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糧集團設在河北省保定市的玉米顆粒儲槽 路透社資料圖片
《經濟學人》分析指出,中國經濟近年受管理不善和房地產危機困擾,導致當局想擺脫資源密集型產業。但數據顯示,中國各項大宗商品的進口量卻在去年激增16%。根據Panmure Liberum銀行的估算,取決於不同大宗商品,中國2018 年以來累積的庫存足以滿足其年需求至少35%至133%。美國國防部前分析師柯林斯 (Gabriel Collins) 認為,如果把中國的囤積行為與其軍事建設進行對比,非常令人擔憂。
分析指出,中國國家統計局已停止發布許多大宗商品的庫存數據。但據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小麥和玉米庫存將在本季結束時分別占全球的51% 和67%,比2018年增加5到 10 個百分點。大豆是中國最大的農業進口產品,其庫存也自2018年以來翻了一倍,預計本季結束時將達至4200萬噸。
分析還指出,中國原油儲量自2020年以來從17億桶增加到20億桶。根據美國調查公司拉皮丹能源(Rapidan Energy)集團估計,今年年初以來,中國原油庫存平均每天增加 90 萬桶,這使中國庫存接近13億桶,相當於115 天的進口需求。而中國儲存天然氣的地下中心更在2010年至2020年間增長六倍,達到150億立方米,目標是明年達至 550 億立方米。摩根大通銀行預測,如果再加上中國沿海的十幾個液化天然氣儲罐群,其天然氣總儲量將在2030年達至850億立方米。截至春季,中國已儲存了250億立方米天然氣,相當於23天的消費量,而這還將在2030年達到28天,是五年前的近兩倍(15天)。
根據《經濟學人》報道,盡管中國是世界許多金屬的精煉中心,但其所需原材料大多依賴進口。而在能源方麵,雖然中國擁有大量煤炭,但仍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須進口40%的天然氣和70%的原油。2000年以來,公民糧食需求也從多半來自國內生產,到需要三分之一以上進口。意識到這一點,中國在冷戰結束時開始建立糧食和國防相關礦產的“戰略”儲備,隨後又在經濟繁榮頂峰期增加了石油和工業金屬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