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後 中國官員承認經濟政策麵臨“複雜矛盾”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定調“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但未發布任何令人振奮的經濟刺激對策。中國官員星期五(7月19日)坦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麵臨許多“複雜矛盾和問題”。這表明了未來政策實施將充滿波折。

為期四天的三中全會星期四(7月18日)落幕後,官員們提出一係列看似矛盾的承諾,從實現工業體係現代化的同時擴大內需,到刺激增長的同時抑製債務風險,且未說明計劃如何解決這些政策目標之間的矛盾。

人們越來越擔心,如果不進行結構性改革、讓消費者在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了支持工業現代化和全球影響力的目標,債務將繼續超過經濟增長,推高風險。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星期五在新聞發布會上承認了挑戰的存在。

“推進中國特色現代化麵臨許多複雜的矛盾和問題,必須克服多重困難和阻礙,”唐方裕說。

“改革越是向縱深推進,觸及的利益矛盾越是複雜尖銳,”唐方裕補充說道。

中國政策中的矛盾存在已久,包括提高製造業附加值、增強社會保障、放寬土地使用和改善地方政府稅收收入等。

但做出艱難選擇的任務日益緊迫,因為中國經濟正麵臨多重挑戰,包括低靡的房地產市場、通縮風險、外國提高關稅、地方政府債務危機。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研究主管朱利安·埃文斯-普裏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警告,“高負債水平加上不斷增加的通縮壓力,最終可能導致日本式的低增長和極低通脹。”

“令人失望”

三中全會發布的初步聲明大量延續現有政策,令一些經濟學家感到失望。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同樣的產業政策,同樣的觀念。”

“真的沒有任何方向上的變化,沒有以消費為主導的增長,沒有一句提到市場力量的作用,什麽都沒有。這真的令人失望。”

澳洲蒙納士大學商學院教授史鶴淩提出類似觀點。他告訴美國之音,此公報通篇內容“令人失望”,對於如何提振中國消費者信心、應對外資出逃等外部挑戰,或揭櫫經濟新思路等重要方向付之闕如,仿佛撰稿者已“躺平”。

中國股市星期五表現持平,略高於2024年初創下的五年低點,這顯示全會未能提振投資人的情緒。

中國預計在未來幾天發布一份包含更詳細政策計劃的文件。

供給與消費

2013年的中共三中全會曾聲稱將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包括使內需消費成為增長動力的目標等。但在幾年之內,中共開始倒退,然後走向新的方向。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國家安全的考慮將中國推向相反方向發展。共產黨決定以黨為核心,政府近年加強了對科技、金融等廣泛經濟領域的監管打擊。

習近平去年提出新術語“新質生產力”作為新的增長動力,希望通過科學研究和技術突破實現工業擴張,使中國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然而此政策方向再次繞開了消費者,全會重申了這點。

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學家哈裏·墨菲·克魯斯(Harry Murphy Cruise)說,在擴大經濟供給和促進家庭支出之間仍存在緊張關係。

“公報主要集中在‘新質生產力’、‘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民生的支持直到尾聲才提及。”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