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長實向"撻訂"買家追收差價,在中港惹關注和熱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樓市突然急跌才會出現的「撻訂」後須補差價的情況近日重現,涉及的,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洪水橋一個長實樓盤。消息觸發港人關注樓市下跌的幅度,並惹來中國內地著名社交平台小紅書的熱議,既有網民驚訝於原來放棄買樓訂金後還會被追收差價,亦有網民警告一眾「韭菜」小心。

香港根市近年下跌,港府於2月底公布撤銷所有管製買樓的附加徵費的辣招(簡稱「撤辣」),帶來樓市小陽春,但不久即無意為繼,主要地產中介之一的美聯地產公布,反映樓價走勢的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30.7點,按周跌0.54%,連跌九個星期,令本年迄今樓價跌4.99%,續創近八年新低。香港樓市在2022和23年已合共下跌超過20%。

在樓市持續下滑之際,四大地產發展商之一的長實集團,早前曾明言,如果買家未有完成買賣合約,當單位重售後以較低價錢賣出,集團或向「撻訂」買家追討差價;接著由地產線記者創辦的網媒《胡-說樓市》上周報道,指長實已向今年5月終止交易丶因而被沒收訂金的洪水橋#LYOS買家發出律師信,要求買家在收信後14日內清還差價,否則會展開法律追討程序。

根據律師信列出的細項,買家除了要支付重售後的差價,還要支付由購入單位至重售單位成交日期內的所有利息支出;由物業成交日至重售單位成交日期內的管理費支出;因重售物業支付3%經紀傭金丶0.2%律師費;以及終止交易處理律師文件費6000港元(下同,折算約698歐元)。當中,利息是以「P(最優惠利率)+2厘」計算,而在2022年起的樓花期內,最優惠利率由7厘升至7.875厘。以此計算,買家被追收的差價可高達上百萬港元。

消息令人聯想香港樓價在1998年金融風暴期間大跌以致出現的「撻訂」被追補差價潮外,更在小紅書引起熱議。

事緣今年樓市「撤辣」後,非香港永久居民買家由以往繳稅15%減至4.25%,令不少中國民眾心動,不少人考慮來港置業,但仍相信香港樓市會向上升的「神話」民眾,在長實追收差價後才驚覺,終止合約不單止被沒收訂金,還要再倒貼差價。有網民直言「聞所未聞」;亦有網民慨歎:「算不過資本家的」;更有網民警告地指出:「看漲的韭菜們,還會說漲嗎?現在香港銀行評估都過不了」。

不過,亦有網民持相反意見,指事件突顯契約精神的重要性;但梳相關言論隨即受到攻擊,指殺訂後還要追款,是「體現資本社會重契約輕人性」。

在中國內地,若買方不履行合約,可被殺訂,但沒有追收差價的條款;若賣方不履行合約,則要退回雙倍訂金。

資料顯示,香港去年全年新盤「撻訂」錄得 263宗,但今年頭半年,「撻訂」宗數便突破300宗,超越去年全年總數,當中,重災區是黃竹坑一個新的臨海樓盤,有約40宗撻訂,發展商沒收訂金接近9000萬元。

上述數據未知有多少涉及內地客,但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和教聯會上月訪問597名經各項人才計劃來港專才發現,不足一成來港人才置業,有學者估計,部分人視香港為「踏腳石」,加上樓市向下,相信「撤辣」未能鼓勵包括內地人在內的輸入人才在港置業。另有中資銀行的調查發現,中高端內地居港客戶持「可靈活調配的資產」比例高達71%,當中近半為現金儲蓄,可見置業共非專才首選。

特首李家超早前樂觀表示,高才通計劃估計每年可為香港帶來約340億元直接經濟貢獻,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2%。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