徒槍殺蘇聯工程師,蘇聯也急了。而且宗教派利用大家對蘇聯那套的不滿,開始各種搞事。

這個期間,隔壁巴基也有事,世俗化領導人阿裏布托被推翻判處死刑,軍方齊亞哈克上台,巴基開始宗教化....

阿富汗的宗教主義者聚集在巴基,巴基也有意通過他們削弱北方的強鄰....

莫斯科不相信二號阿明,讓塔拉基幹掉阿明,結果塔拉基連暗殺都幹不好,反過來被阿明幹掉,不被蘇聯信任的阿明上台......

之後的事,大家知道了,蘇聯一看這麽亂,就直接介入了阿富汗,幹掉阿明,扶持人民黨另外一個派別的領導人卡爾邁勒....

蘇阿戰爭開始....

蘇阿戰爭最災難的,是極端無限製的暴力,是毫無戰爭規則的暴力。轟炸村莊,屠殺民眾。反過來遊擊隊也對蘇聯人施以同樣的暴力。

殘忍和恐怖席卷阿富汗大地,摧毀了阿富汗的基層....前麵說過,阿富汗的鄉村,毛拉地位並不高,但現在原先的長老、酋長、村長等馬利克紛紛完蛋,毛拉就顯得重要起來。

而且,大量的難民跑到巴基,巴基本來就去世俗化了,難民營裏充滿了那些宗教神職人員,搞賑濟,搞教育。難民營裏被打散部落和村落的孩子們極度苦悶,除了宗教一無所有。

而打跑了蘇聯的阿富汗,則聖戰者林立,軍閥混戰,人民渴望安寧.....然而,不可能的,哪個軍閥也不肯放棄權力。

在這種情形下,普什圖人的一個小小的軍事實體,主體是年輕的伊斯蘭學生,叫塔利班。

塔利班興起受到巴基三軍情報局的大力支持,這裏麵還有一個故事,非常有趣。

說巴基支持塔利班跟石油有關,裏海石油資源豐富,怎麽利用呢?三個方案:

一、修建一條直通西歐的管道...但這條線要通過俄國;

二、修一條通往波斯灣的管道,但要通過伊朗;

三、架設一條土庫曼到阿拉伯沿海的管道,然後在卡拉奇上油輪運走。

請問哪一條有利巴基?當然第三條!而且美帝也看好這個方案,畢竟巴基其實是美帝的巴鐵.....

但第三條,要通過阿富汗。三軍情報局難道會關心阿富汗女人是穿罩袍還是穿比基尼?當然不關心,三軍情報局拿到的任務是,盡快平定阿富汗局勢,以便土庫曼的管道能通過阿富汗拉到卡拉奇(巴基城市)...

而這個時候能平定的,又跟他們關係匪淺的勢力是哪個?開始是希克馬蒂亞爾,但這個老哥實在無能,搞不定....

於是,他們發現了一個小團體塔利班看上去還不錯嘛,都是所謂的學生。巴基要支持塔利班那可太容易了,軍火,錢都是現成的(美帝給的),兵員?兵員還是問題嘛?打開難民營,給塔利班招兵買馬....

有意思吧,出於國家戰略考慮的行為,最後導致了阿塔,巴塔的建立,以及成為巴基的心頭大患。

巴鐵為了管道扶持了塔利班,管道呢?什麽管道?管什麽道?

那些初始的資助來自三軍情報局,三軍情報局的後台又是誰?是美帝...當年美帝通過三軍情報局資助各路軍閥打擊蘇聯....三軍情報局在阿富汗各路軍閥那裏的地位,也就是那會奠定的。

那些軍閥怎麽能在眾多競爭下拿到資助?比極端....講真,阿富汗的一切災難,就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

世界不僅是個草台班子,還是個巨大的回旋鏢......

所有不講道義的馬基雅維利主義到頭來砸的一定是自己。

直到後來塔利班庇護了極端分子拉登,引來美帝打擊,美軍駐軍,美帝撤軍...

出身難民營和底層的塔利班再度上台,出台跟以前那個文盲土匪薩考一樣的政策,奇怪嗎?

不奇怪。

但你要說阿富汗從古到今,都是這個鳥樣,也是不對的。是戰爭,戰爭摧毀了社會,摧毀了人性,摧毀了一切。

從毀滅中滋生出來的,是人性的敗壞和阿富汗的沉渣....

能怎麽辦?沒得辦法,找回國王?如果阿富汗人能找回他們的國王,按照古老的支爾格大會傳統,讓國王治理和鄉村自治各安其份,可能阿富汗還能找回曾經的發展道路。

有位阿富汗學者在蘇阿戰爭後哀歎:阿富汗回不到過去了。

是啊,有些事發生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這是他們在2006年去世的老國王查希爾2003年拍的照片....阿富汗的民族主義者和愛國者看到他,恐怕都會悲從中來吧。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