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地方債務問題,中共中央正研究整合一個全新的地方稅種。 路透資料照
根據《第一財經》報道,中共三中全會的《決定》提出一個新的舉措,即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並為地方附加稅,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
據中國財政部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國內增值稅和國內消費稅收入合計約8.54萬億元,按照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總計5%費率估算,兩者理論上收入大概為4273億元。再加上2023年5223億元城建稅,待合並稅費合計約9496億元。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此次中共三中全會公報有兩種解讀,有一解讀要放權給地方財政,另一則是加強中央調控,他個人比較傾向於後者。“最明顯例如之前提到的消費稅,基本上是中央完全統籌分配,中央汲取稅收後再透過移轉支付分給地方。換句話說,這也比較符合習近平所謂的全國一盤棋,所以放權地方幾率不大。”
台灣勵誌協會執行長賴榮偉對本台表示,這是在落實三中全會的《決定》之一,在深化財稅體製改革,處理中央與地方財政的關係。長期以來,中國的中央與地方之間稅收拔河,形成“一放就亂、一亂就抓、一抓就死”的惡性循環。
“中央如果放權給地方,地方經濟發展起來,可能出現地方政府不當汲取資源、侵害人民。政治麵而言,又會形成地方諸侯割據,這都是中央所不樂見的。”賴榮偉繼續說道,“一放就亂,所以中央又收回權力,再以稅收返還方式,將錢分配給地方。然而,一收即死,地方的經濟就失去了自主性,所以現在中央又打算向地方放權,讓地方去想辦法去搞活經濟。”
據報導,中共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署名《深化財稅體製改革》文章強調,“在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關係方麵,要適度加強中央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保持合理的中央財政收支比重,增強中央統一調度、指揮、管理經濟社會和發展的能力。”同時,“適當放權給地方,增加地方自主財力,鼓勵各地因地製宜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7月15日,行人走過北京中央商務區的辦公樓。(美聯社)
中國學者建議發放2萬億國債供地方使用
中國地方財政問題日益嚴峻,《華爾街日報》指出,經濟學家估計,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規模在7萬億至11萬億美元之間,約為中國中央政府債務規模的兩倍。由於此類融資不透明,債務總額就連中國政府也不清楚,但外界推估有多達8千億美元麵臨很高的違約風險。
《上海證券報》發現,今年上半年,中國全國地方債發行超3.5萬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逾1.5萬億元。專家估,預計三季度將迎來地方債發行高峰,發行規模在3萬億元左右。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在澎湃新聞訪問指出,目前,中國房地產行業以及地方財政都呈收縮狀態,不扭轉這兩個部門下跌的趨勢,社會需求就很難提高。“發2萬億國債供地方政府使用,或許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但王國臣指出,光是前50大房地產商的一年內流動負債是10萬億人民幣,更遑論地方政府債務加上城投行的隱形債。就算發行2萬億國債也是杯水車薪。他說,中國如果不直接把“分稅製”取消,地方因財、權不一致,一定會出現赤字。這也是為何從2015年至今,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處理地方債務問題。
王國臣:“這兩年可以看出,中國中央財政占全國財政支出比例不斷地往上升,因為地方沒錢。第二是中央撥給地方的移轉支付越來越嚴格,現在都是指定用途還要考核,中央集權日益嚴重,中央要管到地方各項支出。所以習怎麽可能會開倒車,讓地方的財源增加,去做地方想做的事情。”
改革開放後“權力下放”,形成“強地方、弱中央”的諸侯經濟。中共中央1994年采取經濟學者胡鞍鋼與政治學家王紹光撰寫的《國家能力報告》分稅製建議,地方和中央開始按稅種劃分收入來源,影響中國全國、稅源集中、收入較大的稅種被收歸中央。
李稻葵建議發萬億消費券 企業回暖稅收即增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近日參加一場研討會,建議中國財政拿出5000億到1萬億發消費券,支持民眾消費。他以上海2023年4月份的經驗為例,上海市給出了1塊錢的消費補貼帶來了4塊錢社會零售上升。“(如果)拿出1萬億中央財政補貼消費,最後帶來4萬億的消費上升,消費上升後馬上帶來企業回暖,稅收就能上去,中央財政不用花太多錢”。”
賴榮偉表示,中國目前陷入通貨緊縮,中國民眾近幾年消費意願並不高,加上中國的企業爭相生產同值性過高的產品,造成存貨過多,又陷入削價競爭的循環,更難刺激老百姓有消費欲望。
王國臣分析,中國之前推出家電“以舊換新”,而不是直接發錢讓民眾消費。但民眾必須先掏錢買家電再申請補貼,大多數人根本拿不出錢,效果也就打折。至於發放消費券具有乘數效應,才能發揮邊際效果。“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而言,政府發消費券是一次性就用完,看不到任何基礎建設留下來,這符合中國現狀但不適合習近平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