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低於75元商品可選“僅退款 免退貨” 引熱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世界新聞網報道,亞馬遜電商平台8月中旬發布公告,宣布價格低於75元的商品,可選擇“僅退款”功能,消費者無需寄回商品。新政引發熱議,亞馬遜一些賣家表示不滿,稱此舉將導致“網上零元購 ”狂潮、消費欺詐;也有賣家表示,這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洛杉磯華裔居民莫小貝在亞馬遜經營一家店,出售兒童繪畫藝術套裝,她的店已加入“僅退款”服務。莫小貝解釋說,亞馬遜此次推出這項功能,平台上的商家可選擇加入或不加入,顧客在已加入的商家消費時,就可以享受“僅退款”、免退貨的售後服務。


退貨致商家兩頭虧

對於商家加入“僅退款”,莫小貝認為是一把雙刃劍,有好處也有壞處。“因為平常顧客選擇退貨,亞馬遜都會要求賣家承擔運費;商品退回到亞馬遜倉庫,如果損耗或質量問題,平台處理又需要收取我們一筆費用。”

莫小貝舉例說,她的繪畫藝術套裝售價20元左右,如果消費者提出退貨,不僅需要退還20元,商品寄出時支付的運費、亞馬遜傭金、再加上退貨產生的費用,“我們往往是兩頭虧,對於售價較低的商品,這些費用遠超商品本身的價格。”按照新規,商品無需退回,賣家就不用支付額外費用,這就是“僅退款”帶來的最大好處。

社群“交流”零元購

一些賣家最擔心的是,亞馬遜“僅退款”政策會不會引發網上“零元購”狂潮。75元以內的商品無需退貨,對於消費者來說,的確是個大誘惑,一位不願具名的華人商家指出,“人都有貪心,如果無需寄回商品就可以退款,相當於不付錢就可以免費獲取商品,貪小便宜的人會效仿,這樣商家就虧大了。”


據知情人士提供,亞馬遜推出“僅退款”服務後,一些消費者社群已經在交流如何“零元購”、撿便宜。“這就是我們擔心的局麵”。華人商家認為,“僅退款可能會縱容消費者,他們提出各種理由要求退貨,真實目的是不花錢買東西。”

莫小貝表示,很多賣家都在擔憂類似事件頻繁發生,造成損失,但她相信亞馬遜有應對之策,“如果消費者的退貨率超過一定比例,這個買家帳號或許就不能再享用僅退款。”她說自己也是抱著測試心態,看看商品退貨率會不會因此增加, “如果有人故意薅羊毛、白嫖黨(網絡用語,意指不付錢消費),那我就把這項僅退款服務關掉,這項政策究竟是毒藥還是良藥,現在還是未知數。”

有信譽才可享新政

對於商家的擔心,亞馬遜表示,采用“免退貨”政策的賣家和消費者,都必須擁有良好的信譽,沒有上黑名單的客戶才能獲得此項服務;如果退貨的消費者被視為不符合資格,還是會要求他們寄回商品。亞馬遜指出,有些商品不符合“僅退款”新政,包括一些危險品、重型和大件商品,以及銷售價格超過75元的商品。

亞馬遜強調,推出免退貨新政,是為了高效處理商品庫存。但行業人士分析,亞馬遜此舉主要目的是為了占領市場,吸引更多消費者。近幾年,拚多多海外版Temu入駐美國市場,以價格便宜、退貨便捷獲取人心。“亞馬遜打不過就加入,這就是市場競爭,與拚多多在搶占消費者。”


無論如何,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項退貨新政確實好處多多,省時省力。洛杉磯居民張先生指出,自己經常在亞馬遜購物,買到不合適的商品又懶得退,隻能直接扔入垃圾桶,“現在這項僅退款政策不錯,吸引像我這樣的懶人顧客。”對於這一點,店主莫小貝也表示認同,“一些消費者買到不喜歡的東西,又懶得退,就會直接給賣家差評,這對商家來說打擊更大。如果僅退款、免退貨,消費者通常就不會再給差評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算是兩全其美。”

supernova13 發表評論於
亞馬遜並沒有強迫商家提供這個選擇,而是由商家自行決定,所以不至於被濫用
556517 發表評論於
Amazon有些店商鋪已自行實施免退貨服務,記得有一兩次,因商品本身質量或裝配問題,經多次交流,仍無法解決,商鋪索性告知退款,但不用退貨。
portfolio 發表評論於
亞馬遜充斥劣質垃圾,防不勝防。

Xitong999 發表評論於
我今天退了一件$10貨,咋沒這一說?
吃素的狼 發表評論於
嗬嗬,亞馬遜河拚多多都有退款免退貨,一般貴的退便宜的懶得退直接扔。

亞馬遜比拚多多退貨方便,直接到附近實體店退貨處扔掉即可,免得去UPS囉嗦。
莫言無語 發表評論於
不愧左左支持者,知行合一。不過這政策是有一點損人利己。
van1 發表評論於
一人一年或二年可用一次即可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10 cents real cost, retail for 75. Of course they don't want you to ship it back. It is garbage to start with, all made in China with the lowest possible wholesale price to start with. It is exploitation of the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