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用的充電寶,背後有一家悶聲發財的中國企業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特朗普與馬斯克兩位政商頂流罕見連麥,互訴衷腸兩小時,而吃瓜群眾的落點卻在特朗普手機背麵,來自中國的Anker(安克)磁吸充電寶。

“懂王代言”,讓安克充電寶背後的母公司——安克創新一時站上股市的風口浪尖,股價跳漲近3%,市值一度突破280億元(曆史最高市值達700億)。不過,國內很多大眾並不熟悉這家總部位於長沙的公司,隻因後者屬於早年出海、默默找老外把錢給掙了的那種“隱形冠軍”。

#01

一個充電寶,賣出近90億

縱觀近年登上中國投資風口C位的題材,可以是新能源汽車、機器人、AI,但萬萬是沒有“充電寶” 這一項的。按照投資界的黑話:沒啥技術門檻,也沒啥故事想象。

勉強沾邊的是2014年興起的共享充電寶,蹭的是“共享經濟”的概念熱度。而充電寶自身,更多被歸類於消費電子的實體製造業。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各路金主看不上的骨感賽道,卻出了一家目前市值過300億人民幣、年營收破170億、淨利破16億的上市公司。

更為奧妙的是,中國人裏可能10個裏有9個不知道這家公司姓甚名誰,但在北美、歐洲、日本的大街上,提起充電寶,可能會有不少人提到“Anker”。隻因為它牆內開花牆外香。

在由《每日經濟新聞》等發布的2024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品牌影響力排行榜》中,Anker位列第二,僅次於出海大魔王SHEIN。

安克創新(以下簡稱“安克”)背後的創始人,是一個來自湖南的長沙伢子,名叫陽萌。

我們或可以用“80後學霸”、“矽穀精英”、“副業青年”、“頭腦靈活的創業者”這幾個標簽來勾勒他的不同側麵。

2011年夏末, 1982年出生的陽萌,辭去在穀歌的算法工程師一職,回到湖南老家開啟了裸辭創業。他就是後來安克的創始人。

他在國內出鏡率不算高,在大眾層麵,陽萌缺少知名度。倒是另一位80後創業者——聚美優品的陳歐,在2017年花3億元從他手下收購了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火了一把。當時王思聰罵陳歐,“(共享充電寶)能成功他吃X。”

陽萌出生於長沙一個工薪階層家庭。讀書後,他一路順遂。從長沙雅禮高中畢業後,先後在北大計算機係,以及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計算機係獲得本碩學位,期間多次拿到獎學金,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

2005年,從奧斯汀分校畢業後,陽萌前往穀歌實習,後轉正。在接下來5年時間裏,陽萌因工作成績突出,成長為一位搜索引擎高級工程師,並獲得穀歌最高獎“Founders'Awards”(用於表彰出色員工),實現了年薪百萬的階層跨越。

打工人想要的500強、高薪、財富等標簽,陽萌都有了,但“矽穀精英”不是他要的終點。

圖|陽萌

在穀歌期間,陽萌的“副業”開展得如火如荼。有報道指,陽萌曾做了個網站,自動抓取線上的商品並導入亞馬遜分銷,再通過他最擅長的SEO算法(迎合平台規則,讓自己的內容優先出現在用戶前麵)把流量衝高。他自己啥也不用幹,隻是促成成交而已,就在辦公室坐著“爽領”百萬美元,超過在穀歌的工資。

這有點類似於如今一些職場人,一邊在辦公室跟領導做PPT,一邊會在國內電商平台開個“無貨源店鋪”,隻不過賺的是零花錢而已。

到了2011年,陽萌的角色開始向“創業者”轉換。當時的契機是,陽萌想為自己的電腦更換電池,但發現亞馬遜上,原裝電池一塊高達7、80美元,而雜牌電池僅20美元,由於評分不高,沒太多人敢買。

價格差中,陽萌發現了 “充電電池”商業機會——用現代行業黑話來說,叫做“國產平替”。

那一年,陽萌先在美國加州正式注冊了全球品牌Anker,這是一個德語詞匯,意思為“錨點”。然後回到長沙注冊了安克創新公司的前身。

在深圳華強北,多的是物美價廉的電子消費產品。陽萌要做的,就是先從長沙來這裏,找到低於7、80美元的價格、但品質較雜牌軍高一點的產品,來俘獲美國用戶,類似於一個二道販的生意,但因為抓住了跨境電商的機會,以及切實的海外市場需求,陽萌賺了人生新的一桶金。

但他知道,貼牌隻是萬裏創業的第一步,他肯定要做自研。

9年後,安克於2020年上市深交所。如今它早已是一家多元化的企業,但若單看“充電儲能類產品”這一項的營收,仍有86億收入的盤子,占2023年安克創新175.07億總營收的49.14%。

況且過去這10年,以充電類產品為主要業務的安克創新,營收幾乎就沒下降過,一直在增長。

安克的銷售市場主要在海外。據2023年財報,安克創新的海外營收占比為96%,其中北美47.81%,歐洲21.02%,日本14.2%,中東5.19%,國內不足4%,是一個標準的海外有名、國內默默無聞的中國公司。

那麽,毫不起眼的充電寶,安克是如何人造了“一個風口”?

#02

安克財富積累中的兩位“貴人”

投資者看不上充電寶行業,或許是情有可原的。

行業數據稱,中國目前共有2600多家充電寶企業,行業產值在2023年為126億人民幣,在2029年會達到400億人民幣,著實是一個規模不算太大的行業。

這裏插播一句,充電寶據說是中國人的原創發明。

行業裏有兩位公認的“中國充電寶之父”,一位是來自山東的孫中偉(1978年生),畢業於山東理工大學;一位是來自四川的趙國成(1969年生),畢業於西南大學。兩位都在移動電源領域有所建樹。有故事稱,“充電寶”這三個字是一位商戶在趙國成麵前偶然叫出來並沿用至今的。

回看安克從2011年創立到如今12年的創業史,在這家公司職業生涯中,有兩位“貴人”在安克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位是抽象派的“貴人”,也就是背靠較低的中國製造業綜合成本。

隻要依托於中國的產業鏈,凡是做出海的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較容易具備一定的價格競爭力。這也是“懂王”在職時,不斷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原因之一。他認為,中國產品大賣美國,賺走了大量外匯。

圖|特朗普的磁吸充電寶

“中國較低的製造業綜合成本”這個詞,近來被重慶市原領導黃奇帆在多個演講中提到。他認為,十幾年來,一種獨特的現象出現在市場上,“made in China”的產品賣到世界,比起國際同行,成本可以降低30%,甚至50%。

比如挖地鐵隧道用的盾構機,90年代從德國、日本等國進口,每台費用達到1億多美元。而2010年後,中國解鎖盾構機,采用國產平替,現在全球盾構機是500萬美元一台。

之所以中國能把製造業綜合成本控製的比較低,就在於中國是個產銷一體化的大市場,企業研發銷售的各項成本在龐大的市場表現中一平攤,終端商品就有了價格競爭力。

回到充電寶也是。充電寶的核心原材料、占到成本一半的叫做電芯。大部分充電寶用的多是鋰電池,電芯是鋰電池的核心組成部分。而我國的鋰電池產能占世界75%以上,無論是生產還是商業化製造,在世界都具有優勢,在成本上也一樣,這也是我國鋰電池相關產業在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原因。這是產業背景。

同時生產製造上,我國也當仁不讓。安克生意剛開始時,用的是貼牌模式,也就是利用了華強北較低的生產成本生產出的質優價廉的中國製造,以30-40美元的價格拿到美國去賣,成功對美國原裝電池動輒7、80美元的“定價心智”進行了解構。直白來說,也就是後來老美才發現,充電電池是可以在這個價位做到“又好又便宜的”,不一定要花那麽多錢。

這有點類似後來者瑞幸的創業。當國際巨頭告訴大家,30元一杯的咖啡天經地義時,瑞幸用中國產業鏈的成本,造9.9元的咖啡,順利完成了對原來咖啡巨頭定價權的解構,並培養出了中國用戶新的咖啡消費心智——即咖啡原來是可以便宜到10元以下的,況且也還能喝。

即便到了現在,安克采用了自研模式,它的生產也仍然是通過在國內的外部工廠協作模式來完成,隻要在中國生產,就具備競爭力。

有數據顯示,‌安克充電寶的成本價比美國低約50%。以特朗普的同款充電寶舉例,在國內售價399元,在美國售價高達700元。這既是定價的不同,也是兩地的成本差異所致。

其實這種借中國成本在海外大行其道的商品品類,在近年電商出海熱中都十分明顯。從Shein,到拚多多的Temu,以及到同為電子消費品的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等,多是一個模式。

安克另一個“貴人”,應該是蘋果。

2018年-2019年間,安克的數據線順利通過了蘋果公司MFi(即Made For iPhone / iPad / iPod的縮寫)認證,Anker成為業界首個在蘋果官網和官方直營店售賣的中國大陸充電品牌。

當時的背景是,1年後,包括蘋果在內的各大手機廠商,逐步取消了手機充電器等附贈品。而通過MFi認證的安克,無疑踩中了這空白市場。等於說,蘋果手機賣多少,買安克充電產品的人數就能為之連動。

僅2019-2022年三年間,安克創新的充電儲能類產品,就從55億增長至68億和86億,當然這裏麵也有新增加了家用光伏等產品營收的原因。

安克獲得的這個MFi認證,無疑為它提供了品牌鍍金的能力。要知道,這個認證通過率隻有約2%,且每個品牌最多有三次測試機會。

品牌鍍金的背後是溢價。據悉,一根完成MFi認證的數據線,溢價空間約為15元。在此背景下,蘋果官配充電器的售價為159元,市麵上普通充電頭的平均售價不超過50元,而有蘋果背書的安克充電器售價119元。

總的來看,依托於中國產業鏈,嵌入國際銷售體係,是安克成功的不二法門。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企業家的巨大作用。畢竟企業家,是一家企業的靈魂所在。

#03

單一大品類企業的多元化突圍

消費電子領域,有一個模式叫做“淺海模式”。指的是在消費電子產品市場中,專注於細分市場或品類,通過深耕細作和精準營銷,在特定領域內取得成功的一種策略。安克創新被認為是這個模式的成功代表。

但充電寶畢竟不是一個高科技含金量很足的產品,很容易被市場其它同類競爭對手模仿和超越。所以自2016年起,安克創新也開始實施多元化產品策略,旨在提高公司的競爭力。

如今,安克共有三個領域的六大產品線。三個領域分別為充電儲能、智能影音、智能創新,六大品牌分別是Anker、eufy(包括掃地機器人、智能秤、智能燈泡等智能家居品牌)、soundcore(聲闊,音頻設備品牌,耳機為主)、Nebula(便攜投影係列)、AnkerWork(主營揚聲器、攝像頭、麥克風等智能辦公領域)、 AnkerMake(主營3D打印機)。

因為這些新品類的成長,目前以安克充電器為代表的充電儲能類產品,營收占比已經從2007年的7成多下降到5成左右。反而以soundcore所在的智能創新類產品占比增長至了25.95%,以智能影音類產品占比增長到了24.48%。

當然,多元化的過程中,陽萌不是沒有踩過坑。2021年,安克創新營收首破100億,完成前期的淺海戰略目標,並試圖通過更多細分品類的擴張,晉級為一家更具重量級的公司。

為此,安克成立了儲能、割草機器人、3D打印等總計27個產品團隊,公司員工數從1600人擴張至4000人。但經過2年的多領域布局後,不得不關掉10餘個產品線。

在最近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陽萌總結了自己的失敗原因。產品方麵,“當產品卡點沒有突破的時候,表現出來就是大麵積打不贏”;用人方麵,“先人後事是品類擴張中的痛苦領悟,找到創造者才能在激烈競爭中贏。”

他希望這樣的創造者是具備“第一性、求極致、共成長”三要素的。第一性,也就是“善於從事物的本質原理出發,往上去構建,發現突破的方向”;求極致,也就是創造者們一定得頂住風險,想盡辦法,追求突破的精神;共成長,就是長期主義、持續學習、自我覺察和自我進化。

陽萌並不會諱言,目前安克是一個二流公司,但發展空間越來越廣。

2021年,安克曾宣布回歸國內市場。彼時,安克的國內業務營收占比僅占總營收的2%,目前國內業務已經接近4%,有所增長但增長也並不明顯。

一般的全球品牌,中國市場營收一般都會占到15-20%的營收占比。在內卷化的國內市場,安克是否能複刻出海的成功經驗,實現“出口轉內銷”,考驗這家出海隱形冠軍玩轉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能力。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