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75萬欠款難住了百億上市公司老總、東北前首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01、百億上市公司拿不出75萬?

“淨資產160多億的上市公司,竟然還不起75萬?”股民張方(化名)告訴「市界」,他投資的東方集團,近日被一家建築公司起訴並被申請重整了,原因是有75萬的工程款沒還清。

“對方的起訴理由是,東方集團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張方想不通,明明2023年財報中還顯示有166.88億元的淨資產,怎麽突然間連75萬元都拿不出了?

而張方自己,自2020年8月以均價5.5元/股的價格買入後,至今浮虧已接近9成。在張方的認知裏,東方集團曾是一家頗具實力的公司。

官網顯示,東方集團成立於1989年,1994年登陸上交所,是我國最早一批、也是黑龍江省第一家獲準上市的民營企業。

起初,東方集團主要靠建築工程和建材流通賺錢。1996年,它參與了新華保險的創立,並持有10%的股份,由此開啟了金融保險業的投資和經營。此後,東方集團又陸續成為了民生銀行、民族證券的大股東之一。2009年,東方集團成立了東方糧倉有限公司,經營範圍中因此多了農產品加工的相關業務。

巔峰時期,以東方集團為核心的“東方係”,是與劉永好的“新希望係”、盧誌強的“泛海係”等齊名的資本係族。又因為他們曾一同持有民生銀行的股份,所以在民生銀行的官網上,三家公司的老板還曾並列副董事長。

▲(圖源/民生銀行官網)

老板張宏偉,也是我國最早一批民營企業家之一,他1994年就登上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名列第二,也是當時首屈一指的東北首富。此後,他多次出現在各類富豪榜中,例如2018年以340億元人民幣位列胡潤百富榜第76位、2019年以33億美元當選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667位。這些記錄顯示,張宏偉不僅在東北地區,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富豪榜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就是這樣一家兼具實力和地位的公司,怎麽就淪落到連75萬元的工程款都還不上了呢?

這就不得不提,它與關聯公司“東方財務”的一筆存款糾葛了。

東方財務公司,是東方集團的關聯方,有股民稱其為東方集團的“內部銀行”。天眼查顯示,東方集團持有該財務公司30%股權。同時,東方集團的母公司,也就是張宏偉名下另一家叫“東方有限”的企業,持有該財務公司55.43%的股權。

今年6月18日,東方集團公告稱,公司在關聯方“東方財務”的16.40億元存款,出現大額提取受限情形。簡單說,就是這筆錢很可能收不回來。

“這增加了公司短期流動資金周轉壓力,對生產經營和償債能力產生不利影響。”東方集團在公告中提到。換句話說,堂堂上市公司連75萬都拿不出,其中就有這16億巨款被限的緣故。

消息一出,也立馬引起了股民的恐慌。投資人古北(化名)形容該舉動為“自爆”:“原本就是關聯公司的關聯交易,如今自爆一個模棱兩可的頭寸資金緊張,這怎麽看都像惡意退市。”在他看來,內部問題應該關起門來想辦法解決,而不是一紙公告了之,把10萬股民拖下水。

「市界」注意到,包括這16億元在內,東方集團常年將大比例資金存於該財務公司。2022年存於東方財務的資金數額,約占其賬麵貨幣資金50%,2023年這一比例提升至73%。

更重要的是,早在2023年底,“東方財務”的存貸比就已經高達131.61%了。

“存貸比,是用來衡量財務公司的資金運用效率和流動性風險管理能力的指標。一般來說,為了避免財務公司過度放貸而出現流動性風險,存貸比通常不得高於80%。超過130%,說明這家公司的資金鏈已經極其脆弱了”。一業內人士向「市界」解釋道。

實際上,東方集團的“窟窿”不止這些。2021~2023年,該公司3年累計虧損超過40億。同時還麵臨著債務違約、大股東部分股份被強製平倉、股價下跌與瀕臨退市等風險。另外,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東方集團及有關責任人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02、花100萬畫了個4億的“大餅”

東方集團作為民企中的佼佼者,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不可謂不輝煌。但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光輝散去後,推動其“爆雷”的多米諾骨牌,與老相識“泛海係”一樣,也是房地產。

以地產板塊兩家子公司情況為例,截止 2023 年底,子公司“東方安頤”的資產負債率達 121%,且連續多年虧損。而這家子公司的融資,一向依賴東方集團提供擔保。

另一家叫“北京青龍”的子公司,東方集團曾與之一同開發北京豐台區的“翡翠西湖”樓盤。雙方的合作開發款餘額為14.9億元,目前已計壞賬準備3.5億元。

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東方集團向母公司及部分子公司,累計提供擔保金額達33.19億元。“我們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對三者間的擔保合同及相關款項可能產生的信用減值損失金額進行合理估計。”針對東方集團2023年的財務報表,審計機構在出具保留意見時寫道。

也就是說,促使東方集團“爆雷”的直接原因,一方麵是3年虧損40億的“拉垮”業績,疊加上地產資產處置緩慢以及為關聯方擔保資金數額巨大,“累趴”了這家上市30多年的老牌企業;另一方麵,存於集團財務公司的巨額資金提取受限,不僅影響了公司還債安排,更直接斬斷了上市公司的流動性。

而種種跡象表明,東方集團的資金早就已經很緊張了。去年4月21日,東方集團收到了證監會黑龍江監管局的警示函,其中提到,2022年3月底,東方集團曾公告稱將以4~6億元的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票並用於注銷。但承諾到期時,東方集團卻隻回購了40.58萬股,回購金額100萬。

這一操作也被不少業內人調侃為“忽悠式回購”,畫個“大餅”,承諾回購4~6億元,實際上隻是象征性地花了100萬而已。所以,證監局把東方集團列入了誠信檔案。

“這恰恰說明公司的經營現金流實際上是非常窘迫的。”前述業內人指出,雖然東方集團賬麵現金超過50億,但短期債務也有90多億。“所以,這家公司可能是沒錢回購股票。”

時至今日,這份預示著現金流窘迫的警示函發出已一年有餘,東方集團做了哪些措施補充資金流?

從公告來看,這樣的舉動似乎並不多。“東方集團不僅沒有補充流動資金,在去年5月、7月、10月,還多次給控股股東、子公司提供擔保”,投資人張方舉例道。

但眼下,東方集團的流動性已危如累卵,為了解決資金難題,母公司東方有限和老板張宏偉都承諾,願意變現另外2家公司的股權,來緩解東方財務的流動性不足,借此保證東方集團這筆存款的安全性和流動性。

具體包括,處置東方有限和張宏偉所持有的“聯合能源”、UEP 風能公司的部分股權。同時,張宏偉此前曾以名下聯合能源18.57億股股權,為東方集團的23.5億貸款提供了股權質押擔保。東方集團在公告中提到,如果發生了因為“東方財務”的流動性問題,影響上市公司償還貸款的情形,張宏偉同意以這部分質押股權的處置款,代償上市公司的相關債務。

03、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近期暴露出的財務困境,不僅給上市公司東方集團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也無疑給張宏偉的商業生涯帶去了沉重的打擊。

從昔日掌控多家上市公司的輝煌,到如今深陷資金短缺和退市風險的困境,首富張宏偉的這場"滑鐵盧",不僅是他個人事業的挫敗,更折射出整個"東方係"商業模式的脆弱與風險。

前麵提到,張宏偉早年做建築工程起家,在此後幾十年的商海沉浮中,他創造了許多個第一。

1978年,趁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成立了東方有限。10年後,發起了黑龍江省第一家企業集團公司——東方企業集團;1994年,帶著東方集團成功登陸上交所,成為省內第一家上市民企。而名下的“東方財務”,也是我國獲批的第一家民營財務公司,批準時間非常早,在1998年。

鼎盛時期,張宏偉手中握有大量優質資產,包括,曾是新華保險的第一大股東、主營石油天然氣開發的聯合能源的第一大股東、上市公司錦州港的第一大股東,同時也是民生銀行的大股東。

此外,早年間曾紅極一時的家居建材連鎖企業東方家園,民族證券也就是合並後的方正證券,甚至是美國亞聯銀行,都曾有過張宏偉的投資印記。一言以蔽之,差不多在20年前,張宏偉就喊出了“市值要衝破 1000 億”的豪言。而在2000年前後,上市公司前50強的平均市值也不過才170億元左右。

那現在,東方集團的市值有多少?

隻有30億左右。

回看張宏偉和“東方係”的資本版圖,似乎總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比如新華保險,張宏偉和東方集團都曾對其寄予厚望。東方集團當時的副總關國亮,還曾掌舵新華保險8年之久。然而,2006年前後,在新華保險成立10周年之際,關國亮挪用公司130億資金的事情敗露,並被打上“中國保險第一大案”的標簽。

隨後,關國亮被免職。原保監會動用保險保障基金,從東方集團及其關聯方手中收購了所持38.8%股份。張宏偉的“東方係”也就被動失去了這隻“金飯碗”。

在民族證券的股權更迭中也是如此。東方集團曾是民族證券的股東,持股比例約15%。所以在2009年,石家莊商業銀行想要轉讓持有的民族證券6.81%股權時,東方集團是有優先購買權的。

但據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查明,當時一家名為政泉控股的公司,通過非正當手段迫使東方集團放棄了優先購買權。這也使得“東方係”在4年後,無緣從民族證券的控股股東那裏,接手61.25%的多數股權。

可以說,在這兩起交易中,東方集團都近乎早出晚歸空手回。

最近幾年,為降低經營風險,東方集團開始縮減毛利率低的大宗農產品貿易業務,進一步專注於農副食品加工業務,並重點推進海水提鉀項目產業化,希望能帶動產業結構升級。

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東方集團淨利潤扭虧為盈,同比上漲78.65%至1.72億元。這或許是今年以來,張宏偉得到的為數不多的好消息之一。

不過,恢複盈利的原因並非來自業務增長,而是銀行借款利率下調使財務費用減少,再加上優化人員及薪酬結構,壓降了管理費用的緣故。

1954年出生的張宏偉,如今正值古稀之年。他和“東方係”能順利渡劫嗎?

bpc2001 發表評論於
這個是和郭文貴牽扯不清的那個張宏偉?
zls88 發表評論於
賬麵上做的假賬你也信
柳小波 發表評論於
中國的普遍邏輯:憑實力欠下的錢,憑什麽要還?

就算有錢,強國人也習慣性的能拖就拖,能賴就賴,搞得整個社會的信用都極其的崩塌
llarry 發表評論於
賣給土工不是挺好
ajaja 發表評論於
中共自己都沒有契約精神何況這些企業?
涼亭 發表評論於
這種公司就破產算了,沒有契約精神的都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