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小鮮肉網紅,如何一步步朝法國總理邁進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相比於82歲拜登和78歲特朗普正麵對決的美國“老年政壇”來說,法國的政壇顯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嫩”。

從39歲出任法國總統的馬克龍,到34歲出任法國總理的阿爾塔,再到如今,法國可能又將迎來一位“95後”總理:年僅28歲的“TikTok網紅”、法國極右翼國民聯盟黨主席喬丹·巴爾代拉(Jordan Bardella)。

“小鮮肉”黨主席或將成為法國總理?

本月早些時候,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提前解散議會、在本月底舉行法國國民議會選舉。作為目前法國國內民調支持率最高的黨派,法國國民聯盟領導人很可能將借此機會登上法國總理之位。

一提到法國國民聯盟,很多人就會想到其領袖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但在此次法國議會選舉後,勒龐的“代言人”、國民聯盟主席喬丹·巴爾代拉可能才會是那個登上法國總理之位的人。

對於一個年僅28歲的青年人來說,哪怕隻是擔任這一大黨的發言人就已經足夠罕見了。但巴爾代拉卻僅用幾年時間,就從一個剛剛入黨的新人實現“三級跳”,先後擔任國民陣線(國民聯盟前身)發言人、國民聯盟副主席直至主席。而現在,他的政治旅途下一站,可能將是法國總理之位。

讓我們提前認識一下巴爾代拉的生平及其迅速崛起的內幕。

吹噓“貧民出身”的“隱形富二代”?

巴爾代拉是家中獨生子,其父母都是意大利裔。1995年,巴爾代拉出生在巴黎北郊的塞納-聖德尼省的德朗西鎮。這裏居住著大量來自北非的移民,也是法國穆斯林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對於很多法國人來說,這個地區是貧困、高犯罪率和公共住房缺乏的代名詞。

2012年,16歲的巴爾代拉加入了國民陣線。隨後,他進入巴黎索邦大學(Paris Sorbonne University)地理係學習,而後來為了專注於政治事業,他選擇了輟學。

不少政治專家指出,巴爾代拉經常在公開場合強調自己的出身於貧窮街區,以此來獲得選民們的共情——尤其是那些反對移民、抱怨生活成本上升和經濟不平等的年輕貧困選民。

但是事實上,巴爾代拉很少提及的是,他的父親其實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大部分的童年時光其實都住在法國的“富人區”蒙莫朗西郊區( Montmorency)。

一位黨內人士透露,巴爾代拉曾在生日收到一輛奔馳Smart汽車作為禮物,還曾在年幼時被父親帶到美國邁阿密旅行,其實他遠比同齡人富有得多。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研究所訪問學者約瑟夫•唐寧(Joseph Downing)在最近的分析中寫道:“他(巴爾代拉)從不羞於談論自己卑微的出身,是為數不多的擁有豐富經驗能夠利用自身劣勢和出身偏遠特點的高調政治家之一。”

依靠戀愛實現黨內“三級跳”

巴爾代拉2012年加入國民陣線時還隻是一個普通的政治新人,而他的政治生涯崛起可能起源於一場戀愛:有報道稱,巴爾代拉在與勒龐的密友弗雷德裏克·夏蒂永(Frederic Chatillon)的女兒約會後,引起了勒龐的注意。

事實上,據報道,在2017年與勒龐會麵後的幾周內,巴爾代拉就被任命為該黨發言人。兩年後,他成為歐洲議會議員,並於2022年被任命為該黨主席。

在被勒龐一手捧上台後,巴爾代拉經常自詡為勒龐的“第一支持者”,而勒龐則親昵地稱他為“獅崽子”。

勒龐之所以推舉巴爾代拉上台,顯然並非隨意的舉動。對於勒龐這個資深政客來說,巴爾代拉擁有她所非常看重的幾大特質:年輕、英俊、(看似)貧苦的出身、而且在社交媒體上很受歡迎。

“巴爾代拉狂熱”

巴爾代拉在社交媒體上有受歡迎?他光是在TikTok上就擁有170萬粉絲,在X上擁有超過45萬粉絲。單單是一個麵對鏡頭拉票的簡單視頻,就能獲得幾十萬的點讚。

巴爾代拉的TikTok賬號

作為對比,美國總統拜登的TikTok賬號也隻有38.5萬粉絲,其大部分視頻的點讚量也隻有幾千。

美國總統拜登的TikTok賬號

巴爾代拉在年輕選民(尤其是女性選民)中的人氣之高,甚至催生了一種被稱為“巴爾代拉狂熱”的現象——成百上千的年輕女性會爭相參加競選活動,隻為一睹這位年輕政治家在舞台上的風采。

巴爾代拉的普通拉票視頻收獲了43萬點讚

將這樣一個人物捧為黨派的“門麵代表”,有效地讓國民聯盟在法國國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現代化和溫和親切,這也是該黨派在近年來支持率飆升的關鍵之一,

不過巴爾代拉也並非全無弱點。不少批評人士認為,巴爾代拉在處理移民和犯罪問題上總是“高喊口號”,卻缺乏解決問題的實質內容和細節,總是將政策讓位於宣傳。

事實上,這也正是法國總統馬克龍選擇提前大選的原因之一——分析人士指出,馬克龍可能指望現在就提前將國民聯盟和巴爾代拉推上政壇,提前暴露出他們執政能力不足的弱點,從而使其在2027年的總統選舉中受挫。

總理之位已經板上釘釘?

無論馬克龍打的是什麽算盤,對於巴爾代拉來說,坐上總理之位似乎是已經板上釘釘了。

6月份進行的幾項民意調查顯示,目前國民聯盟在法國以高達35%的民調支持率遙遙領先,領先於左翼聯盟集團(得票率為25-26%),而馬克龍的中間派聯盟陣營則位居第三,得票率約為 19%。

大多數民調機構預測,國民聯盟將成為法國國民議會中最大的團體,但可能尚達不到絕對多數所需的289個席位。

分析人士表示,當前議會選舉投票結果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懸浮議會,即沒有任何一黨能夠獲得絕對多數席位。但是,即便如此,國民聯盟的強勁選票表現預計也將給馬克龍帶來壓力,迫使他任命一名來自該黨的總理——而這個人選大概率就是巴爾代拉。

國民聯盟已表示,如果該黨在此次大選中表現良好,巴爾代拉將被提名為總理候選人,而該黨領袖勒龐將成為2027年法國總統大選的候選人。

法國總理將對法國的國內民生和經濟政策擁有很大的發言權,而馬克龍作為總統,則將繼續負責外交政策和防務。

擔任總理道路上唯一的絆腳石?

不過,巴爾代拉擔任總理的道路上仍然存在一個潛在的絆腳石——那就是巴爾代拉自己。

近日,巴爾代拉對媒體強調,隻有國民聯盟在此次選舉中獲得絕對多數票,他才會接受總理職位。

巴爾代拉的這一立場可能是為了向其支持者們發出號召,讓他們更加踴躍地為國民聯盟投票。

而在下個月,巴爾代拉能否順利擔任法國總理,就要等待這次大選的具體結果出爐了。