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開幕,看點在哪?難點何在?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和他的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員。

備受各界矚目的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作為中共審議並通過重大政策和經濟改革方案的平台,三中全會曆來就頗受關注。今年的三中全會史無前例地遲到大半年,且正值中國麵臨房地產危機、高青年失業率、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下滑和地方政府債務激增等經濟難題。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和國際地緣政治的緊張升級讓這些挑戰難上加難,此次會議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外界對三中全會“放大招”期待不高

但西方輿論對會議宣布經濟改革“大動作”的期待普遍不高,中國官方學者也一樣。

“很多人對三中全會有很大的期待,希望再來一撥改革、放大招,”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姚洋在6月的一次演講中說。

“我告訴大家,這就是你們所想當然的東西,中國重要的改革在90年代都完成了,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再什麽改革,而是鞏固90年代改革的成果。”

他表示,“改革開放就是40年,2018年之後我們叫新時代,新時代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對改革開放的第二個20年所產生的問題進行校正。”

甚至是中國總理李強,他似乎也暗示三中全會不會“放大招”。他6月在出席大連的“夏季達沃斯”時稱,處於疫情恢複期的中國經濟需要“固本培元”,不是“下猛藥”的時候。他的“不能下猛藥”一說被中國全網下架,觀察人士猜測這正是因為北京不希望三中全會被潑冷水。

“習近平將繼續堅持黨管一切、金融去風險、技術自力更生和投資為主的產業政策。但他或許能帶來‘積極的驚喜’以應對生產力低下、地緣經濟限製、房地產危機以及地方政府財政困境等問題,”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援引一名前中國政府高官寫道。“然而,這些驚喜將是適度的,更強調逐步改進而非突然的突破。”

商業谘詢公司榮鼎集團刊文表示,三中全會不是提出詳細政策建議的場所,也不是提出短期經濟刺激措施的場所。該機構指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財稅改革、調整土地配額分配、電力體製改革和放鬆某些行業的外資限製等等,都是北京麵臨的一些改革議題。而三中全會的關鍵問題在於北京能否向外界表明它能將這些改革措施融合成一個盡快扭轉中國經濟下滑之勢的連貫計劃。

三場會議預熱三中全會

定調三中全會:6月27日政治局會議

會議敲定了三中全會的日期,宣布會議的主要議題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將審議通過相關的綱領性文件。

提出六大原則,包括堅持黨的全麵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製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麵依法治國,堅持係統觀念。

長遠政策?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

習近平在出席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後,前往青海和寧夏考察,期間反複強調“全麵深化改革”和“中國式現代化”。

回京後,習近平出席全國科技大會,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他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

6月25日,副總理丁薛祥在全國科技大會和兩院院士大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首次以中央科技委員會主任身份亮相。他號召要以“十年磨一劍”的決心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用新型舉國體製推進科技創新。

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丁薛祥。

人事變動?6月17日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延安召開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稱要“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解放軍去年曝出了重大的高層腐敗醜聞。前國防部長李尚福和魏鳳和,以及前火箭軍司令李玉超、副司令劉光斌和前副司令張振中等高級指揮官均被革職調查。

美國知名中國觀察家利明璋(Bill Bishop)在其新聞信Sinocism中指出,彭博社1月份援引美國情報機構評估報道稱,中國軍隊的腐敗問題嚴重到影響解放軍戰鬥力的程度,這次延安會議的召開似乎印證了美國情報機構這一評估的可信度。

哪些重點議題?

據路透社報道,北京的政策顧問表示,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概述以下幾方麵的政策:促進先進製造業、稅製改革以緩解地方財政風險、管理規模空前的房地產危機、提振國內消費和振興私營企業。

報道指出,三中全會麵臨著好幾個互相矛盾的政策目標。不光是西方經濟學家,中國官方的經濟學家也一直呼籲中國減少對債務驅動的投資項目和出口的依賴,開始重視通過刺激家庭消費來促進增長。中共在2013年的三中全會上承諾這麽做,但進展甚微。“這將需要通過社會福利和提高工資,將資源從政府和企業轉移到家庭,但這不利於削減債務和實現工業目標,”路透社報道說。

會議核心:“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在2023年首次提出的概念,自此與“高質量發展”雙雙成為席卷中國官方媒體的熱門詞,用於宣傳先進製造業和高科技相關的政府舉措。

觀察人士普遍猜測,圍繞“新質生產力”力推科學技術創新和自主將是這次三中全會的核心議題。

“北京已經堅定地轉變了其增長模式,從追求名義增長率轉向建設一個由創新驅動的、有韌性的經濟,以應對長期的地緣政治影響,”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發文表示。

“此次會議將為這一轉變給予最終的政治認可。”

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大會上明確提出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目標,稱高技術領域“正在重塑全球秩序和發展格局”。

他指出中國的“原始創新能力還相對薄弱,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製於人”,並呼籲突破集成電路(即通常所說的“芯片”)、工業母機、基礎軟件、先進材料、科研儀器、核心種源等“瓶頸製約”,以“確保重要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安全可控”。

他將“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列為需要瞄準的“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製高點”,並提到助力糧食安全的“綠色低碳技術”。

但問題在於,對高端製造業的優先關注將持續助推供給側增長,這無助於提升國內消費並加劇正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關稅戰的過剩產能問題。

“西方關稅有可能上升到北京不得不著手緩解產能過剩,但三中全會的議程可能會加劇貿易緊張局勢,”亞洲協會的分析指出。“畢竟,北京有一些非市場因素需要考慮——比如創造更多國內就業崗位和地緣經濟安全——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產能過剩。”

人事

據觀察人士的猜測,此次三中全會的召開比中共慣例晚了將近一年,很可能是疫情後經濟不振和一眾落馬高官的事件未有官方定性共同造成。

去年七月,北京解除了秦剛的外交部長職務。同月,火箭軍司令李玉超和政委徐忠波因涉嫌腐敗被免職。李尚福去年十月失去國防部長職務,並於6月27日因受賄被正式開除黨籍。中紀委在5月宣布對中國農村農業部長唐仁健展開調查。

-秦剛和李尚福

三中全會是習近平將這些官員從中央委員會中除名的機會。“黨章第42條規定,中央委員會必須以三分之二多數票確認涉及全體或候補委員的任何解職、留黨察看或開除的決定,”亞洲協會分析指出。

“政治局可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必須由中央委員會追認。全會幾乎肯定會開除李尚福,並可能會罷免其他四名幹部,但由於關於秦剛、徐忠波和李玉超的官方公告缺乏,導致他們的命運存在一絲不確定性。例如,秦剛可能不會被開除,而是被留黨察看,或者由於他的調查仍在進行中而不被提及。”

-董軍

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第14條指出,全會是唯一能夠增補新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的會議。去年底接替李尚福的中國現任國防部長董軍是否會被提拔到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也值得關注。

“北京已經錯過了將董軍提升為國務委員的機會,所以習近平可能會有效地降級國防部長,以懲罰軍隊的腐敗醜聞,”亞洲協會分析稱。

稅收和財政政策改革

旨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財稅改革也將是三中全會的另一個主角議題。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製改革”,引發人們對三中全會披露更多相關細節的期待。

中國目前麵臨最大的金融風險就是地方政府的財政危機。受房市低迷、房價下跌和三年新冠“清零”措施的雙重打擊,地方政府資金枯竭,債台高築。

中國地方政府承擔大部分的公共服務支出,但征收的稅收比中央政府少。但大幅削減服務或增加稅收,則可能進一步加劇民眾的不滿情緒,影響政權穩定。

據路透社報道,北京可能會考慮允許地方政府保留更多消費稅和增值稅這類財政收入。這旨在“使地方的財權與事權更相匹配,”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對中國官媒光明網表示。

中央和地方政府間的支出責任劃分可能作出調整,由北京承擔更多開支推動經濟增長,

亞洲協會分析指出,中央政府還可能幫助緩解地方政府在醫療保健方麵的支出,並引入全國養老金計劃。

“提高消費稅或引入物業稅等重大稅收改革是可能的,但考慮到它們可能對經濟信心產生的影響,這些改革的步伐可能會很慢,”該智庫認為。

房地產

外界將緊密關注中國政府出台何種力度的舉措扶持深陷危機泥沼的房地產。房地產業的低迷目前仍是中國經濟的最大威脅。

6月份的中國國務院國常務會議“聽取關於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和下一步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有關工作考慮的匯報”,明確提出了房地產“去庫存”的任務。這引發了人們對三中全會出台新措施和額外資金支持的期待。

北京在5月推出救房市“組合拳”,除了降低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等措施外,人民銀行宣布計劃設立3000億元規模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供地方政府和地方國企購買未售出的商品房庫存,用作保障型住房。

彭博社的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這是一個很有希望的方法,但迄今尚不足以解決問題的規模。” 他們指出,這比貸款將支付不到1%的未售出房屋庫存。

這類量化寬鬆措施也有風險,比如導致債務迅速上升、人民幣麵臨更多貶值壓力、通脹加快以及進一步加重國企和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

社會保障與福利

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是中國共產黨維持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全的重要保障。三中全會召開前的另一場風向性會議是習近平5月23日在濟南主持召開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主題正是“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與三中全會主題呼應。《人民日報》也稱這場會議是為三中全會做準備。

在濟南的這場座談會上,習近平稱“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讓改革帶給人民“獲得感”。

他承諾“多做一些有利於民生、暖人心、順民意的實事”,重點強調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辦事、托幼養老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

三中全會可能會出台鼓勵生育和降低育兒成本的政策;也可能進一步放寬戶籍製度,以進一步推動城市化和促進消費。

民營經濟和國企

在濟南的這場座談會上,私營部門有望得到一些鼓勵,但僅限於黨的經濟領導和官方對習近平工業優先事項的指導範圍內。

習近平在6月11日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號召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製度”。當中提到“要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麵領導,完善黨領導國有企業的製度機製,推動國有企業嚴格落實責任,完善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加強對國有資本監督管理”。

“習近平希望市場、企業家和各類公司在黨的優先指導和監管約束下更有效率地運行。因此,三中全會將通過削減地方保護主義、整合城市群和降低物流成本來建設‘全國統一市場’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改革,”亞洲協會預測稱。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