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揭秘阿桑奇抵達澳大利亞 認罪協議如何達成?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外交、政治和法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乘坐私人飛機於周一(6月25日)從倫敦斯坦斯特德機場起飛,最終將前往澳大利亞,重獲自由。

在經曆了七年的自我監禁和五年的強製拘留之後,阿桑奇終於獲得了自由,而促使他獲釋的協議經過數月醞釀,直到最後一刻都存在不確定性。

英國皇家檢控署(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在一份聲明中說,達成一份認罪協議的可能性“三月首次引起我們的注意”。自那時起,該機構就一直在“按照阿桑奇和美國政府的意願”,就如何讓他獲釋並接受美國聯邦法官審訊的流程問題向美方提供建議。

經過多年僵局之後,這一協議的想法可能始於2022年5月澳大利亞大選,新一屆政府決心將被關押在海外的澳大利亞公民帶回國。

新任工黨籍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他並不支持阿桑奇所做的每件事,但圍繞他的案件“已經夠了”,是時候釋放他了。他將此案作為優先事項,主要在幕後進行運作。他當時表示:“並不是所有的外交事務都要用大嗓門來處理。”

阿爾巴尼斯在澳大利亞議會也得到了跨黨派的支持。

一個澳大利亞議員代表團於去年9月前往華盛頓,直接遊說美國國會。隨後,阿爾巴尼斯在10月對白宮進行國事訪問時,親自向喬·拜登(Joe Biden)總統提出了這一問題。

在這之後,澳大利亞議員在2月的議會投票中,以壓倒性多數支持敦促美國和英國允許阿桑奇返回澳大利亞。

他們極力遊說有影響力的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卡羅琳·肯尼迪(Caroline Kennedy)。

其中一個關鍵人物是斯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他於2023年初以新任澳大利亞駐英國高級專員的身份抵達倫敦。

外交消息人士稱,他“做了大量繁重的工作,將這件事作為自己的事情來完成”。

史密斯曾在陸克文(Kevin Rudd)領導的澳大利亞政府中擔任外交部長。他曾提前於2023年4月前往貝爾馬什監獄探望了阿桑奇。而作為現任澳大利亞駐美國大使的陸克文也參與了談判。

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美國研究榮譽教授西蒙·傑克曼(Simon Jackman)告訴BBC,澳大利亞政府支持美國是一種“自然傾向”,但兩國的公眾和政治情緒已經發生了足夠大的變化,這給阿爾巴尼斯提供了“掩護”,讓他在幕後鼓動釋放阿桑奇。

澳大利亞的部長們甚至不時將阿桑奇與遭伊朗和中國關押的其他澳大利亞籍政治犯相提並論。

格雷格·巴恩斯(Greg Barns)是一名大律師,也是澳大利亞阿桑奇運動(Australian Assange Campaign)的法律顧問。他表示,政治因素起了作用。

“阿爾巴尼斯政府是首個向美國提出此事的政府。阿爾巴尼斯也得到了反對黨的支持。”

“(阿桑奇的)遭遇讓許多澳大利亞人耿耿於懷。人們會問,‘公眾利益在哪裏?’”

法律生命線

緊隨其後的是法律。5月20日,英國高等法院(High Court)給阿桑奇提供了一條法律生命線。

法院裁定,阿桑奇可以就試圖將他引渡到美國、就涉嫌獲取和傳播軍事機密受審的要求提出新上訴。

彼時,他還麵臨著美國間諜法下的多項控罪,包括17項關於公布官方機密的指控,每項最高可判處10年監禁,以及一項從事黑客攻擊的指控,最高可判處5年監禁。

判決的一個關鍵點在於,作為澳大利亞公民的阿桑奇能否以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的言論自由權作為抗辯理由。

英國皇家檢察署前引渡項目負責人、Peters & Peters律師事務所商業犯罪部負責人尼克·瓦莫斯(Nick Vamos)表示,五月的裁決給雙方都施加了壓力,迫使他們坐到談判桌前完成交易。

他表示,這一裁決有可能讓阿桑奇辯稱,發布美國機密信息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護,而這可能導致“數月甚至數年的拖延和壓力”。

“麵對這種不確定性和進一步的拖延,美國似乎已經放棄了對阿桑奇公布(機密)的指控,以換取他承認犯有黑客罪,並通過‘服刑期滿’最終結束這一段風波。”他說。

瓦莫斯補充說,阿桑奇的律師團隊會認識到,憲法第一修正案不會對與黑客有關的單獨指控產生影響。

因此,即便他們最終推翻了與發布秘密材料有關的指控,也無法抵禦同時進行的黑客指控。

“雙方都看到了風險,這讓他們坐到了談判桌前。”他說。

英國政府消息人士稱,高等法院下一次聆訊的日期很快就會在7月9日和10日到來。雙方都知道,若要達成協議,就必須現在進行。

幕後政治

與以往一樣,政治因素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美國人在一段時間前就表示願意達成協議。去年8月,肯尼迪大使公開表示,認罪協議可能是解決僵局的一個辦法,這一建議最終被阿桑奇的律師采納。

今年4月,拜登表示,他正在考慮澳大利亞提出的放棄起訴的請求。

美國外交官熱衷於保護與澳大利亞的關係,因為美國已與澳大利亞和英國達成了所謂的“奧庫斯”(AUKUS)防務和安全夥伴關係。

阿桑奇一案長期以來還一直是英美關係中的一個棘手問題,許多外交官都希望解決該問題。

越來越多的人猜測,拜登政府希望在11月總統大選前解決這一問題,一些阿桑奇的支持者還認為,美國擔心如果英國工黨上台,可能不太願意同意引渡他。

美國政府周二迅速表示,白宮沒有參與製定認罪協議的細節——那是司法部的事。

最終,經過多年的法律和外交糾紛,各方似乎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即他們願意作出妥協以達成協議。

人_天涯 發表評論於
樓下,這你也能和中共杠上關係,服!
好笑好笑好笑 發表評論於
背後有中共的影子-- 陸克文、澳洲工黨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這事情也是拜登被逼得不得不行,因為川普聲稱一旦上台就特赦阿桑奇,拜登搶先也算是避免丟人。
但這件事的本質是美國輸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沒人願意再提這兩個戰爭,如果繼續通緝下去,尤其是萬一把阿桑奇引渡到美國受審,或者僅僅是在英國法庭辯論是否引渡,都讓阿桑奇犯事的內容重新被提出來,讓世界注意到美軍的暴行和當時美國政府不拿人命當回事的做法,丟人不算,也讓如今的民族主義高漲的歐洲各國撿到槍,讓歐洲右翼更有機會獲得優勢。
如今世界上任何民族主義情緒上升,目的都是抗拒現行世界秩序,也就是美國在戰後製定的秩序。
也就是中國躺贏(這次波蘭和意大利元首訪華就是例子,都是代表本國右翼勢力),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因此需要把阿桑奇的事情的影響弄到最小,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jinzhengping 發表評論於
很多人還是不懂

路人在天安門口垃圾桶撿到一代咚咚 打開一看是美帝機密 然後給別人看 就犯了美國醉了 全球通緝 哈
ROUTARD 發表評論於
美國的法律就是廁紙,想抓人就拿起來用用,需要放人就丟進茅坑。
localappleseed 發表評論於
說明西方的法律,政府是可以幹預並且是有效的。
jinzhengping 發表評論於
這就是美國霸權 任何人不能泄露美國機密
DANIU_S 發表評論於
美國政府還是對友邦的國民比較友好的,如果阿桑奇是伊朗人,估計已經被美國幹掉了!
小毛er 發表評論於
阿桑奇被釋放的消息讓我感到釋然了。
老李子 發表評論於
牛騰宇應該立即被釋放!
LaoChiu 發表評論於
阿桑奇獲釋是阿桑奇的勝利,也是澳大利亞政府的勝利!
美國多年來的所作所為,早已證明:阿桑奇的泄密對於世界人民各國政府來說,是多麽正義勇敢!美國除了霸權,全無任何理據。到了最後他自己都無法維持霸權了!
alextelltale 發表評論於
獲得自由要緊,阿桑奇如果有個強大的祖國做後盾,就可以全身而退,不必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