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娃哈哈風波,看國有企業的內在矛盾
文章來源: 風靈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風靈
7月22日,娃哈哈發布公告稱,為確保公司的平穩健康發展,宗馥莉女士決定繼續履行娃哈哈集團的相關管理職責。至此,近期沸沸揚揚的娃哈哈風波告一段落。
之前,宗馥莉在7月15日發布了一封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宣布由於部分股東對她管理娃哈哈集團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導致她無法繼續履行職責,因此決定辭職,不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宗馥莉是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的獨女,宗慶後於2024年2月去世後,宗馥莉一直被視為娃哈哈的接班人。此外,網傳有前員工舉報宗馥莉侵占娃哈哈的巨額國有資產,杭州市上城區國資委表示正在調查核實。
在這場風波之前,包括我在內,很多人並不知道娃哈哈集團與國資的關係。但實際上,杭州市上城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持有娃哈哈集團46%的股權,是最大股東。創始人宗慶後僅持有29.4%的股權,是第二大股東。另外,娃哈哈集團工會持有24.6%的股權。
而宗馥莉辭職事件,正是突顯了國有企業的內在矛盾。宗馥莉的叔父宗澤後說道,宗馥莉在接班娃哈哈時不應該僅僅考慮如何擴大規模、如何賺錢和大刀闊斧地改變現狀,而應該首先考慮如何做好事、做慈善,以贏得大家的認可。因為從本質上講,娃哈哈的大股東是國家,如果股份全是宗馥莉自己的,她當然可以隨意決定如何操作,但作為國有企業的一部分,她隻是一個職業經理人,需要遵循國有企業的管理規定和標準。
那國有企業又是什麽規定和標準呢?米塞斯在1927年的《自由主義》一書中講得很清楚:
著眼於最大化利潤的公共企業當然可以利用貨幣計算,隻要大部分企業歸私人所有,就仍然存在市場並形成市場價格。其運作和發展的唯一障礙是管理者作為國家官員,不像私人企業管理者那樣對企業成敗有個人利益。因此,在作出關鍵決策時,不能賦予其獨立行事的自由。因為他不會承擔其商業政策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的損失,他處理事務就容易傾向於去冒那些真正的負責人(因為必須分擔損失)不願冒的風險。因此,必須以某種方式限製其權力。無論是受一套嚴格規定的約束,還是受製於某個控製委員會的決定或上級權威的同意,在任何情況下,官僚管理都一直會受到其不靈活和無法與時俱進隨機應變的困擾,這導致公共企業在各處都是從一次失敗走向另一次失敗。
也就是說,國有企業管理的主要原則就是限製其管理者獨斷專行,冒險行事。目前,宗馥莉在娃哈哈沒有股份,就算她繼承了宗慶後29.4%的股份,也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因為國家是大股東,要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就不能像私人企業那樣享有決策自由。
有人可能會說,一般的股份公司不是可以由沒有股份的職業經理人管理嗎?那為什麽不會有這種問題?
這是因為,一般的股份公司,私人投資者在投入其所有的資本時,已明確表明了可承擔投資帶來的風險和損失(隻要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規定)。公司因股東的投資獲得法人財產權。職業經理人獲得公司授權後,就可以公司財產來做商業決策,包括進行有風險的商業活動。
而國有資產並沒有真正的所有者,就不能做出承擔風險和虧損的授權(除了政策性虧損之外),對國有資產的要求隻能是保值增值。因為沒有所有者,也就沒人有權利說可以冒險和虧損,可以承擔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
因此,作為國有企業的管理人,除了想鑽空子侵吞國有資產的情況外,正常的風格就是循規蹈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果想大刀闊斧,大幹一番,必然會受到種種製約,正如宗馥莉所說,她管理娃哈哈集團的合理性受到了質疑。這種質疑即使不是國資那方直接提出的,也應是打著國資的旗號,她的叔父宗澤後言中就有此意。
然而,國有企業的矛盾就在此處。市場商機轉瞬即逝,如果不能充分發揮企業家精神,警覺地把握機會,往往就會處於劣勢,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也就無從談起了。如米塞斯所說:“官僚管理都一直會受到其不靈活和無法與時俱進隨機應變的困擾,這導致公共企業在各處都是從一次失敗走向另一次失敗。”
事實上,因為國有企業的管理與發揮企業家精神存在內在衝突,大部分國有企業都是靠各種特權才能保持盈利,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金融、能源、通訊等領域的壟斷性國企不說,即使是在競爭性行業中,如蒙牛、伊利等有國資背景的企業,也享有許多有形無形的特權。“特權是一種製度安排,以犧牲他人為代價,有利於某些個體或特定群體。”犧牲他人,也就是犧牲了競爭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娃哈哈所在的飲料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娃哈哈集團也沒什麽特權,那為啥沒有失敗呢?有人深挖了所謂的幕後消息,原來宗慶後和宗馥莉父女另外直接100%控股了多家關聯企業,如宗馥莉的宏勝集團就是其中的代表。這些娃哈哈的關聯企業包攬了娃哈哈的代工、原料供應和銷售等方方麵麵,所謂的娃哈哈集團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娃哈哈”這一商標。爆料人也同樣質疑,這是不是架空了國資,侵占了國有資產?
這實際上是宗慶後父女發揮企業家精神所必須,通過設立大量的外部關聯企業,使得國資雖然持股,但並不真正參與經營管理。而近年來,娃哈哈集團整體上也維持了相對穩定的收入,從而保障了國資的利益。至於宗氏父女從中賺到了錢,那是市場是消費者給予的回報,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沒啥好嚼舌根的。
娃哈哈一場風波,算是有驚無險,宗馥莉繼續履行管理職責,是個不錯的結局。各方應該是有了共識,在市場競爭上,還是要把企業家而不是國有資產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