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車混裝事件後:進口油熱賣 家用榨油機日銷百台
文章來源: 時代財經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圖源:Pexels
“油罐車混裝”事件的熱度持續攀升,多家食用油企業下場回應與自查,以減少消費端對其相關產品的擔憂。
7月10日,魯花抖音直播間內,主播短時間內多次直播喝油,為品牌帶來一波熱度。同日,金龍魚也針對此前自媒體報道的混裝油罐車事件涉事貨車曾在集團旗下武漢、陝西工廠卸貨,再次進行回應。
消費端也有所反應。7月10日,有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不少消費者前往胖東來超市購買自營食用油,而門店回應,其部分自營食用油已經斷貨。
此外,時代財經注意到,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的進口食用油購買量開始增加。一位進口油品牌客服透露,店鋪近幾日的銷售量幾乎相當於此前一個月。
《新京報》報道的“油罐車混裝”事件主要涉及匯福糧油集團(以下簡稱“匯福糧油”)和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兩家公司也都對外發文進行了回應。中儲糧稱將進行全係統排查,匯福糧油則表示涉事的油罐車並非公司直屬,為采購商自己雇傭的車輛。
時代財經發現,目前,京東、淘寶等平台已經搜索不到“匯福”和中儲糧旗下食用油品牌“金鼎”的產品。據多家媒體報道,7月8日,金鼎淘寶旗艦店內,包括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等食用油產品均已下架,而截至7月10日,該旗艦店已無在售產品。
食用油企業發聲,魯花主播直播喝油
除兩家涉事企業以外,不少食用油品牌都受到波及。
在我國食用油市場,CR3是益海嘉裏(金龍魚)、中糧集團(福臨門)和山東魯花,這三家企業在2022年時的市占率合計超60%。
7月6日,中糧集團在微博做出回應,表示將開展全麵排查工作。
7月9日,在金龍魚方麵對散裝食用油運輸安全問題作出回複後,有自媒體稱涉事車輛曾到過金龍魚某工廠卸貨。7月10日,金龍魚再次作出回複,稱涉武漢工廠行程為該車注冊後第一次運輸,即裝運時為新車狀態;涉陝西工廠行程從裝車到卸車,形成了完整閉環,產品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魯花集團則在7月9日發布聲明稱,公司自有食用油專用罐車用於食用油運輸業務。裝油前對食用油專用罐車油罐內外壁進行徹底清潔幹燥。裝油後,對入廠食用油專用罐車進行逐車驗車、查驗鉛封,油品取樣檢測,不合格的拒收處理。
7月10日,藍鯨新聞報道,在“魯花食用油旗艦店”抖音官方賬號直播間,主播短時間內多次喝油以自證品質。時代財經注意到,下午3點多,“魯花食用油旗艦店”仍在直播,實時在線人數近2000人,其中,單價158.6元的5L*2桶菜籽油顯示售罄。
圖源:魯花食用油旗艦店截圖
飛瓜數據顯示,近30天,魯花食用油旗艦店的銷售額為250萬元-500萬元,7月9日當天,其銷售額在10萬元-25萬元,超過其5萬元-7.5萬元的日均銷售額。同時,魯花食用油旗艦店7月9日漲粉數約為1800人,也超過其近30日的日均漲粉數量443。
家用榨油機谘詢增加,胖東來自營產品脫銷
時代財經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不少消費者針對食用油安全問題發帖,其中部分選擇購買進口食用油,也有部分消費者開始自己煉油。在小紅書平台,家用榨油機的筆記超過1600篇。
袁璐在社交平台發布的“大家推薦安全的原裝進口食用油”帖子評論已經過千。不過,她告訴時代財經,自己準備煉豬油,“相信行業會迎來整頓,但在那之前想盡可能尋找相對安全的食用油過渡。”
據時代財經觀察,在淘寶平台,一款價格在500元左右的小型家用榨油機顯示在24小時內已有超過100人購買;另一款價格在750元的家用榨油機則顯示三天內有超500人加購。有淘寶客服也對時代財經表示,近幾日谘詢購買家用榨油機的消費者較以往多了不少。
張悅對時代財經表示,自己近期準備去香港購買食用油和醬醋等調料,“以前不常做飯,但是混裝油的事情曝出來之後,對外賣用的油不太放心,打算以後自己動手。”一位珠海的消費者則透露,自己在澳門一次買了3瓶食用油,價值在海關要求以內,“大概可以吃2個月,吃完再過去買。”
山姆和胖東來也成為一些消費者的選擇。一位北京的消費者表示,逛山姆時看到有人購物車放了很多瓶食用油。同時,社交平台也有不少山姆代購發帖稱可以代購食用油。
此外,據多位網友爆料,不少消費者在胖東來搶購自營食用油。胖東來許昌門店方麵回應媒體稱,搶購行為屬實,其自營花生油已經賣空,自營葵花籽油剩餘數量也不多。
與此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進口油“野性消費”的現象。
某進口油淘寶旗艦店的客服對時代財經透露,混裝油的事情發酵以來,店鋪銷量直線上升,“尤其是這兩天猛增,差不多幾天賣完了一個月的貨,現在店裏庫存已經不多了。”
某加拿大食用油品牌的淘寶旗艦店實時銷售數據也顯示,一款5升芥花籽油24小時內有超過300人購買,另兩款容量較小的食用油24小時內也均有超過百人購買。根據魔鏡洞察數據顯示,該品牌淘寶旗艦店店中食用油SKU超20個,前6個月的月均銷量為1600件左右。
在京東平台,canayiiy、日清等進口油品牌在菜籽油熱賣榜上的熱度持續上升,截至7月10日下午4時,熱銷榜前20名中,兩個品牌占了5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