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和記者取得聯係":記者的退場意味深長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看到蘇州日報的這個報道,還是感覺很驚訝。

"家屬和記者取得聯係":記者的退場意味深長

這是這兩天全國最大的新聞,發生在蘇州。按說,正常的情況是,全國各地的記者都感到蘇州,而蘇州媒體由於天時地利人和,更會發出及時、詳細的報道。

也就是說,記者早就應該聯係到家屬了。

當然,我不是什麽外賓,對媒體的流程也大致了解。我不會天真地以為蘇州日報是“新聞媒體”,他們主要負責宣傳。而且,我也知道,實際情況一定是,記者或者有關部門早就聯係到家屬了。

在這種情況下,“家屬和記者取得聯係”,就不是簡單事實,而是一種相當特別的表達。它表明了兩層意思:第一,下麵所說的完全是轉述家屬意見,沒有一點媒體自己的態度,如果大家有意見,那也是家屬的事兒;第二,作為機構的媒體,並沒有主動做什麽。

這可能是新聞史上特別的一筆:媒體主動聲明自己和新聞保持距離,不沾染一點新聞的塵埃。

實際上,這不是蘇州日報才有的風格。但凡有影響的事件發生後,“外地媒體”還有可能報道一些(比如這次澎湃新聞就作了一點報道),而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本地媒體”,一定是缺席的。

這造成一種局麵: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成熟的機構媒體,正在失去和自己所在城市的聯係。他們可能報道遙遠的事,而對身邊的現實視而不見。

不光機構媒體如此,媒體工作的員工也是如此,他們高度保密,嚴守紀律。我們無法獲得蘇州的現場信息,昨天有市民在微博上發聲,自己前去送花被工作人員阻攔——普通市民不得不代理媒體的職責。

媒體和所在城市失去聯係,實際上造成一種真空:大城市短時間內積聚大量人群,像成都在過去15年多了1000萬人,人口規模超過2000萬。但是,每天發生那麽多事,沒有“可信的機構”把它呈現出來。

填補這個空白的,應該是各種動態的事件,有趣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以及城市人關注的公共議題——每個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真正的媒體。實際上從90年代開始,大城市都擁有了自己的都市報和電視台,但是現在已經失去了它。

這些公共性的缺失,會導致讓人不安的後果。我們對那個行凶者幾乎一無所知,這真有象征意義。

胡女士的去世,引發全國人民關注,很多人都在“發出聲音”,在天津,一個電視塔上出現了紀念她的燈光秀。這些“聲音”都是外部的,與其說是對蘇州沉默的注視和反彈,不如說是對自身處境的感知和表達。

在某個版本的通報中,胡女士被稱為“中國籍傷者”,其實我們每個人,又何嚐不是“中國籍傷者”呢。你必須發出聲音,才從“中國籍傷者”轉變到擁有姓名和人格,你才是一個“人”。

“家屬和記者取得聯係”,意味著記者的退場和消失。這是城市中的“新語法”,這是等待,也是真正的沉默。那些喊打喊殺的人,聲音洪亮到可怕的程度,這就是因為太多的人習慣於這種沉默。

我這兩天都在朋友圈表達了同一個意思:麵對這樣的局麵,要麽選擇移民,要麽你就得做點什麽,這是對自己負責。如果沒有發聲的勇氣,就不是在紀念,而是在消費胡女士的勇敢。

狄更絲 發表評論於
前有教會育嬰堂殺嬰,今有日本學校育間諜。100多年過去了,不同的隻是大清和後清而已。
jin_yin_hua 發表評論於
人家剛死了人,你想讓媒體自媒體堵住家門?樓主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從家人處最多能知道一下她過去的事,和整個案情關係不大. 家屬通過和記者聯係發表聲明這件事很正常,說明了他們以前就要接錯
蟹粉小籠包 發表評論於
自媒體沒有炒作博眼球的機會,狗糧們也找不到任何東西意淫。本來就是一個偶發事件,和美國發生的仇視傷害亞裔的案件數量相比連零頭都沒有。。。
還是老李 發表評論於
fguy 發表評論於 2024-06-30 01:54:51 無病呻吟, 別有用心。 這是在蹭此事的熱度嗎?
=============
全世界都是記者追新聞,中國是記者躲新聞,這是無病呻吟?你個傻畐
天涯散客 發表評論於
中國哪裏還有什麽媒體呢,隻剩下黨的喉舌了。
fguy 發表評論於
無病呻吟, 別有用心。 這是在蹭此事的熱度嗎?
Maui2021 發表評論於
連見義勇為者的家屬,都被維穩了。
sgbigsell 發表評論於
哈哈!北朝鮮。
obama_北美101 發表評論於
中國本來就沒有新聞, 隻有宣傳,樓主大驚小怪了!
Zhisou 發表評論於

據初步判斷是偶發事件,
然後就沒有正式判斷了。

把酒論思 發表評論於
管住嘴,邁開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