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泳隊醜聞: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稱其自身無過錯
文章來源: NYT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中國遊泳運動員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奪得三枚金牌,並有望在下個月的巴黎奧運會上奪得更多金牌。
周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宣布該機構對於上屆夏季奧運會前藥檢陽性的中國優秀遊泳運動員做出不予處罰的決定不存在過錯。盡管此前有新細節浮出水麵,引發了對該機構如何做出這一決定的質疑。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任命的一名特別檢察官負責審查其決定,他表示,他認為該機構令這些遊泳運動員免受處罰是一個“無可爭議的合理”決定,並得出結論,認為該機構沒有偏袒中國。
但在其報告的附件中,檢察官指出,該機構的兩名頂級科學家表示,他們很難相信中國聲稱遊泳運動員是在無意中受到汙染的說法。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澄清自己不存在不當行為的決定,恐怕難以讓反興奮劑專家和其他批評人士滿意,尤其是美國的批評人士。他們認為,調查員埃裏克·科蒂埃是由該機構官員特意挑選出來的,而該興奮劑監管機構和中國一起掩蓋了2021年的陽性檢測結果。
在宣布這一消息的五天前,有消息披露,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已經對陽性檢測結果的處理方式展開了刑事調查。兩個多月前,《紐約時報》披露,在2021年東京夏季奧運會前幾個月,23名中國頂級遊泳運動員的心髒藥物檢測結果均呈陽性。
中國的反興奮劑機構將藥檢結果呈陽性的原因歸咎於一起大規模汙染事件。該機構表示,在這起事件中,遊泳運動員在參加比賽時下榻的一家酒店食用了酒店供應的食物後,無意中攝入了違禁藥物曲美他嗪。
盡管無法證明這些遊泳運動員如何或為何攝入這種藥物,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本應在各國未能妥善管理本國運動員時充當最後防線,但該機構卻基本接受了中國的一麵之辭,拒絕進行自己的調查或對運動員進行處分。
免於受罰為一些中國遊泳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上贏得獎牌鋪平了道路,其中包括三枚金牌。23名藥檢結果呈陽性的遊泳運動員中,有11人是參加本月巴黎奧運會的中國隊成員。有幾個人再次成為獎牌熱門人選。
在宣布檢察官的調查結果時,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負責人表示,該機構現在將把注意力轉向那些誹謗該機構的人。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主席維托爾德·班卡表示:“既然獨立檢察官已經確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對此案的處理不存在不當行為,該機構將與外部法律顧問一起,考慮對那些提出不實、可能具有誹謗性指控的人采取何種措施。”
他指責說,有關掩蓋事實的報道和指控“極大地損害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聲譽,損害了運動員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對該機構和全球反興奮劑體係的信心和信任”。
2022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任命的特別檢察官埃裏克·科蒂埃。
科蒂埃的調查範圍有限。例如,他的調查沒有探究中國最初如何處理這些案件的,也沒有對中國為洗脫那些遊泳運動員的罪名所用的信息予以研究。他提交的報告隻是一份初步報告;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表示,報告的最終版本不會在巴黎奧運會開始前完成公布,盡管涉及興奮劑案的一些中國遊泳運動員將參加比賽,其中包括幾名多次檢測結果呈陽性而未受到處罰的運動員。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總幹事奧利維爾·尼格利表示,最終報告將在“未來幾周內”完成,然後在9月份與該機構的管理委員會進行討論。他說:“我們清楚,報告將包含旨在加強全球反興奮劑體係的建議,我們對此表示歡迎。”
作為周二聲明的一部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公布了科蒂埃的報告及其附件。附件中包含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兩名頂級科學家在2021年進行內部討論的細節,當時該機構正在努力研究如何處理中國的陽性檢測結果。
根據附件,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首席科學家奧利維爾·拉賓說,他對中國聲稱的汙染背後的科學依據持懷疑態度,“中國在廚房或酒店員工中沒有發現服用曲美他嗪的人”。
根據該報告,世界反興奮劑機構負責製定禁用物質清單的首席科學家艾琳·馬佐尼說,當時她曾表示“由於在廚房發現的藥物劑量極小,她很難相信汙染說”。
但兩位科學家都表示,他們別無選擇,隻能接受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決定,因為他們無法反駁中國的說法。
根據該報告,拉賓認為“除了接受,別無選擇,即使他仍然對中國當局所描述的受汙染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選擇科蒂埃進行調查從一開始就招來了批評。科蒂埃曾任沃州總檢察長,與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和奧林匹克官員關係密切。沃州是瑞士的一個地區,多年來一直是國際體育運動的中心,也是多個管理機構的所在地。在中國遊泳運動員興奮劑檢測呈陽性時,負責審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情報和調查部門的官員提名他領導調查。
審計員雅克·安特南曾在科蒂埃任沃州司法部長期間在科蒂埃手下擔任沃州警察局長。在5月3日的電話采訪中,安特南表示,興奮劑檢測結果呈陽性這一消息披露後的幾天裏,他曾聯係過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最高級別的管理者尼格利,建議由科蒂埃來領導有關調查。
“我沒有推薦他;我隻是說,如果你需要人,這是個不錯的選擇,”安特南說。他說,他不知道該機構是否考慮過其他人來擔任這個角色。
當人們首次對科蒂埃的獨立性提出質疑時,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做出了憤怒的反應,稱“一位備受推崇的專業人士剛剛開始工作,就有人試圖詆毀他的誠信,這種做法越來越荒謬,其目的是破壞工作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