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曝出一份猛料。在美國製裁下,英偉達預計在今年,對中國出口100萬顆AI芯片,總價值約90億英鎊,折合人民幣就是900個億。根據美國政府的禁令,英偉達不能對中國出口頂配版的H100和A100芯片。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英偉達特意推出了一款閹割版的,中國定製版的H20芯片。
和H100相比,H20的性能隻有前者的15%。也就是說,它80%的算力都被閹割掉了。可就是這種閹割版的H20芯片,都要靠搶才能買得到,國內都是加價出售,一枚就要11萬以上,最高可以賣到15萬一枚。英偉達真的把芯片賣得比黃金還要貴了,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是當代最強的超級印鈔機。為什麽中國要搶購閹割版的H20芯片?關鍵就在於技術差距太大了。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在AI算力芯片方麵,中美之間的差距有多大。簡單地說就是,被閹割了80%算力的H20芯片,放在中國市場,依然是天花板級別的產品。像華為的升騰910B算力芯片,已經是中國最強了。但英偉達最強的B200芯片,運算速度是升騰910B的14倍以上。這就意味著,在訓練AI大模型時,英偉達B200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能夠處理的數據量也更大,而能耗卻更低。
但和中國特供版的H20相比,華為的升騰910B性能則要強大一倍。那為什麽中國公司不增加采購華為的升騰910B芯片呢?這是因為,華為的芯片產能受限,根本供應不上來。而且,華為自己在AI大模型中,也有著強大的競爭力。作為華為的對手企業,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大模型訓練狀態,被華為所知道。
華為與英偉達很不同的地方在於,英偉達隻賣芯片,不做大模型。真正大規模采購升騰910B芯片的外部大客戶,主要就是百度了,一次性采購了1600枚。除華為之外,寒武紀也發布了思元370芯片,但算力達到英偉達A10的水平。在AI芯片領域,除了華為,其他沒有一家能打的。可華為芯片卻又受到製裁,無法得到台積電代工,產能受限,跟不上來。英偉達卻能依托於台積電代工,大規模量產。
台積電之所以不害怕華為,就是因為,它跟華為根本就不是競爭對手。華為是搞芯片研發的,而台積電是搞芯片生產的,是合作方,而不是競爭對手。台積電擁有全世界最頂尖的光刻機,而華為一台光刻機都沒有。台積電真正的對手,是中芯國際。
既然H20性能被閹割得這麽厲害,為什麽中國企業還要瘋狂地搶購呢?這就在於,AI大模型產業的垂直應用化了。在AI產業剛爆發時,是ChatGPT這種通用大模型,一炮而紅,迅速引爆了全球AI產業的風暴。可通用大模型有三大難點:
一是,太燒錢了。為了扶持OpenAI,微軟投入了100億美元。這個燒錢的級別,直接就把其他創業公司的路全給堵死了,沒有一家創業公司能拿出100億美元來燒,即便是OpenAI也要背靠微軟這棵大樹,才活下來的。也就是說,通用大模型隻有超級大廠才玩得起,小型創業公司從一開始就出局了。
二是,數據量太大。越是想要包羅萬象,做到通用化,就越需要海量的數據。OpenAI自己沒有數據,全靠微軟提供數據。
三是,需要海量的頂尖AI芯片支持。算力不夠大,根本處理不了複雜的數據庫。OpenAI可以買到英偉達的頂配版AI芯片,可中國隻能買到閹割版的中國特供芯片。在芯片這條路上,通用大模型就被堵死了。
那中國怎麽辦呢?這不隻是中國的問題,也是美國的問題。當你沒有足夠多的錢,沒有足夠多的頂級AI芯片,也沒有足夠多的數據量時,你該如何打開AI時代?答案就是,垂直應用。
不要做通用大模型了,直接做垂直大模型。比如,你要做自動駕駛,你就專門搞一個自動駕駛的大模型,隻需要處理全國的交通數據就夠了。你要做一個自動送餐機器人,你就根據餐飲場景,專門做一個送餐大模型。你要做電影渲染大模型,你就專門做一個AI電影渲染的大模型,還有專門的繪畫大模型,寫作大模型,農藥噴灑大模型等。
它是緊跟產業的,垂直化的,拿來就能用,賣出去就能賺錢的。因為你垂直了,所需要的數據量變少了,所運行的場景也變小了,那你需要的算力就不需要那麽多了。相反,你還能在垂直領域,對美國實現彎道超車。因為ChatGPT是大而全,而垂直大模型則是小而精。在專業化領域,垂直AI大模型優勢更大。
這就是中國企業大量采購閹割版H20芯片的根源所在,是AI產業的生態變了,整個市場不再追求大而全,都在走投資少,算力需求小,芯片性能要求低的,卻依然能夠適應於各個垂直市場的,小而精的路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