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不如大專?普通年輕人的出路在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格致君,作者:格致君的後花園,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最近又有一位專家大放虎狼之詞。

經濟學家向鬆祚認為今天我們大部分的大學畢業生,就相當於80年代90年代的中專生、大專生,去送外賣不虧。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在這位專家之前,還有幾位專家對年輕人提出了一些不知人間疾苦的建議:

清華教授許憲春覺得年輕人應該將閑置的房子租出去,有私家車還可以出去拉活,以增加收入。

北大教授、攜程創始人、人口專家梁建章建議年輕人如果暫時找不到工作,可以先去結婚生娃。

廈大教授趙燕青表示應該對不生娃的年輕人進行罰款處理,不能生娃的人就不能享受買房、退休養老等政策。

經濟學家陳浩認為國內的家庭平均總資產在300萬很正常,誰家還能沒有50萬?

經濟學專家李劍閣認為工人的待遇不應被提升,我國勞動力便宜是一大特色,更能夠吸引更多的外國企業聘用。

……

用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PUA年輕人,磚家們真的有點居心叵測了。

一、中專的前世今生

現在說起中專,基本等同於學渣的代名詞。

沒考上高中進了中專的孩子在當下的社會語境看來,基本就是沒有出人頭地的希望了。

但三四十年前的中專可並非如此。

首先,中專畢業包分配。

當年讀中專的性價比,基本等同於考上985和211,培養的是中級管理人員和中級技術人員。

所以,彼時中專文憑的含金量與現在的本科生,更確切地說,與現在的普本,不可同日而語。

中專生畢業後會直接分配到各個機關和事業單位,身份是公務員或者事業編。這跟如今外賣小哥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根本沒有可比性。

其次,考上中專並不容易。

三四十年前,各地區的中專招生名額都不多,能考上中專的,大部分都是初中時期的學霸。在初中階段學習好的那一批人,會優先被中專錄取。進而通過快速培養提前上崗,為國家所用。

這樣的培養邏輯顯然與當下的義務教育完全不同,畢竟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人才資源極度匱乏。

換句話說,當年在大部分情況下是考不上中專的人才會選擇去讀高中。

並且,讀中專還有補貼。

當年,考上中專後,國家會給補貼糧票和一定數目的生活費用。但讀高中可沒有任何補貼。而且由於學製更短,參加工作的時間也更早。

再考慮到當年中國普通家庭的收入水平,供一個全日製脫產高校生可是一筆相當大的費用。

讀高中和中專的性價比,高下立判。

而直到90年代以後,隨著大學本科的大規模擴招和中國國力的提升,國家的培養方向改變:把更多的教育資費分配在了學術型人才的培養上,不再強調短靈快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中專的地位才大幅下降。

所以,如果僅從就業的角度出發,現在的一本高校畢業生,甚至985、211院校的畢業生,也不一定比得上以前的中專畢業生。

能考上中專意味著包分配、減免學費,甚至還能分房子、獲得城市戶口……而現在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大家都有目共睹。

多少985“高材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淪為“家裏蹲”,然後繼續卷考公、卷考研,為的不正是三十年前中專畢業生手裏捧著的那個“鐵飯碗”。

二、學曆貶值剛剛開始

之前知乎有篇帖子,說的是:

1977年,爺爺考上中專,轟動了全縣。

1992年,爸爸考上大專,班主任親自送錄取通知書!

2017年,我考上本科,還是985,隻是全家吃了一頓烤魚。

爺爺畢業後,把一家人帶進了城!

爸爸畢業後,給一家人在一線城市買了房!

我畢業後,趕上疫情,現在已經失業半年。

我現在很迷茫,是繼續找工作?還是考研?

改革開放40餘年來,中國的GDP從1977年的世界排名第9,躍升至當下的世界排名第2;經濟總量從占世界比重的2.4%到2023年占世界比重的17.2%。

這個疾馳的經濟增速,必然伴隨著社會觀念和結構巨變,這也就造成了帖子中祖孫三代際遇的大相徑庭。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知識真的能“輕而易舉”地改變命運。

哪怕是一個中專生,都是國家亟需的人才。因為彼時的中國還有著大量的文盲,知識分子、技術工人等人才資源實在是太匱乏了。

但40年後的今天,知識隻是知識,再想通過知識跨越階層、逆襲改命,難度係數陡增。

我們來看一組鮮明的對比:

根據教育部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2024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同比2023年增加了21萬。

大學生從二十年前的280萬人,一路狂飆到現在1179萬人,無論如何也談不上稀缺了。

不稀缺的東西肯定“價格”低,除非你把自己弄成稀缺的,比如考上清北和藤校,可大部分人是真的考不上。

那就加碼考研,但碩博士一樣不好找工作,畢業後的工資,也不見得就比本科強。

沒日沒夜地學習、考試,累死累活20年下來,可能最後連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更別說走上人生巔峰了。

尤其在這兩年,大廠名企的高薪崗位其實是急劇縮水的,這進一步加劇了人才的內卷。

不過,放眼全世界來看,頂級名校依舊是跨越階層的必備敲門磚。伴隨著內卷加劇,雖然考大學變得容易了,考名校卻會越來越難。

有數DataVision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22年,“985”高校的錄取率從1.73%下降至1.38%。

所以如果是家境普通,且天賦不高的孩子,讀書的天花板也就是普本的一紙文憑。

這樣一張文憑,無論是就業還是繼續深造都沒啥含金量,慢慢地,大家也就開始對學曆“祛魅”,去功利化。

大家發現了沒,當下我們所處的拐點,正是若幹年前的歐美發達國家所經曆的:教育從掃盲到普適化,再到精英化。

大學生=天之驕子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複返了。

我想,文章開頭那位把當今大學生與八九十年代中專生、大專生劃等號的專家,無非是想告訴大家,要放下身段、躬身入局。

三、普通年輕人的出路

道理雖然大家都明白,但作為一名沒有任何Buff的普通青年,卷高考卷名校,是我們手裏唯一一張牌。

如果連這張牌都沒有性價比了,普通年輕人的出路又在哪?難道我們讀了那麽多年書,刷了那麽多道題,起早貪黑地補課學習,就是為了進廠擰螺絲、畢業送外賣?

其實古往今來,能不能賺到錢,向來跟學曆沒太大關係,隻和兩件事掛鉤:一是具有稀缺性,二是這個稀缺性有人買單。

那麽作為一名平平無奇的普通年輕人,如何獲取這樣一種“稀缺性”呢?

首先要從思想上對專家、領導、家長祛魅。

因為這些享受了時代紅利的“前輩”所給出的人生建議未必再有參考價值。事實已經證明,過去那條靠學曆逆襲,靠上班致富的路徑已經被打破了。

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言:在一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變化本身,而是仍然以昨天的邏輯行事。

即便你是985本碩畢業,大概率也是做著消耗型的工作,消耗了你的時間和精力,但所獲得的提升,或者能匹配給你的職位依然是“基礎的”。

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經濟結構和產能轉型升級的節點。

等到新的經濟周期和科技爆發節點到來,當下的年輕人已經步入中年,新產能和新業態所帶來的新工作機會不會落到當下這批處於轉型期的年輕人頭上。

其次,在認清現實的基礎上,構建自己的人生觀。

好了,既然我們身處於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就要接受現實,不要再天天想著逆襲改命,也不要被公司和領導畫的大餅所迷惑。

拋開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先在社會站穩腳跟,這個時代其實最缺的是靠譜的人。

認真工作但別過度工作、別PUA自己,一定要保持一個健康的身心,遠離猝死和抑鬱。

同時,該存錢就存錢,做好自己的財務規劃和風險預警,別為了焦慮和從眾付費。

最後,多讀書,保有一項愛好。

這個時代叫別人多讀書,就如同給人端上一碗上世紀的雞湯。

可即便老套但卻最湊效:它能讓你識別出互聯網上那些販賣二手知識的冒牌大V,能讓你少當幾回韭菜,也能讓你少些人雲亦雲,少些盲目站隊,多些批判性、獨立性的深度思考。

愛好就更好理解了,它既是你前半生的多巴胺來源,也是你後半生的職場“兜底”。

畢竟,每個普通人的逆襲點,大概率就是自己最喜歡、最擅長、做起來最不費力的那個領域。

如果你在自己擅長且熱愛的領域都贏不了,那你在別人擅長的領域就更沒戲了。

所以結論就顯而易見了,對於沒啥試錯資本的普通年輕人,咱們的成長路徑就是個“退而求其次”的過程:

學生時代如果能卷進一個名校當然最好,步入社會起碼能有個不錯的起點;但考不上也正常,畢竟985錄取率隻有1.38%,絕大部分人都考不上。

那最好就有個愛好,既讓自己有個精神寄托,又給自己未來的“爆發”埋下了一顆種子。

畢竟絕大部分人本質上就是既不甘心、又沒行動力,白天口嗨、夜裏做夢。

如果無論是天生的資質還是後天的努力都平平無奇,最終就會在焦慮糾結中羨慕嫉妒別人的生活,渾渾噩噩混過自己的黃金年華。

然後結婚生子,把自己出人頭地的期望綁架給孩子,開啟雞娃的後半生……

當然,一切一切的基礎還是有個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強健的身心才是人生逆風翻盤的“根基”。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