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迎寒冬? 票房腰斬恐折射觀眾"兜裏錢少"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名男子在北京一家影院的售票機前。

中國電影票房今年暑假突破百億人民幣,即引來官媒爭相“報喜”,但同比去年,其實票房已腰斬,讓影院在炎炎夏日如臨寒冬。觀察人士分析,中國經濟不振,民眾“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電影娛樂消費就成了優先刪減的開支,而且暑期檔缺大片,電影質量和題材也不符預期,都是今夏票房冷清的原因。

根據影院票房平台燈塔專業版星期六(8月24日)發布的數據,中國6-8月的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10億人民幣(約15.4億美金),但同比去年暑期檔創新高記錄的206.19億人民幣票房,幾近對半砍。

票房不算熱絡,但《央視》等官媒早於8月18日就紛紛報喜稱“2024暑期檔電影票房破百億”,話題還一度登上熱搜榜,唯輿論並不領情。

暑期檔票房大跳水

電影博主“漫影坑”就吐槽,“100億(人民幣)不算喜報,不看疫情三年,今年倒退回十年前水平”。

財經博主“光頭幫主”也發文分析,今年總票房大跳水的原因“是觀眾兜裏錢少了。”

還有許多網民也分享自己不進電影院的原因,例如有網民說:“去年經濟下行,今年影響正式顯現,大家覺得40-80(人民幣)票價貴”、“票價貴,十八線小城市41(元人民幣)一張,七月電影很多八月就上流媒,寧可在家看也不去影院”、“電影本身吸引力的問題,也有囊中羞澀捂緊口袋的原因”。

位在北京的電影愛好者餘小姐也以書麵方式告訴美國之音,今年電影市場萎靡、題材也普通,且有串流媒體,方便讓大家在家不花錢看電影。

餘小姐說:“大家生活已經挺慘了,不想去看慘的電影,總想‘奶頭樂’(指易上癮、低成本的低俗娛樂內容)。”

隨著串流媒體興起,電影觀眾選擇小螢幕、不進影院看院線片是影視產業的必然趨勢,也是票房流失的天敵,但人在深圳、因議題敏感不願具名的張姓電影導演認為,經濟下行衝擊年輕觀眾的荷包恐才是今夏票房大跳水的主因。

張導演說,電影的主消費群是年輕人和親子客群,隨著經濟前景不佳和人際交往模式的改變,他們的文化娛樂消費受到重創,因為年輕人麵對水電煤氣基本開銷增加後,若收入不濟,恐不願花閑錢無效社交,這也間接反映了出生率和人口基數下降等社會負麵影響。

張導演告訴美國之音:“年輕人和家長的消費能力下降,一個(原因)是年輕人不搞對象,還有做家長的養孩子壓力大、收入減少,所以,他自然把吃飽喝足後的消費活動勻掉了。不光是電影,所有的‘吃飽撐了’的消費品都是下降的。”

位於台北的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也分析,經濟影響有滯後性,中國從疫後經濟放緩,至今青年失業率高,娛樂消費伴隨所得減少自然降低,另外,暑期檔缺“大片”或故事題材缺創意導致審美疲勞,也是觀眾興趣缺缺的關鍵。

邱達生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有很嚴格的審查製度,文化必須要有創意,而且須是由下而上(展現),它(中國電影)太明顯是一個由上而下的(審查)機製,它(中國)在創意方麵不如其他比較開放、自由的經濟體。”

暑期檔具中國國產電影市場指標性

位於台北d的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李政亮也說,中國電影消費多靠年輕人在撐,因此暑期電影票房是很重要產業觀察指標,暑期檔也是中國不成文的“國產電影保護月”,中國電影是放映主力,好萊塢等洋片多待中國片不振時,才上架刺激票房。

他說,就往年趨勢來看,暑期檔約占中國全年總票房三成,去年占比更高達37%,而今夏票房快速腰斬跟經濟走緩衝擊到非民生必需的娛樂產業有關。

李政亮分析,曆年好萊塢洋片跟中國電影票房占比約四比六,但隨著中國電影消費人口下沈和文化品味的改變,三四線城鎮青年已成為“中國大片時代”主要支撐力量,因此,2019年後的中國電影票房占比攀升至八成。

在此前提下,他說,隨著總體經濟放緩,三四線城市受到重創,電影消費自然也跟著走滑。另外,觀眾消費縮水也讓電影投資趨向理性,尤其中國市場每年僅有少數“現象級”的電影會熱賣,排擠到其他影片的票房,這樣的困局對投資者而言,恐將資金投向更好的海外標的,以降低風險,自然也不利中國電影創作的多元性。

李政亮告訴美國之音:“經濟在下滑,投資方更謹慎,讓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投資的電影題材要跟中國市場有區隔。專注在中國市場,你除非是金字塔頂尖的那三五部,不然你在那裏(中國)不一定會賺錢。”

上海一家影院張貼正在上映的《逆行人生》的電影廣告。(2024年8月14日)

捏造與底層共情的電影加劇反感

聚焦今年暑期檔,根據貓眼數據顯示,由沈騰、馬麗主演、批判華人社會教育製度的喜劇《抓娃娃》奪下榜首,總票房截至8月23日破31億元人民幣,觀影人次逾7,300萬,也創今年新高,被業內視為“救市之作”,但卻和徐崢自導自演的《逆行人生》一樣,飽受批評為“富人演給窮人看的電影”。

對此,深圳的張導演批評,中國許多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未做到“與普羅大眾共情”,尤其商業電影常居高臨下,虛偽地捏造情節,濫情展現底層苦難,“實際上是很畸形的路線”。

以描繪中國經濟困境的《逆行人生》為例,他說,外送員為主角的劇情確能讓打工人對電影產生共情,但打工人沒錢、沒時間看電影,因此,這題材選擇錯誤。尤其,中國人多有仇富心態,電影創作者生活優渥,卻刻意製作表現“基層”電影,恐加劇觀眾反感。

導演:喜劇為蕭條時期打造“夢幻無痛”

事實上,根據《新華社》引述燈塔專業版截至8月17日的票房數據,今夏暑期檔的喜劇片總票房表現最佳,近50億人民幣,似乎也間接折射出中國社會的氛圍。

對此,深圳張導演直言,越是蕭條的社會和曆史時期,喜劇越盛行,因為觀眾要“夢幻無痛”,如同吃麻痹劑,才能忘卻痛苦。

喜劇霸榜也引發中國導演陸川感歎:“搞笑片雄霸中國電影市場是文化的悲哀”。

對此,張導演不認同,他說:“喜劇本身無罪,世界上最偉大的喜劇往往表現人生苦難”。但他坦言,中國出現太多廉價喜劇,創作內容缺乏人文關懷、良知、邏輯和審美,電影創作者拿人間慘劇或家庭悲情當做恥笑素材才是“惡劣無恥”。而且這種“反智的、醜態百出的喜劇盛行是民族思想墮落和文化價值觀的悲哀。”

對於今夏的冷清票房,位於台北的影評人麥若愚歸咎中國觀眾的喜好太難迎合。他表示,中國電影圈競爭激烈,電影類型百花齊放,造就中國觀眾口味千奇百怪、又刁。

麥若愚告訴美國之音:“這個暑假票房不好,不代表他們(中國)電影是不好的。他們的觀眾很難取悅,為什麽?因為他們胃口養得太大了!他們什麽電影都有。”

他說,中國電影市場有三大檔期,包括農曆新年的賀歲片檔、暑期檔和10月的國慶檔,票房時有高低起伏,長期票房趨勢才是觀察重點。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