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一個字重新打印一本”?為何會有辦事人員寧可浪費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錯一個字要重新打印一本?微信公眾號“半月談”7月30日晚文章提到,近日,在江西省一個會上,一位省領導對處理文件材料的浪費現象提出批評,“就一個字,用筆改下就行。小賬也是賬啊,這種錢亂花,別的錢也可能大手大腳”。

“半月談”還列舉了這些浪費問題:有的A4紙打印隻打單麵,明明普通打印就可以,非要上彩色打印;有時就因為行間距、頁邊距、字體字號等問題,材料要整本整本重新打。

就此,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文章指出,隱性浪費何以普遍存在?一方麵還是意識淡薄。畢竟,相比於公款吃喝、超標配車等奢靡之風,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的“痛感”不強,一忙起來更是無暇顧及。加上這些細碎的辦公用品又是“公家”的,辦事人員既不用自己花錢,也往往無需遵守太多使用規範,久而久之就見怪不怪了。另一方麵,形式主義作祟。仍以打印來說,每到開會、迎檢、招投標,一摞摞材料都等著簽字、蓋章、入台賬。不少流程其實可以也已經線上完成,卻非要紙上留痕,且必須精益求精毫無瑕疵,為了形式而折騰,難免不造成浪費。



該文談道,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我們黨更是早就印發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要求提高能源、水、辦公設備、辦公用品等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無紙化辦公,減少一次性辦公用品消耗。既然要過緊日子,精打細算就理應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工作要求。這種要求不可能事無巨細,更多需要相關單位心裏有數,拿出自己的節約方案。比如,細致統計辦公用品消耗情況,根據具體需求不斷調適預算;對各類支出動態追蹤,樹立起“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規矩。

澎湃新聞注意到,近年來,全國多地已聚焦公文材料中的浪費問題。例如,部分地區在“過緊日子”的相關倡議中,統一提出節省打印複印用紙、雙麵印刷、能黑白打印的不彩打等。

在《人民日報》2021年報道中,調查顯示,紙張是辦公室最容易浪費的物品,水電能源、辦公文具等浪費也比較突出。“打印報告、資料的時候,往往都是單麵打印,背麵就浪費了。”在北京某文化單位工作的劉女士說,“還有就是修改方案時,可能隻有個別地方需要修改,有些人嫌麻煩每次都是重新打印,實際上也浪費了很多紙張。”

當內容出錯時,材料應該如何修改?

“綜合來看,文件材料在上會前需要更改的情況難以完全避免。”中國江蘇網8月1日文章提到, 一些改動,的確可以直接在材料上動筆,但辦會幹部也有擔心,萬一與會領導不了解情況,或是不喜歡手寫修改的材料,給出個“辦文辦會不夠嚴謹”的批評,那忙活半天還不如全部重印。本該人人反對的浪費現象,卻成為多數人權衡利弊後的選擇。可見,上級部門的意見反饋,是決定基層是否重視“材料浪費”的關鍵因素之一。隻有當大多數領導幹部都能對基層工作的不易多一份包容,對文件材料的“幹淨整潔”少一份刻板要求,對辦文辦會中的厲行節約給出足夠的褒獎,這樣的“獎勵反饋”才能讓基層有足夠的動力,著手解決“小材料”中的“大浪費”。


該文認為,如果說會議材料難免修改,那麽轉變對會議材料的認識就成為破題的方式。對上級部門而言,一方麵應加大對無紙化辦公的推廣力度,不涉密的材料文件盡量使用電子形式收發,從源頭上減少紙質材料的使用。另一方麵,確需紙質材料的,也要給不斷“升級換代”的文件材料“降降溫”。當前,裝訂成冊的材料匯編越來越常見,會上提供散裝材料就顯得“不夠規格”,還有很多材料甚至用銅版紙彩印。試問,如果把會議材料當作圖書來印製,誰還會在上麵動筆改?上級部門要樹立重實績、輕材料的導向,在會議、調研、評優等各項工作中,把會議材料過度包裝的風氣壓下去,為推行“材料裏的節約”營造良好的氛圍。

對基層部門而言,則要在材料的實用性上下功夫。材料是否有改動,精致與否,並不反映其真實價值。在蘇州工業園區展示中心裏,陳列著一張“循環再用”的稿紙,其中一麵上寫滿了塗塗畫畫的招商引資政策。就是這樣一張普通的稿紙,伴隨著招商引資小組完成了重要的招商任務。比起文件材料的外在形式,內容對現實問題是否有指導意義,才是真正值得關注的。基層部門該“卷”的,應是匯報材料的內容,是背後付出的努力、完成的實事,唯有此,才不至於患上“材料焦慮症”。當然,材料錯誤背後的人為因素也值得重視。黨員幹部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辦文辦會能力,通過耐心細致的努力,盡量減少材料中出現疏漏的概率。

廣州日報評論文章也提到,若純粹從經濟成本角度考慮,“錯一個字要重新打印一本”確實很浪費,完全沒有必要這麽“敗家”。不過,不知這位領導有沒有想過:下屬為什麽不敢這麽幹?假如他們這麽幹,將有塗改痕跡的文字材料擺在參會領導的桌麵上,將會出現什麽後果?遇上反對鋪張浪費、厲行勤儉節約的領導,他們可能不會說啥,甚至還會表揚這種行為;一旦遇上那些注重形式、喜歡摳細節的領導,他們不把辦事人員罵得狗血淋頭才怪。誰會為了算經濟賬而觸怒領導呢?

在這篇評論文章看來,在機關浪費的“大江大河”中,材料出錯重印隻是一朵“小浪花”,更多的是不出錯的浪費。因為行間距、頁邊距、字體字號等問題,丟掉打好的材料重新打印,浪費不浪費?一個單位開個內部會議,20個議題就要20份材料,厚厚的材料人手一本,開完會就隨手丟棄,浪費不浪費?有的單位無紙化辦公之後,既要填電子版,還要打印紙質版,一樣都不能少,浪費不浪費?

文章還稱,撇開正常辦公成本,就浪費而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無疑是“浪費大戶”。以檢查為例,一些無關緊要的項目完全可以看電子資料,為什麽非得打出紙質台賬(有時照片還要彩印)不可?“痕跡管理”積重難返,紙張浪費不可避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但費紙,而且還非常“費人”——寫材料、改材料已經夠累人,還要反複打印、裝幀,相當耗費人力。要命的是,會一開完,大量紙質材料便進入“輪回”之中,大量人力投入也成了“沉沒成本”。相比之下,人力浪費遠比紙張浪費成本更高。

一方水土一瘋人 發表評論於
就算沒錯一個字,隻要大大不高興,我們一樣要焚就焚,作者還得進來當五毛
行者無敵 發表評論於
大量人力投入也成了“沉沒成本”。
====================
小編學著亂用“成語”
charley3 發表評論於
以前和一個國內的同學討論過領導要文件的問題。在北美,基本就是一個email的事情。在國內,要打印出來送到領導辦公室。當時很奇怪,為啥一定用紙質文件呢?同學說是要向領導服務的,一個email,領導被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