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疲軟不振,習近平強調“2035科技強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經濟疲軟不振 習近平強調“2035科技強國”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去年十一月以來七個月新低  美聯社圖片

中國經濟持續不振,麵對匯率疲軟、股市和製造業指數下滑,習近平近期有關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表態,引發輿論關注。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逼近7.3關口之際,中國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通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係統(CMU)債券投標平台,以利率招標方式發行200億元央行票據,期限為6個月。這是去年8月以來,中國央行第6次在香港增發離岸人民幣央票,累計增發規模達到600億元。

匯率疲軟 中國央行要求防範超調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19日在2024陸家嘴論壇曾表示,“保持匯率彈性,同時強化預期引導,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到底人民幣會貶到哪個位置,中國央行才會出手幹預?中國財經媒體金融界指出,觀察匯率合理區間上限,2023年中共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以來可能是7.2-7.3。2017年1月和3月,中國人民銀行曾撥出大約1萬億美元來防止人民幣匯率過度貶值。當時的人行行長易綱表示,“不是說外匯儲備都打水漂了,這是一個等價交換的過程。”

“中共應會再設法稍稍護一下盤。但是從趨勢而言,它護不住。”旅美財經學者程曉農接受本台訪問時提到《華爾街日報》曾指出,美國注意到中國外匯儲備增加的數字與貿易順差不一致,按照貿易順差,它的外匯儲備應該增加兩、三千億,但實際並沒有,不知為何中國要隱瞞。

“我的判斷是,在上一輪人民幣貶值時,中國央行動用商業銀行的櫃台外匯去挺人民幣。這些銀行是國有,如果中國央行下令,櫃台隻留一些應付日常運用,其他有大筆外匯集中到北京去支撐人民幣的匯率。因為錢是美國存戶的錢,所以還是要還回銀行,”程曉農說。

人民幣貶值壓力 美中利差擴大

中國獨立金融學者賀江兵對本台表示,人民幣貶值有兩大原因,美聯儲將利率推升到較高的水平,而中國在降息,美中之間利差擴大,套利行為增加。美國經濟向好,中國經濟向下,按照市場標準,人民幣貶值很正常:“主觀原因則是,現在投資方麵,特別是房地產熄火,加上內需不振、需求不足,唯一增加經濟增長的方式就是出口。他們以為貶值可以拉動出口,所以對(匯率)的容忍值就提高。”

股匯市疲軟 影響1-5月稅收

除了匯市之外,中國股市也麵臨3000點指數保衛戰,這也反映在中國的稅收下滑。中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累計的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收入,分別同比下降6.1%和6%;印花稅收入同比下降18.6%,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同比重挫逾5成(50.8%)。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引述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投資者目前也有理由暫停一下,包括等待央行對於利率放寬的態度;中共三中全會即將在7月舉行,在經濟、財政等政策被確定下來前,投資者可以再等一下。

三中全會前 習近平強調“2035科技強國”

6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頒獎時表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



2024年6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向獲得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右)和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左)頒獎。(視頻截圖:CCTV/AP)

程曉農提到,20屆三中全會前,習近平原本想通過一萬億人民幣大撒幣的方式拉動經濟,但是近期經濟數據顯示,這個夢想破滅。但是,北京不會承認這個現實,會繼續講空話。去年9月,習近平在黑龍江省考察調研,首次提到“新質生產力”;今年,兩會國務院工作報告也將其列為十大任務之首。但是,中國經濟卻接連遭受美歐等西方國家提高關稅的製裁:“不存在隻要開三中全會一切都會好,沒有那事情。習近平為中共大型會議前準備的‘獻禮’,效果還是零。”

市場經濟、西方支持才是中國經濟解方

賀江兵認為:“中國方向搞錯了。”首先在外部情勢方麵,跟美國與西方搞好關係,這是主體、大是大非的方向,既要反美又要占美國的便宜怎麽可能?另外,市場的改革要向著市場的方向進行。過去三、四十年,中國是往市場靠近才獲得經濟發展,不能拿過去改革的成果來反對過去的改革。他說,“一是市場經濟、一是西方支持,中國靠這兩支柱獲得經濟成果;又反對這兩個支柱,那不是自掘墳墓?就算再努力、口號再響、措施再多,那也就是舍本逐末。”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oleo 發表評論於 2024-06-26 23:07:02
2023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92萬億元,增長了2.9%,占出口總值的58.6%;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11萬億元,占出口總值的17.3%。 機電產品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這三個我們叫做“新三樣”,“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了29.9%。
====================
中國出口總額:
2022年,$3.54萬億
2023年,$3.38萬億

“新三樣”也沒挽回頹勢,厲害嗎?
******statista***/statistics/263661/export-of-goods-from-china/#:~:text=Export%20of%20goods%20from%20China%202013%2D2023&text=In%202023%2C%20China%20exported%20approximately,U.S.%20dollars%20worth%20of%20goods.
洋知青 發表評論於
傻紅引起自豪的新三樣,太陽能板、電動車、鋰電池,實際都是美國人發明的。美國人能把它們放在外麵生產,說明這些東西或者沒有太大前途,或者對環境汙染太大。

先說電動車。電動車一百年前就生產出來了。但當年電池不行,沒能實用。直到鋰電池發明。但鋰電池並不完美,充電時間長,壽命短,還容易爆炸。所以電動車在美國並不流行,目前隻有1%左右。聰明的馬斯克看它沒有大前途才把它搬到中國。如果沒有新品種電池發明,現在的電動車也就這個水平了,可是中國是發明的好地方嗎?

再說說太陽能板。雖然最早的光伏效應法國人在二百年前就發現了。但直到1954年,世界上第一塊商業實用型太陽能電池在美國的貝爾實驗室誕生。但是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的毒性使其對環境的影響比垃圾嚴重。所以美國自己不再生產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目前美國隻生產1.7%的太陽能電池板。77.8%的太陽能電池板在中國生產。

鋰電池發明1980年,美國人古迪納夫發明了鋰電池的陰極材質鈷酸鋰。給鋰電池生產打下基礎。但鋰化合物是有毒物質,生產它會帶來很多危害,。所以美國人也把鋰電池推到外邊。目前中國生產75%的鋰電池。另外金屬鋰生產的主要國家是奧大利亞, 智利,中國僅排第三。
oleo 發表評論於
2023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92萬億元,增長了2.9%,占出口總值的58.6%;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11萬億元,占出口總值的17.3%。 機電產品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這三個我們叫做“新三樣”,“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了29.9%。
oleo 發表評論於
2022年高新技術、機電出口占中國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26.4%、57.1%;一群反中傻逼還在那打聽中國製造2025什麽時候實現,
Mike121212 發表評論於
信息量大。習大大會繼續親自部署親自指揮至少十年。中華民族必將迎來又一個盛世。
___1984___ 發表評論於
事實是,現在很多中國產品的包裝箱上故意不清楚標明是中國製造。
很多美國人像我一樣拒絕買中國製造。
生肖迷宮 發表評論於
盧麒元發現一個天大的秘密,就是資本外逃是中國經濟滑坡的罪魁禍首。他的說法我不同意,中央不是高喊中國經濟光明論,禁止唱衰中國經濟嗎?哪有滑坡呀?我每天看新聞聯播,我怎麽就沒看見滑坡,盧不是跟中央唱反調嗎?真反動。再者說,中國法治這麽完善,經濟騰飛這麽顯著,資本傻呀!不在安全盈利的地方待著,難道跑到西方那些水深火熱的國度嗎?!當然,你非要說中國沒法治,官員腐敗,野蠻執政,強盜管理,把資本嚇跑了,邏輯上還沾點邊。
ridicu 發表評論於
中國製造2025,在2019年就銷聲匿跡了,再也沒人提了,你說奇怪不奇怪?按五毛的說法,2019年就已經實現2025了,這樣的話怎麽不大慶特慶呢?
dream_pillow 發表評論於
本來挺好一件事,一旦經過習大大“強調”,就完犢子了。
科技牆國需要時間表嗎?2035年必須成為科技牆國?誰來驗收?習大大十年後尚能飯否?
與美國歐洲都脫鉤了,以後準備去無上限的俄羅斯偷科技嗎?偷那些在戰場上報廢的科技?
要麽與胡塞塔利班交流科技項目?
叫啥好不好 發表評論於
一個狗屁不通的豬頭領著一群隻會阿諛奉承的太監 管理著中國 還2035年,希望這個豬頭能熬過2025年
旁觀者XWY 發表評論於
至少十年不打仗。
oleo 發表評論於
樓下傻叉,中國製造2025早已實現了。你隻要看看中國出口產品的結構就知道了,機電產品早就已經占出口大頭。誰還提2025? 不傻叉嗎
Simiguy 發表評論於
樓下,2025已經提前實現了, 80%-90%已經完成。尤其是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圍堵,加速了這個實現的進程。 如果沒有美國科技圍堵, 其實在中國很多科技是沒有辦法從實驗室走到商業的。
比如:
芯片, 操作係統, 電車, 太陽能, 航天登月, 各種APP, 電商, 超高壓輸電, 5G/6G, 電磁彈射航母,等等。
中國政府不會拿擊敗美國為目標,以實現自己的產業升級,國家民眾富裕為目標。
美國以把中國從老二打壓下去,維護自己第一為目標。

真的不知道樓下一幫黑子有什麽抱怨中國的, 你不覺得你自己很無恥嗎?
___1984___ 發表評論於
2025肯定沒戲了。2035,2045,習近平駕崩之後還是有希望的。
不好吃懶做 發表評論於
不是2025嗎?怎麽又成2035啦?別到2035又說2045啊!其實2000年中國就實現了四個現代化,早就是科技強國了,說“2035科技強國”就是'辱華'!
一條小路 發表評論於
習主席本來認知就很有問題,沒稿子都不會說話,還講強調,自己的思想光芒連自己的褲襠都沒照亮,還要講科技?科學是科學技術是技術,寬農和寬衣是不一樣的,通奸才要寬衣。
bluetag 發表評論於
科技不是早就世界第二了嗎?世界第二怎麽還不是科技強國,還要等2035是怎麽回事?
Biao9919 發表評論於
中國製造2025不再提了?
退齋 發表評論於
Simiguy 發表評論於 2024-06-26 10:03:00
2025已經基本完成,所以現在2035了。美國又要攻擊了,你怎麽能科技進步呢,隻允許做襪子。奴隸隻能作奴隸,不能夠作奴隸主。樓下一幫奴隸,以為在奴主家自己就成主人了,笑話!
——————————————————————————————————————————————————————————————————————
你這個得意忘形的奴才 忘了自己的主子的召喚了
炒瓜子 發表評論於
豬能活到2035嗎
一隻熊 發表評論於
中國製造2025的事怎麽說?總得總結一下再展望下一個十年唄?
一隻熊 發表評論於
InNorthTexas 發表評論於 2024-06-26 10:18:45
沒有什麽科技是用一條大金鏈搞不定的,
如果有,就加把槍在後腦勺。
================
哈哈哈有道理!
InNorthTexas 發表評論於
沒有什麽科技是用一條大金鏈搞不定的,
如果有,就加把槍在後腦勺。
拾麥客 發表評論於
正確的施政才能興國
groogle 發表評論於
要成為強國 必須多吃中藥 哈哈哈
咲媱 發表評論於
中國足球的習隊長繼續把畫餅往前多踢十年。
從2025踢到2035.
fancyorange 發表評論於
這廝很喜歡給別人頒獎,嗬嗬
最美的遺憾 發表評論於
傻包站在兩個院士中間,心裏暗暗下決心:下次得獎要我一個人得。
家在北平 發表評論於
哈哈????!讚一個!
—————————————————————————————-
ridicu 發表評論於 2024-06-26 09:36:58
中國製造2025不提了,直接到2035了,果真是從勝利走向勝利。
Simiguy 發表評論於
2025已經基本完成,所以現在2035了。美國又要攻擊了,你怎麽能科技進步呢,隻允許做襪子。奴隸隻能作奴隸,不能夠作奴隸主。樓下一幫奴隸,以為在奴主家自己就成主人了,笑話!
Lisland_2013 發表評論於
Biden要幹到85歲
時空穿越 發表評論於
mcsquare: +1
2027年也就是三年後,他是不會下的,除非有不可抗拒的原因。
2032年有可能找個前台的,他做太上皇。
2037年,他還沒想那麽遠。所以現在就說到2035年。
Lisland_2013 發表評論於
他想幹到2035?
ridicu 發表評論於
中國製造2025不提了,直接到2035了,果真是從勝利走向勝利。
黑貓巡行 發表評論於
加上“中國式的”,啥都搞定。
mcsquare 發表評論於
主要的意思就是我要幹到至少2035年。其它的都是修飾而已。哈哈哈。
涼呀涼 發表評論於
我覺得2033就可以呀!!!

還是老李 發表評論於
3、40年前美國對蘇聯的勝利原因在於美蘇是兩個係統,所以今天美國要想戰勝盤根錯節的中國不容易,所以漸進脫鉤是唯一的路。美國嘴裏不脫鉤,實際行動在慢慢脫鉤,我對脫鉤和之後的戰勝中國有信心。

習近平至今看不到美國強大的經濟的底層邏輯,隻是著眼於表麵宏大的科技,很愚蠢。當年蘇聯有一萬條大科技搶在美國前麵,比今天中國強不知道哪裏去了,有鳥用。習和中國輸定了。
點點點點點 發表評論於
一天天不幹正事,就知道給弱智五毛小粉紅洗腦,洗得一個個傻頭傻腦的。
殺敵三千,自傷一萬 發表評論於
不用等到2035年。隻要習主席一句話,說啥是啥,宇宙第一強國指日可待
吃貨2001 發表評論於
那2025年的那個大餅怎麽辦?
上海小囡2000 發表評論於
明天會更好!
退齋 發表評論於
這傻缺想說的是
自己要成為“2035政治強人”

5000年不文明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