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中國經濟奇跡”夢醒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21世紀初,委內瑞拉當時的總統烏戈·查韋斯把國家的經濟未來押在了崛起的中國身上,獲得了數百億美元的投資和石油換貸款的交易。這個做法起初曾給委內瑞拉帶來回報。中國進口了大量的委內瑞拉石油,並為該國從高鐵到發電廠等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了資金。
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算總賬的日子到了。石油價格下跌,而且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導致它對委內瑞拉石油需求的增長也跟著放緩。結果,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收入暴跌,從2011年的730多億美元跌至2016年的220億美元。查韋斯和他親手挑選的繼任者尼古拉斯·馬杜羅的蠢政,加上國內無數的其他問題,讓委內瑞拉瀕臨崩潰;而押注中國則加速了這一過程。2014年,委內瑞拉的經濟崩潰。老百姓在垃圾堆中尋覓食物,醫院缺少基本藥物,犯罪率飆升。從那時起,已有近800萬人逃離了委內瑞拉。中國基本上不再向委內瑞拉提供新的信貸和貸款,在該國留下了一大堆未完工的項目。
委內瑞拉對中國的過度依賴是被世界所忽視的一個早期預警。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幾十個曾借過中國經濟增長東風的國家現在都麵臨著嚴重的財務困境和債務違約風險。但中國拒絕向它們提供重大的外債減免,並在國內加倍推行貿易保護主義,而不是進行所需的改革,釋放並重啟經濟。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增長的關鍵引擎。
這是中國“奇跡”的另一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需要一個救世主,中國曾充當這一角色。從2008年起,中國為維持經濟運轉在九年時間裏向本國經濟注入了29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三分之一。全世界都感受到了正麵的漣漪效應:從2008至2021年,中國貢獻了全球經濟增長的40%以上。發展中國家急於將本國經濟與這個似乎勢不可擋的強大經濟體掛鉤,中國成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與委內瑞拉一樣,許多國家發現,蓬勃發展的中國經濟是它們大宗商品出口利潤豐厚的新市場,它們嚴重依賴這一市場,讓經濟的其他領域變得衰弱。
中國還向海外提供了逾一萬億美元的貸款,主要是為了讓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在世界各地承建基礎設施項目。在過去20年裏,非洲基礎設施項目中的三分之一是由中國企業修建的。這種債務給脆弱的發展中經濟體帶來的長期風險往往為人所忽視。
正如我們現在所知,中國的經濟繁榮是不可持續的。這種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多年來的低效刺激性開支所推動,這讓中國自身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國家主席習近平抑殺創業精神,抵製改革,還激起了美國的保護主義反應。自從習近平十多年前上台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已大幅放緩;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幾乎已經停滯。
這直接影響到那些讓本國經濟與中國經濟掛鉤的國家。研究發現,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其貿易夥伴的經濟會放緩近乎相當的幅度。一些國家已看到它們對中國的出口大幅下降。與此同時,中國應對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的做法是向國內的製造商提供巨額貸款和補貼,導致它們向全球市場拋售大量廉價產品,拉低了全球商品的價格,對其他國家的製造商造成了不公平競爭。
中國當然不是對全球經濟疲軟負有唯一責任的國家,全球經濟受到了新冠疫情、戰爭,以及貿易緊張關係的衝擊。但中國在這個微妙的時刻讓情況變得更糟。它大幅削減了海外放貸,並迫使陷入困境的發展中國家償還現有貸款。中國通常用延長短期信貸互換和貸款展期的做法,而不是向負債國家提供真正的債務減免。
讚比亞和斯裏蘭卡分別在2020年和2022年對國際債權人違約,欠下數十億美元的貸款。中國向這兩個國家提供的貸款和信貸激增是將它們推入嚴重財務困境的重要因素。中國在放貸上的不透明是導致債務重組談判困難重重且曠日持久的部分原因,加劇了這兩個國家的危機。最終是讚比亞和斯裏蘭卡被迫延長還款期限,這意味著本可用於恢複經濟的資源將被用於償還債務。不確定性的延長已讓這兩個國家難以獲得新資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警告,發展中世界的幾十個國家(其中許多與中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現在都麵臨某種形式的債務困境。巴基斯坦已陷入本國無法擺脫的嚴重經濟危機,部分原因是需要償還中國為基礎設施和其他項目提供的數十億美元貸款。巴基斯坦的一些工廠已經停工,因為它們無法購買所需的材料,而政府也無力維持穩定的電力供應。老撾的約一半外債是欠中國的,中國曾向老撾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貸款,修建了包括中老高鐵在內的項目,這條高鐵已被普遍批評為“白象”(喻指大而無用之物——編注)。沉重的債務已導致老撾匯率貶值,使其更難償還外債,並迫使該國用放棄自己部分經濟主權的方式來償還債務,包括讓中國接管老撾電網的部分所有權。
就連一些富裕國家也因過度依賴與中國的貿易而麵臨嚴峻挑戰,比如歐洲經濟強國德國。去年,德國對華出口下降了9%,這是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的最大降幅,德國經濟也在去年出現了萎縮。澳大利亞、巴西、沙特阿拉伯等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國很容易受影響,因為它們對中國的能源、金屬或農產品出口占其經濟的很大一部分。
美國受到的直接影響較小;美國製成品對中國的出口在其國內生產總值中不到1%。但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中國產品過剩的問題威脅著美國的製造商。由於中國消費者需求疲軟,供應鏈中斷,或來自拿政府補貼的中國公司的競爭加劇,蘋果、通用汽車、耐克、星巴克和特斯拉等一些美國最大的公司在中國的銷售收入正在下降。
目前的形勢與20世紀80年代席卷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有令人擔憂的相似之處。那時,許多國家,尤其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背負著主要是欠西方商業銀行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的巨額債務。由於利率飆升和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一些國家出現了債務違約,包括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一些國家後來經曆了多年的經濟低增長、苛刻的緊縮政策、生活水平急劇下降,以及政治動蕩等問題。
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權債權國,在許多國家背負巨額債務方麵起到了主要作用,它往往用不透明的方式放貸,與20世紀80年代債務危機中看到的類似。情況正在走向危險的程度。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在過去十年發放的貸款超過了由22個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組成的巴黎俱樂部發放的貸款總額,而世界上75個最貧窮國家為中國貸款支付的利息總額在這十年中已增長至以前的四倍,並將超過這些國家在醫療、教育和基礎設施方麵的年度總支出。據聯合國估計,有33億人生活在利息支出超過教育或醫療投入的國家。
委內瑞拉深陷經濟危機的例子表明,這種情況能導致經濟崩潰、鎮壓和人道主義災難。在一個已經因戰爭而動蕩不安的世界,主權債務違約、政治不穩定以及由此導致的大規模移民的風險愈發突出。近幾個月來,法國、波蘭、肯尼亞、玻利維亞、斯裏蘭卡,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都已針對不斷惡化的經濟狀況舉行了抗議活動。
要求富裕經濟體和債權國在提供債務減免、市場準入,以及其他幫助脆弱經濟體的辦法上合作的呼聲越來越高。
然而,除非中國正視自己在加劇這些問題和未能解決問題方麵所起的作用,否則這些措施隻會帶來有限的效果。找到讓中國改變其自私自利行為所需的共同的國際決心將是困難的。第一個關鍵步驟是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