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看中國 - 電動汽車與貿易形勢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中國江蘇連雲港等候裝船出口的比亞迪電動車。

中國的電動汽車出口激增。與此同時,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中國電動汽車產業也麵臨反彈。一些國家擔心中國電動汽車將淹沒市場及其國內生產廠家。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國都在采取不同程度的反製措施。中國總理李強敦促各國不要以綠色技術發展的名義采取貿易保護主義。眼下中國與諸多貿易夥伴的博弈仍在進行中。

李強呼籲他國勿行貿易保護主義

在中國進行了連續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導致中國經濟受到加諸自己的重創、經濟複蘇乏力、就業形勢吃緊、國內需求疲乏不振之際,得到中國政府大力加持扶持的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出口猛增。分析家們認為,中國政府如今仍是試圖通過擴大出口而不是擴大的內需謀求經濟增長。而電動汽車出口則是當前中國出口產業的最大頭。

然而,中國政府的這種以抑製國內需求同時大力擴大出口的貿易和經濟發展戰略受到中國諸多貿易夥伴的批評和反製。在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看似以勢不可擋的勢頭突飛猛進的時候,許多國家針對它們所說的中國不公平的貿易做法紛紛采取措施,使中國的上述戰略受到威脅。

6月25日星期二,中國總理李強在大連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並發表講話,透露出對這種形勢的擔心。美聯社以《在電動汽車出口被加征關稅之際,中國總理強烈批評貿易紛爭》為題發表報道說:

“中國總理周二在東北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批評貿易緊張局勢,並表示開放市場和綠色技術對於穩定全球增長至關重要。

“李克強在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各國應‘密切合作,反對集團對抗,反對脫鉤,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他說:‘我們不能為了短期經濟增長而放慢綠色轉型步伐,也不能打著綠色發展或環境保護的旗號搞保護主義。’

“中國在電動汽車出口方麵麵臨阻力,一些國家的政府擔心電動汽車出口會充斥市場並損害國內生產商。歐盟和加拿大等國正在考慮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附加稅。”

日本廣播協會NHK的報道說,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5日在中國大連開幕的經濟論壇上發表講話,強調中國製造的EV(電動汽車)正在為世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歐美國家批評中國的產能過剩和(政府補貼)扭曲了競爭。他表示他認為歐美的這種批評是不對的。”

數額巨無霸的電動汽車投資

美國和歐盟等中國的大貿易夥伴認為,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勢頭迅猛反映出中國的產能過剩,而產能過剩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原因是中國政府所主導或打造的產業政策以及與之相伴的投資及補貼。

6月25日,法國報道汽車產業新聞的網刊《汽車新聞》(Auto Infos)發表報道,標題是《2308億美元,或曰中國巨無霸的電動汽車產業投資》。報道說: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最近發布的一項調查說,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花費2308億美元(或超過2150億歐元)來發展其電動汽車產業,提供符合其雄心的資金。

“這是值得的‘成本’,即使它不是最不重要的......這種做法取得了成效:正如 AlixPartners 公司的一項研究顯示的那樣,在電動汽車市場上,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供應上,中國都占有重要地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2009 年至 2023 年間投入大量資金,規模達 2308 億美元。這一數額是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6 月 20 日發布的分析估算,而中國政府應是參與過這一分析估算。”

法國《汽車新聞》提到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調查是指該中心高級顧問兼中國商務和經濟董事項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發表的報告。該報告指出,中國電動汽車出口激增主要是兩個重要因素推動:一個是中國政府的經濟發展政策以及與之相配的大規模政府加持補貼;再一個就是技術進步使中國電動汽車價廉物美,在中國國內外獲得眾多買家。

報告寫道,“從 2009 年到 2023 年,我們估計中國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資助總額累計達到 2308 億美元。在我們分析的前 9 年(2009-2017 年),中國政府每年的絕對資助金額約為 67.4 億美元,因為該行業在那些年才剛剛起步。2018-2020 年期間,政府的援助支出大約增加了兩倍,然後自 2021 年以來又大幅上升。”

歐盟關稅加征還是不加征?

為了因應它所說的中國扭曲市場競爭的貿易做法,歐盟早些時候宣布要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不久之後,中國商務部宣布開始調查歐盟的豬肉是否以不公平的低價傾銷到中國。這一調查可能導致中國對來自歐盟的從豬排到醃豬腸等數十種產品征收關稅。

但在本星期,中國又放風說希望通過談判使歐盟放棄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加征。路透社6月24日星期一報道說:

“據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報道,北京希望歐盟在 7 月 4 日前取消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征收臨時關稅的計劃,此前雙方同意就可能的妥協進行談判。

“歐盟對進口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征收高達 38.1% 的臨時關稅將於 7 月 4 日開始生效,歐盟將調查它所說的中國過度和不公平的補貼。……中國商務部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在中國政府要求歐盟取消對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之際,日本媒體《日經亞洲》以《德國汽車製造商向歐盟領導人施壓,要求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關稅》為題發表報道說:

“德國汽車製造商和行業協會呼籲歐盟委員會 (EC) 撤回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懲罰性進口關稅的威脅,稱此舉損害了當地產業,危及他們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能力。”

中國和歐盟先前也曾經圍繞太陽能電池板的問題發生過貿易爭執,歐盟指責中國政府的大力補貼扭曲了市場競爭,導致歐盟國家的生產廠商受到嚴重損害。歐盟要對來自中國的太陽能板征收關稅,以糾正扭曲。中國隨後威脅采取報複措施。

2013年,歐盟在德國的大力推動下跟中國達成了妥協性協議,避免了因太陽能發電板而跟中國這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發生貿易戰。

中國太陽能發電板隨後得以大舉出口歐盟國家,歐盟國家的太陽能電池板產業如今奄奄一息。

路透社早些時候報道說,“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歐洲各國安裝的絕大部分太陽能電池板和零部件都來自中國。在某些情況下,這一比例高達 95%。歐洲國家的公用事業和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商通常不支持對來自中國的進口施加限製。”

多國應對中國的舉措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甘思德在6月20日發表的報告說:“2024年6月1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17.4%至38.1%的臨時懲罰性關稅。歐盟此舉是繼拜登政府於5月中旬對一係列來自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征收關稅之後采取的,其中包括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100%的關稅,對電動汽車電池征收25%的關稅。”

對中國電動汽車大舉出口予以防範的不僅是歐盟和美國。6月24日,美國財經新聞機構彭博社報道說:“加拿大正在限製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的進口,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的政府尋求在貿易問題上與拜登政府保持一致。”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中國的電動汽車生產廠商先前著眼於這一點,力圖在墨西哥設廠生產汽車,以利用美國與墨西哥的自由貿易協議向美國出口。

但早些時候(4月18日),路透社以《麵臨美國壓力的墨西哥將停止向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提供激勵措施》為題報道說:“三名知情墨西哥官員表示,在美國的壓力下,墨西哥聯邦政府拒絕為電動汽車生產投資提供低成本公共土地或減稅等激勵措施,以此與中國汽車製造商保持距離。”

iask 發表評論於
C919引擎也被美國公司GE Aviation壟斷了,而且GE隻賣過時的引擎給中國商飛,乍辦呢?
=========================================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2024-06-27 10:25:20知道它們為什麽供不應求,價格昂貴,利潤很高嗎?是因為波音空客對全球客機市場的雙重壟斷,基本上沒有其他選擇。像波音飛機即使經常出事它也不愁賣不出去。所以要引入同類型的競爭者,如C919等,就是要像中國電動車行業一樣的"內卷",才能將價降下來,服務質量提升。
iask 發表評論於
關稅壁壘不需要保護落後生產力,但能夠有效消滅“新質生產力”,導致某國政府萬億補貼打水漂
==============================================================
照妖鏡007 發表評論於 2024-06-27 07:48:02關稅壁壘保護不了落後生產力
iask 發表評論於
說中國房地產過剩就是loser。還必須大力開發,再建6億幢樓。
說中國高鐵基本建設過剩就是loser。還必須大力投資,村村通高鐵。
==================================================
照妖鏡007 發表評論於 2024-06-27 07:46:56
過剩是loser抱怨的一個偽命題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美國濫印鈔票,用美元作武器吸全球的血,才是最大的"產能過剩"。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知道它們為什麽供不應求,價格昂貴,利潤很高嗎?是因為波音空客對全球客機市場的雙重壟斷,基本上沒有其他選擇。像波音飛機即使經常出事它也不愁賣不出去。所以要引入同類型的競爭者,如C919等,就是要像中國電動車行業一樣的"內卷",才能將價降下來,服務質量提升。

北京_01link 發表評論於 2024-06-27 06:29:00波音和空客的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昂貴,利潤也很高,充分證明沒有產能過剩。
LMPG 發表評論於
西方國家的百姓眼看這地球上的物美價廉的電車買不到,哪裏還願意出高價買這玩意兒?

這正是高價電車銷量持平或下滑的原因!今天有新聞報道,目前車行裏新舊電車的積壓都高於油車或混合車。

把中國的電車擋住了,自己的電車工業也未必就能蒸蒸日上!

正所謂損人不利己也!
金山人 發表評論於
競爭不過就禁,有競爭優勢就軍艦開路,幾百年資本主義的真相。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習胖的這個萬億補貼算是白瞎了,將加速中國滑向經濟危機深淵。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當西方世界甚至發展中國家紛紛對中國的過剩產能加關稅後,習胖重金砸出來的過剩產能變成了他的便秘。下麵就等著看他的僵屍企業一個個破產吧!機關算盡枉徒然。
照妖鏡007 發表評論於
關稅壁壘保護不了落後生產力
照妖鏡007 發表評論於
過剩是loser抱怨的一個偽命題
roliepolieolie 發表評論於
Everyone knows China is entering an economic crisis. Xi Jinping wants to double down on EVs thru huge subsidies and export his crisis to the other countries.

It has worked in the past. Unfortunately the playbook cannot be used again as the West has woken up. The US is leading the way to raise tariffs on Chinese EVs, and EU is following suit. Xi's overcapacity will soon give him constipations. It's pleasant to see how the world has evolved.
北京_01link 發表評論於
波音和空客的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昂貴,利潤也很高,充分證明沒有產能過剩。反觀中國電車,在中國早已沒有了銷路,而且大多廠家虧損經營,這就是產能過剩。大陸的電車廠大多是政府資助,工人薪水也很低,完全是惡性競爭。一個產品的產能是否過剩要看市場需求和利潤水平。現在大陸電車的生產能力絕對過剩,所以隻能廉價傾銷。

================================
llq中美18 發表評論於 2024-06-27 05:27:00 波音和空客,難道沒有生產過剩?
goldeyeball1 發表評論於
是英美媒體在造謠,不要扯上世界好不好?

大漂亮一邊給自己的企業大勢補貼,一邊有指責別人補貼,把臉當屁股用了
北京_01link 發表評論於
美國二戰後對歐洲和日本打開了市場,促進了歐洲和日本的繁榮。中國閉關鎖國三十年,差點被開除球籍(鄧小平說的)。本世紀美國對中國打開了市場,中國獲益匪淺。大陸的一帶一路,對他國傾銷,輸出產能過剩,越來越沒有市場。殖民主義早已進入了墳墓,還拿來說事,太過時了。倒是以經濟手段為政治服務的新殖民主義開始盛行。
old-beijing 發表評論於
中國電動車賣不出去, 又一的夢想破滅。個黑天鵝讓老習
llq中美18 發表評論於
波音和空客,難道沒有生產過剩?
bluetag 發表評論於
小心港口爆炸啊
ajaychen_2024 發表評論於
美國將成為中國電動車,新能源車的孤島。歐美當年是如何向全世界推動自由貿易,門戶開放的? 用大炮巨艦打開其他國家的大門。現在美國又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閉關鎖國,建小院高牆。
非同凡響001 發表評論於
補貼是對老百姓買車補貼,沒對車企補貼,是藏富於民,不一樣
alextelltale 發表評論於
歐盟的智商還不如歐佩克,那些中東人在諸強中左右逢源,日益獨立。歐洲除了成員國越增越多,在世界的比重越來越小。
過河象 發表評論於
全部中國電動車堆積在港口,曬一兩年就徹底報廢了
oleo 發表評論於
美國,歐洲不要個逼臉,好像他們對電動車企沒補貼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