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金水河花25億整治後僅過了半年就塌方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國近日多地出現暴雨水災,鄭州曾斥資25億元為金水河河道貼磚,但整治工程竣工僅半年後就出現塌方。鄭州官方稱坍塌段不在整治工程範圍,步道受損是因為雨勢太大,然而官方的說法難以平息網民對工程質量的質疑。

中國多地近期遭遇暴雨襲擊,除了洞庭湖外,僅完成整治半年就已出現護坡坍塌的鄭州金水河河道,也成為網民關注的焦點。根據中國媒體極目新聞報道,鄭州本周的大雨後,在金水河與紫荊山路出現長約5米、寬約4米的護坡塌方,有大量泥土滑落,又引述當地居民說事發時雨大,但水位並沒有漲至塌方處。



鄭州居民:河道隻是漂亮不能排澇 民眾敢怒不敢言

鄭州居民鄭先生對本台表示,自從3年前鄭州發生720大水災後,特別關注與排水防治有關的消息。金水河去年底完工後他也曾去過現場看,覺得像麵子工程多於實用。

鄭先生說:“金水河在貼瓷磚之前是一條雜草叢生像臭水溝一樣的河道,在修繕後表麵看是挺漂亮,但是僅限於漂亮。設計上它沒有排雨水的管道,沒有起到防洪排澇的作用,導致每次有大雨,鄭州東部的低窪地區路麵就像河流一樣。”

鄭先生表示,消息出來後當地居民感到擔憂,也有對政府說花幾百億建海綿城市的承諾沒兌現感不滿,但敢怒不敢言。

鄭先生說:“不能妄議中央後,連說地方政府什麽或提個意見也有危險。他們不解決問題而解決提問題的人。在公園裏麵有很多老人都不滿,隻能借古諷今,說毛澤東時代如何好,不敢說現在的不好。在網上也不讓說話,在微信群隻要言論過了一點就要封群,有些人怕微信被封就自覺閉嘴了,這就是現在社會的現狀。”

官方解釋坍塌護坡不在整治範圍 網民不買帳

鄭州市城管局周三(7月10日)解釋,受強降水影響坍塌的護坡屬地鐵保護區域,不在金水河綜合整治工程範圍。事發後馬上派專家到場,相信是長時間的大雨造成,又說,已及時處理因大雨受損約90平方米麵積的步道。在官方解釋事件後,在極目新聞網站找不到金水河護坡坍塌的報道,隻有保留官方說法的報道。不過,原文報道的截圖和相關的相片,已被網民保存並在微博等平台轉發。博主們不接受官方的說法,繼續質疑花25億整治河道的工程質量問題。

博主“四萬公裏暴走哥”說:“鄭州的金水河改造曾經給河道貼磚而上過熱搜。投資這麽巨大,老百姓這麽關注的一項工程,哪些地方屬於它的範圍,哪些地方不屬於它的範圍,應該有個明示。總不能不出事兒就屬於,出了事就不屬於吧。”

博主“梅姐愛嘮叨”說:“要說你的工程質量過關,那半年時間突然就塌方了,說好的百年不遇,半年它就來了。我就納悶,完工後相關部門的專業人員難道就不進行驗收嗎?花了那麽多錢,現在就出現了質量問題,那誰來負責了?”

博主“石逗哥說事兒”說:“河裏的水根本就沒有漲到塌方的地方,護坡是怎麽塌方呢?步道又是怎麽損壞呢?難道是老百姓太重了,生生地把護坡給踩塌了,不禁要問,這25億到底花到哪裏去了?”

評論:事件凸顯巨款無監管必有貪腐的製度性問題

有關注事件的時事評論員王劍表示,事件反映在獨裁政府下,政府不接受社會監督,官方負責的基建工程不受監管,出現腐敗影響工程質量是必然結果。

王劍說:“不是質量問題,就是貪汙掉。中國的基建投資按最高標準設計和做計算,然後按最高標準撥款。你想想,動不動幾百億、上千億的資金,沒有監督,想怎麽弄就怎麽弄又沒有人管,可能最後20%到30%的工程款是拿來做工程的,然後大部分被貪汙掉,結果不就是1年都不到就崩塌呀。水災是最好的檢驗,衝一下你看能不能扛得住,扛不住的呀!最後是豆腐渣工程。”

對於這次網民批評沒有被官方屏蔽,中國獨立評論人士季風相信,與事件不涉及中央和政治敏感性有關。鄭州政府隻能屏蔽當地的言論,沒有能力處理非當地的帳號和言論。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