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歌前CEO說了些真話,但他其實是裝糊塗高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真話一直都有,隻不過沒被一些高光人物大聲說出來過。

於是,當這些早就是人們心中達成共識的真話被不小心說出來後,就會引發討論。

最近出“事故”的是穀歌前CEO Eirc Schmidt(埃裏克·施密特)。他在斯坦福大學的一堂課上擔任客座嘉賓,然後完全放飛了自我。

這位69歲的老人麵色紅潤、語重心長地對著台下的學子們講著大實話,並告訴他們:一要保密不要外傳;二這個不要學。直至主辦方告訴他:這場會議有攝像頭在全程直播....

陰差陽錯下,施密特在近一個小時的問答裏戳破了很多如今AI圈裏的真相。

比如開源就是不賺錢、開源就是奉獻。雖然開源是正確的,但沒有幾個能像Meta,他投資的Mistral即將更新的第三個版本很可能是閉源的,因為訓練成本太貴了,他們需要收入。

比如實現AGI的路我們還早著呢,錢和能源都不夠。OpenAI的星際之門在宣傳時,Sam Altman表示需要1000億美金,實際上3000億美金都不夠,大量的錢被用來買水電資源,而這正是美國“卡脖子”的地方。

當然,作為任職10年的穀歌前CEO(2001-2011)以及長期為美國國防部服務的他,他還難得地暴露了一些自己的真實想法:

對穀歌今天的落後,他認為來源於員工們太閑了(這話聽著似曾相識),不像台積電和馬斯克的公司那麽卷;

而在商業的世界裏,他直接跟學生們說,哪有什麽數據隱私,按照以往的經驗,隻要你足夠成功就能花錢找最好的律師替你打贏官司,如果你不成功,就沒人會起訴你;

他還對世界上人工智能的領先國家們挨個點評:歐盟不行、德國也不行,中國行但是中國是對手,法國和印度是可以爭取的。

這些發言立刻引發了爭議,以至於視頻發布者斯坦福的賬號緊急將原視頻從YouTube上下架。

但這個視頻和對話的全文早已被大家備份下來,社交媒體上人們接力式的繼續傳播,這些大實話被更多人討論著,同時也讓人們難得一見這位裝糊塗的“施爺”在縱橫矽穀和華盛頓之間時的真實想法。

1

隻不過施密特把它大聲說出來了

先看看他不小心說出來的行業“真相”。

一開場,他就替所有人吐槽了英偉達。“為什麽英偉達價值2萬億美元,而其他公司卻還在苦苦掙紮?”施密特向在場的學生問道。

事實上,整個AI產業鏈,早就“苦英偉達久矣”,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巨頭,連OpenAI這樣級別的公司,都得看英偉達臉色行事。

“如果有無限的資金,任何人都會選擇英偉達B200,因為它更快。”施密特講道:“我和AMD的Lisa談了很久,雖然他們已經構建了Rokam可以完全轉換CUDA,但是沒人用。”

但施密特也表現出了對這種壟斷的無可奈何:“在場有任何人的計算設備沒有Intel芯片麽?”很遺憾的是,沒有人舉手,Intel在90年代奠定的基礎至今依然霸占著市場,由此推論,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英偉達依然會主導整個AI軌跡的發展。

同時,整個AI也會朝著更加兩極分化的格局演進。“資本密集型的巨頭會斥巨資建立數據中心,軟件廠商也會通過開源轉向閉源的方式,進一步鞏固巨頭的壟斷地位。”

這幾乎打破了AI普世化、開源造福應用開發的美好幻想。有很多開源大模型強調的核心價值就在於此。“開源很好,我的職業生涯和穀歌的大部分基礎也都建立在開源之上。但是大模型不一樣,它太昂貴了,沒有人能像Meta那樣一直當冤大頭。”

不止整個商業格局如此,在國家層麵上,對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掌握,也是一場富國的遊戲,需要大量的資本、技術人才和強大的政府支持,富者愈富、窮者恒窮。

施密特也毫不掩飾地表示:“中國已經快速崛起,美國需要加大投入來保持主導地位,是美國政府禁止英偉達芯片出口到中國,這樣的優勢讓美國領先了幾年。”

當然,他也犀利地點評了目前國際上在人工智能領域活躍的國家:“在我看來,印度是個搖擺不定的國家,日本和韓國是我們陣營的,但他們都沒什麽用。其他地方沒有很好的選擇(語境裏排除了中國),歐盟因為布魯塞爾各種法案的限製搞砸了,法國正在為此奮鬥,但德國不會了。”

另一個“紮心”卻沒人願意承認的真相是:我們離AGI還早著呢。

無論市場的氛圍如何烘托,群情如何激昂,從上半年OpenAI遲遲未發布GPT-5就能看出來,整個基礎大模型的技術進展呈停滯狀態。

“我正在與一些大公司對話,他們告訴我,他們需要100億、200億、500億甚至1000億美元的資金。OpenAI曾說星際之門項目需要1000億美元,這原本就很困難了,但Sam Altman認為,可能需要3000億美元。”

而且光有錢還不夠,“如果要建立1000億到30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電力就會成為超級稀缺的資源。”

為此,他甚至親自去白宮“覲見”,表示美國需要從現在就建立起聯盟:“我告訴他們我們需要和加拿大成為最好的朋友,他們擁有我們國家沒有的大量的水力發電資源;另一種選擇是讓阿拉伯國家資助我們,他們有錢。”

除了差錢和能源,行業本身也遠沒有發展到成熟的階段。施密特將AI比作電力。參考過去的曆史,電力發展的早期,並沒有瞬間替代蒸汽機創造的生產力。而是大概過了30年,整個社會的結構開始發生變化,分布式電源改造了車間布局,電力才開始實現生產力的飛躍。

這並不是某一個企業能夠推動的,而是需要等整個社會的同步進化。施密特強調他在期待一種新的軟件編程方式,可能比現在的方式生產力提高一倍以上。

這些“真話”其實並不是隻有施密特知道,The Verge的報道就形容,這些真話早就是這些高管們私下的共識,隻不過這一次施密特在一場事故裏把它大聲說出來了。

1

施爺,不愧是裝糊塗的高手

這些真話可能本身不會引起太多爭議,在視頻發出來後,矽穀對他的意見和討論幾乎都圍繞一件事:他對穀歌居家辦公政策的攻擊。

當他被問到:為什麽穀歌為什麽失去了AI霸主地位,被OpenAI和Anthropic反超時,他直白到:

“我已經不是穀歌的員工了,但顯然穀歌決定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早點回家和遠程辦公比贏得競爭更重要。而初創公司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們的人都拚命工作。我很抱歉這麽直接,但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你們從大學畢業後去創辦公司,那麽如果你想與其他初創公司競爭,你不可能允許員工隻在家辦公或每周隻來公司一天。”

換言之,他認為就是穀歌“不夠卷”,不把員工逼得太緊,是導致穀歌落後的原因之一。

他甚至講道,“我並不喜歡馬斯克的個人行為。”但他卻讚賞了馬斯克沒日沒夜地工作“有一次我們聊天,我們在蒙大拿州,他那天晚上要乘飛機去參加午夜與x.ai的會議。”

他也肯定了台積電博士下基層的精神:“台積電有一條規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剛畢業的博士生,即使是優秀的物理學家第一年都要在工廠的地下室工作。你能想象美國的物理學博士這樣做麽?”

不僅罵打工人不夠努力,還罵他們不夠刻苦。一石激起千層浪。

Google的員工們最先發起反攻,各種罵聲湧入社交平台。

比如,DeepMind的研究主管,“Google版Sora” Veo的負責人Dumitru Erhan就直接罵道:

純純的垃圾看法,從每一個角度看都是。

而一些非Google員工也對施密特觸碰了矽穀最引以為傲的“work-life balance”感到不滿,有人拿英偉達揶揄他:

我知道一家公司一直在領先,但同樣沒逼著員工來公司上班。

由於意見太大,施密特甚至在一篇《華爾街日報》的報道裏表示,自己收回關於批評居家辦公的說法。

這也是活久見,原來這真心話還可以收回的啊。

這都讓關於“不夠卷”的話題成了人們討論此事的焦點。然而,如果真正去看一下他整場分享,會發現比這更重要的話題就在那擺著。尤其是,對於中國語境來說跟著矽穀討論996本就不是在討論同一件事情,而這場真心話裏施密特其實說出了一大堆他對於中國和中國公司的真實看法。

要知道,今天施密特的身份基本有兩個,一,他依然是Google的大股東,據報道,他依然拿著1.4億Alphabet股票,價值240億美元——Google的落後還是會影響他的收入,而作為前任領導,他選擇把問題都甩到員工身上,哪怕今天幾乎所有人討論Google的落後時都會指向今天Google冗雜的官僚體係。他不知道嗎,他也知道,但他得裝糊塗啊。難道點名批評Pichai麽。

而另一個身份則更加重要。施密特早就不是一個“企業家”,而是一個活躍在美國政界的掮客,而且是鼓吹中國科技威脅論,直接參與美國對中國科技行業製裁打壓策略,並且從中牟利的最典型人士。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8年總統大選期間,施密特便進入奧巴馬競選團隊,通過提供技術支持輔佐奧巴馬競選之路。2016年3月,施密特擔任國防部創新顧問委員會主席,直到2020年11月離職前一直為五角大樓進言獻策。美國媒體在報道中稱:“他從華爾街科技大佬,一躍成為華盛頓內部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並利用政商“旋轉門”機製在兩種身份間“左右橫跳”。”

他從2019年開始不停在公開場合提中國科技進步對美國的威脅,從芯片到5G到AI,從華為到TikTok到今天中國的大模型公司。最近他更是在一場對話裏直接說:“中國AI發展基本靠美國的模型開源。”

而另一方麵,根據美國多家媒體和機構的整理,施密特通過自己的投資公司對多家AI公司進行投資,而這些公司往往都與他所鼓吹的美國利益相關,且都從美國政府拿到了大額訂單。

微軟前任首席技術官(CTO)梅爾沃德就曾指出過這個問題:“當你通過好戰、恐懼和衝突的論調恐嚇大眾來獲得支持時,你就會遇到一個真正的問題——可能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而這一次在斯坦福的真心話大冒險裏,施密特對自己的這些行為也給出了他真實的想法。

“為了讓人工智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已經成了一名軍火販子。沒錯,它是合法的。”他說。

施密特還曾任美國政府的人工智能委員會的主席,這個委員會主導了一係列對中國的打壓。

“我曾擔任一個AI委員會的主席,該委員會非常仔細地研究了這個問題。你可以去讀一下報告,大約有752頁。我簡單總結一下,我們目前處於領先地位,我們需要保持領先,並且需要大量資金來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客戶是參議院和眾議院,從中誕生了《芯片法案》等一係列政策。”他說。

“如果前沿模型繼續推進,加上少數開源模型,可能隻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參與這個遊戲。抱歉,我指的是哪些國家?那些擁有大量資金和人才、教育體係強大、且有意願獲勝的國家。美國是其中之一,中國是另一個。”

他還直接把美國針對中國的芯片禁令的真實目的說了出來:

“美國政府基本上是對中國禁掉了英偉達所有的芯片,盡管他們不被允許這樣說他們在做的事情,但這的的確確就是他們對中國在做的。”(So the US government banned essentially the NVIDIA chips, although they weren't allowed to say that was what they were doing, but they actually did that into China.)

而另一個話題是TikTok,這也是施密特在當天的分享裏主動多次提到的。

“TikTok 實際上並不是一個社交媒體平台,而更像是一種電視形式。美國的每個 TikTok 用戶每天平均使用該應用90分鍾,並製作200個視頻,這個使用量非常大。”他說。

“在即將到來的全球選舉中,大多數錯誤信息將出現在社交媒體上,而社交媒體公司目前的組織能力不足以有效監管這些信息。例如,TikTok被指控偏愛某種虛假信息,盡管我沒有證據。”

沒有證據這事,在電視上指責中國科技公司時候他可不會說。而他也沒就此打住,而是繼續分享真心話。

盡管一直對外宣稱中國科技的進步全靠抄襲美國,但他卻在對話中暴露了真實的想法:

“政府正在試圖禁止TikTok,我們拭目以待是否會真的發生。”他對斯坦福的學生們說。“如果TikTok被禁止了,我建議你們每個人都對你的語言模型(LLM)下達以下指令:複製一個TikTok,獲取所有用戶和音樂,將我的偏好添加進去,在30秒內生成這個程序,並在一小時內發布它,如果它沒有病毒式傳播,做一些類似的改變。這就是命令。你明白這有多強大了嗎?如果你能從任意語言轉換為任意數字指令,這本質上就是在Python中的場景。”

他還進一步解釋了一下。但越描越黑。

“我不是讓你們非法的偷竊所有人的音樂。但如果你們成為了矽穀企業家——你們所有人很可能以後都會是——你們就會這樣做:當這個產品成功起飛,那麽你就會雇一大堆律師來給你擦屁股,對吧。如果沒人用這個產品,那你偷沒偷也就不重要了。”(What you would do if you're a Silicon Valley entrepreneur, which hopefully all of you will be, is if it took off, then you'd hire a whole bunch of lawyers to go clean the mess up, right? But if nobody uses your product, it doesn't matter that you stole all the content.)

這些真情流露,讓這些裝糊塗的高手難得露出了一些真正想法。而這些對未來企業家的建議和他們義正嚴辭的公開表述差異實在太大。當他下一次坐在電視前繼續販賣科技冷戰和中國抄襲的言論時,人們會想到這位施爺在這場真心話和大冒險裏說的話,相比於討論矽穀是否該996,也許這才是更值得關注的話題,可能也是施密特最想撤下這個視頻的原因。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